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今日运城>

丰收运城——康养之变

来源:运城晚报发布者:时间:2020-09-22

标志地点:中国农民丰收节“奔向小康”长跑比赛地——伍姓湖

承办丰收节“奔向小康”长跑比赛的永济市伍姓湖湿地公园近来备受人们的关注。

这里,是一个起点,也是一个热点,更是一个富含文化历史营养的康养乐园。

□记者 王捷

人们在永济一公园内练瑜伽 记者 薛俊 摄

“湖波泮淼不知远,澄作汪汪千顷波。”9月20日,2020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奔向小康”环伍姓湖长跑比赛,在永济市伍姓湖举行。9月的永济,金风送爽,瓜果飘香。当人们从波光粼粼的湖畔跑过,可能没有想到,脚下的这块土地,身旁的这汪碧水,文字记载,起自近五千年前。伍姓,源自舜帝后裔五大姓氏。他们分别是虞、姚、陈、胡、田。德圣孝祖舜帝的后裔所居之地在告诉我们,这是一块富含德孝基因的土地。

伍姓湖素有北国江南之美誉,元代八景中便有伍姓鱼景。大明阁老、永济人杨博《五老歌》有云:“晓披五老峰上云,晚钓伍姓湖中鲤。忽逢渔夫二三子,问是伍姓谁家子?自云无姓亦无名,世代相传常钓此。月落天昏驾小舟,从来未见风波起。得鱼心自安,无鱼心亦喜。”杨阁老的诗好像又传递出这样的信息:这是一块安详自在的土地。

今天的伍姓湖,以湿地公园的样貌走进新时代。居住在湖边的人们,与湖水的关系悄然发生了变化:过去,依湖而生,钓鱼养生。如今,湿地公园成了永济市民与附近村民的康养之地,“人、鸟、花”和谐共生的自然生态环境令人心旷神怡。每天清晨与黄昏,总有人在这里骑车、健走、跳健身舞、打太极拳。水面倒映着人们健美的身姿,芦苇丛回荡着人们欢快的笑声。

万荣新韵舞蹈队在排练舞蹈《绿满笑城》 特约摄影 李克荣

在20年前,乡亲们对于“锻炼”一词还都比较陌生,“年复一年、日复一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作,好像对他们来说就是最费力气的“锻炼”了。繁重的农活,让人们觉得休息是一种奢侈,锻炼似乎有些多余。如今,农业机械化将人们从土地上抽出身来,老年日间照料中心的建立,让人们有了更多休闲时间,以更科学的方式强身健体,享受幸福生活。

盐湖区龙居镇雷家坡村,有“全国文明村”“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两块国家级的金字招牌,在文明新风的引领下,这里人们的生活可以说是真正实现了康养。老人们在老年日间照料中心,一日三餐有食谱,饭菜不重样,又营养又健康,关键是把忙于劳动与打工的儿女和老人自己,从三尺锅台上解放了出来。在日间照料中心,老人们可以休闲听戏、拉家常、话邻里,心情舒畅、身体健朗,也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康养。

如今在运城,像这样的乡村老年日间照料中心,有成百上千个。数以万计的乡村老人,享受到了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的福祉。

河津市五保户集中供养僧楼安置点,冬天有暖气,夏天有空调,房间外还有健身器材,房间内还可以洗澡。一天三顿饭,有专人用心准备。这里就像是一个温暖的家,不,比家还温暖。五保户的康养,走进了幸福的新时代,养出了新境界。

盐湖区留驾庄村的众鑫苑小区,每天晚上7点半以后,小区的广场上总会准时响起欢快的舞曲。住在小区里的大妈、大婶,大姑娘、小媳妇都会陆续集合,跟着音乐的节奏,迈开轻松的舞步。几乎每晚都在这里健身的王大姐说:“现在,地里农活少了、住进楼房了、用上天然气了、家务活少了、做饭时间短了,每天锻炼浑身轻爽!”跳舞时间长了才发现,跳健身舞比干农活的那种锻炼,要舒服、愉悦得多。

在闻喜县沟渠头村,因为药材生产、销售两旺,村里经济发展形势喜人。仓廪实而知礼节。沟渠头村不仅老年日间照料中心办得好,曾受到中央电视台的关注,而且村民的康养方式很新鲜。农闲时,人们敲锣、打鼓、扭秧歌,自娱自乐,享受着新式康养的幸福。

而在临猗县王申村,连续3年举办的农民书画展,让农民不仅成为物质文明的创造者,也成为精神文明的编织者,体现了当代农民的精神风貌和创造力。传统文化浸润着大家的心灵,陶冶着大家的情操,敬老、孝老、诚信、友善等在这里蔚然成风。创办于1958年的王申村敬老院,如今已然成为村里的名片。早在1984年,敬老院的优秀事迹就被央视国际广播电台报道。新时代,敬老院花园式的庭院设计更加优雅舒适,定期的专家体检、优秀大学生开设的老年课程,保证了老人们的身心健康。在这里,老人们实现了吃得健康、玩得开心、住得舒心的幸福愿景。

窥一斑而知全豹。生态宜居的喜人景象,已成为运城新农村建设中的亮丽风景。依托农业的腾飞,老百姓们实现了从养身到养心的康养之变,在小康路上收获着沉甸甸的幸福感。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