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今日运城>

爱心助农庆丰收 消费扶贫迎小康
——从扶贫产品金秋消费月活动透视我市高质量推进消费扶贫工作

来源:运城日报发布者:时间:2020-09-11

记者 董战轩 

爱心促消费聚力攻坚蹚新路,消费助扶贫决战决胜迎小康。

在2020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即将到来之际,9月10日,由市委、市政府主办,市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市消费扶贫领导小组办公室承办的“爱心促消费·消费助扶贫”运城市扶贫产品金秋消费月活动顺利启动。作为市委、市政府攻坚深度贫困的具体措施和10月17日全国“扶贫日”活动的重要内容,该活动的顺利启动再一次吹响了社会各界深入开展消费扶贫工作,帮助贫困群众“产品变商品、收成变收入、服务变劳务”,凝心聚力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的冲锋号角,也为2020年中国农民丰收节主场活动即将在我市举办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启动仪式现场,市消费扶贫领导小组分别与市总工会、市教育局、市直属机关事务管理局等签订消费扶贫购买协议;市总工会、市教育局、山西鑫马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代表先后就扎实开展消费扶贫工作作了表态发言;市消费扶贫领导小组向全市各界人士发出《消费扶贫行动倡议书》。扶贫产品集中展示展销活动紧随启动仪式亮相市区南风广场,全市18家单位及94家企业集结参与,电商直播带货示范展区、消费扶贫供销超市展区、非遗文创产品展区、生鲜农特产品展区以及各县(市、区)消费扶贫主题展区前人头攒动,运城苹果、运城面粉、新鲜果蔬、名优农特产、非遗文创精品等琳琅满目,形成了“人人参与消费扶贫、人人支持消费扶贫”的良好氛围。

多形式开展

凝聚消费扶贫合力

据了解,“爱心促消费·消费助扶贫”运城市扶贫产品金秋消费月活动将陆续举办系列主题活动,不断将我市消费扶贫工作推向深入、落到实处。

开展消费扶贫专柜专项推进活动。通过在各机关单位、企业、商超、院校、景区等设立消费扶贫专柜,陈列农产品以平陆、垣曲、夏县、闻喜、万荣为重点,覆盖13个县(市、区),以建档立卡贫困村贫困户为支持对象,以购买贫困群众农产品为主要手段,鼓励各机关、企事业单位、高校带头示范,民营企业、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形成消费扶贫新格局。

开展消费扶贫专馆和消费扶贫供销超市专项推进活动。市供销社设立消费扶贫线上专馆(运城市消费扶贫供销数据平台)及线下专馆,作为消费扶贫市场化、常态化精准运营的承载平台和宣传消费扶贫、宣传运城农耕文化、推介运城农副产品的窗口和带贫脱贫的创业孵化基地。各县(市、区)消费扶贫领导小组负责在各县(市、区)中心城区建设消费扶贫供销超市。

开展“百乡千村消费扶贫爱心大集市”活动。组织各县(市、区)在村镇集市开辟消费扶贫产品专区,利用村镇集市日人流量大的特点,向广大农民群众现场展示、推介消费扶贫产品,积极引导广大农民群众购买消费扶贫产品,参与消费扶贫。

开展消费扶贫“五进”对接推进活动。搭建贫困地区农特产品供需对接平台,促进农特产品进机关、企业、学校、医院和军营;运城市消费扶贫供销数据平台积极对接各牵头部门,做好服务与配送工作。

开展特色鲜活农产品百日促销活动。以专区推销、商超直销两大方式组织开展,营造消费扶贫“人人知晓、人人参与、人人享受”的良好氛围。

开展“十品百企”品牌推介活动。围绕产品筛选和品牌推介两大内容,组织开展“十品百企”品牌推介活动,形成《2020年度运城市品牌农产品推选名录》,提升我市农产品品牌知名度,扩大我市农产品品牌影响力。

举办消费扶贫系列专场活动。组织各县(市、区)在中心城区分别组织消费扶贫推进会,在全市范围内形成消费扶贫热潮。

高质量推进

释放消费扶贫动能

消费扶贫一头连着贫困地区,一头连着广阔市场,是缓解扶贫产品滞销、卖难,促进扶贫产业持续发展的有效举措。今年以来,我市聚焦解决扶贫产品“卖难”问题,坚持精准扶贫方略,不断创新消费扶贫机制,开展对口衔接、平台统筹、专柜销售等活动,打通了制约消费扶贫的痛点、难点和堵点,推动贫困地区产品与市场有效对接,为贫困群众“增收不断档、脱贫不止步”提供了有力保障。

直面疫情积极开展“五项促销行动”。今年年初,市消费扶贫领导小组办公室(市供销社)与市扶贫办联合,共同对全市受疫情影响的贫困户农畜牧产品滞销积压情况进行了全面摸底调查,精准掌握具体数据。针对滞销的不同类别的农畜牧产品,分类制定农超电商对接行动、果品促销行动、畜禽产品定点屠宰销售行动、中药材销售行动及机关干部采购行动,累计帮助解决贫困户滞销积压农产品3086吨,将疫情对贫困户生产生活带来的不利影响降至最低。

建立运城市消费扶贫供销数据平台,率先创建消费扶贫市场化、常态化运行的“运城模式”。该平台按照“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组织模式,分为数据平台和供应链体系两部分,通过线上线下双通道并行,连接起贫困群众的“钱袋子”和城里人的“菜篮子”。该平台聚焦为农服务,依托成熟的各级供销渠道网络体系,率先创建了消费扶贫市场化、常态化运行的“1+1+6”的“运城模式”(打造一个集采、仓、配、销于一身的线下农产品供应链管理体系,构建一个“数字农业”线上平台,建立六大应用体系——农产品供应链体系、食品安全检测体系、定价询价体系、分拣分级体系、线上线下营销推广体系、农业+大数据体系),促使当地农业实现数据化、订单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从而促进当地农业供给侧改革,从根本上解决农产品滞销问题,带动农民稳定脱贫、持续增收,实现乡村振兴。自成立以来,该平台积极践行“绿色、安全、创新、引导”的运营理念,打造全面、系统、科学的“中央厨房”,采取“客户+平台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扶贫采购模式,实现了农产品卖得快、卖得好、卖得远。截至目前,该平台已成功对接全市13个县(市、区)涉农涉贫基地、合作社、企业126家,涉及165个农产品品种,覆盖贫困户8762户,已为学校、医院、机关、企业等54家单位的食堂配送农产品103种、50万余公斤。同时,该平台还先后组织实施了“供销SOS精准扶贫采购计划”“最美鲜锋公益行动”等系列行动,达到了“帮乡亲、扶产业、暖人心”三位一体的扶贫成效。

多渠道设立消费扶贫专柜,架设消费扶贫桥梁。充分发挥供销系统流通网络优势,全力推动在市县两级中心城区设立消费扶贫供销超市,真正做到“线上有平台,线下有实体”。截至目前,我市共设立12个消费扶贫供销超市,在售商品300余种。同时,主动对接中国石化运城分公司,在166家易捷便利店设立消费扶贫“爱心专柜”,并逐步扩大覆盖范围,共同把运城优质农产品拓展到中石化全国所有销售网点,真正把消费扶贫的红利转化为群众增收。

开展消费扶贫系列活动,营造消费扶贫“人人参与”的浓厚氛围。今年以来,我市积极参加“2020京东618山西杂粮产业带”专题活动;组织平陆、垣曲、夏县、闻喜、万荣入驻山西消费扶贫商城;开展“晋品晋味·助农益农”农产品百日消费季活动;先后举办电商培训班8期,培训建档立卡贫困户、农村群众400余人不断拓宽我市扶贫产品销售渠道,带动贫困户利用电商平台销售农特产品,打通运城名优农特产品的线上线下外销渠道,扩大全市贫困群众农产品销售规模。与此同时,为打通消费扶贫“最后一公里”,我市组织各县(市、区)共开展消费扶贫活动29场,现场销售额达596.56万元,签约订单额达1656.8万元,让消费扶贫这一民生工程惠及更多贫困群众。

直播带货,放大网络优势。今年以来,我市紧跟消费新风向,发挥网络消费扶贫生力军作用,做足“网络扶贫”文章,先后举办和参加了“百度年货助农集”活动、今日头条“八方助农县长来了”活动、腾讯直播助农与文化旅游推介活动、“河东巧姐”直播活动、“好吃运城·e购河东”拼多多直播活动、“我为运城代言”网络宣传活动等6场直播活动,切实把贫困群众和大市场连起来,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丰收”。

下一步,市消费扶贫领导小组办公室(市供销社)将与市财政局、市扶贫办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落实通过购买贫困地区农产品落实消费扶贫任务的通知》,推动构建长效扶贫机制,确保贫困群众“产品变商品、收成变收入、服务变劳务”,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得益于消费扶贫工作的有序开展,贫困群众的腰包越来越鼓了,脸上笑容越来越多了,脱贫信心也越来越足了。“我们要解放思想、创新机制,扎实开展消费扶贫工作,进一步减少农产品销售中间环节,促进脱贫攻坚名优农产品‘五进九销’顺利推进,确保贫困人口稳定增收,为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市供销社主任、市消费扶贫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刘增辉说。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