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情感讲述>

念父亲

来源:发布者:时间:2020-10-26

□李鹏

天地崩,山河枯,我不曾明晰是怎样一种状态,而今,已经是感同身受;生离死别,五内俱焚,我不曾知道那是怎样的一种哀痛,如今,我已是身临其境。当孩子说,他们之后再没有爷爷可叫时,最揪心的是,他们的爸爸之后再也没有爸爸了……

父亲生于1938年农历十二月二十八,卒于庚子金秋八月初五,享年83岁。父亲虽然兄弟三人,但分居三省,终不能相互依靠。上世纪60年代,他应邀带着我们一家四口,只带着一个包袱的家当,从河南辗转来到山西一个小山村教学。

父亲就在这个仅有几十户人家、300口人的小山村,拼力奋斗,不断努力建设着自己的家园。他殚精竭虑、省吃俭用,从来不顾自己的身体,一生虽未大病大灾,但也积劳成疾,身体佝偻。

之后,岁月艰辛,民办教师难以养家糊口,他又以一位书生的姿态投入到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建设当中。在生产队里,他从来不拈轻怕重,最繁重的劳动总是最认真地去完成,夏收积麦垛落下的腰疼,伴随了他一生。

父亲一生一心为公、利人利他,之所以曾数年被生产队委派给集体轧油和看护庄稼等重要活计,就是因为父亲人品好。

父亲对待乡邻胜过亲人。他一直担任村里红白喜事的账房先生,早出晚归,每一家他都尽心尽责,不敢有丝毫马虎,因此博得了全村人的好评。多年之后,当我终于也成了他时,潜移默化,同样也是如此,不敢将父亲的一世好名毁在我的手上。

父亲对我们更是呕心沥血,他教我们正直做人、忍让为上、谨慎处世、敦厚勤勉、好善乐施……这一切,皆不因我们走南闯北而改掉半分,在以后的生活道路上也让我们受益无穷。

随着改革开放,我像村里许多人一样外出打工,最后定居在运城。可是,父母依旧以坚强的姿态守着小村,守着故土。这里是他们的根,几乎每一寸土地都留下了他们勤劳的足迹。

我在城市拥有住房,但数年没在城里过过一个春节。尤其最近几年,我们都会回村陪在父母身边,陪他们多住几天,哪怕这里山高路远、道路崎岖,哪怕这里年初一只有我们一家人,因为,我知道父母在哪里,家就在哪里,温暖就在哪里。尤其这一两年,我利用休息日拼命地往家赶,为父母带药、测血压、洗漱、剪指甲……我想在父母有生之年,尽孝尽心。

尽管如此,父亲还是住院了。我们全程陪护,不敢有丝毫懈怠,但是依然回天乏力。当父亲在我的怀中停止呼吸的时候,我肝肠寸断,痛不欲生。

合泪眼,细念慈父一生。敬父亲憨厚仁慈,情深恩长,全家大小铭记心上;感父亲百折不挠,自强不息,子孙后代奉为楷模。今吾辈安稳,仰父盛德,养育之恩,拳拳服膺,思念之情,犹如泉涌……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