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晚报发布者:时间:2020-09-10
运城晚报讯(记者 祁克宁 通讯员 皮海峰)9月5日,在永济市张营镇南社村垃圾中转站,一辆辆垃圾清运车整齐停放,一间间操作室干净整洁,一条条标语格外醒目……美丽宜居、和谐共生的乡村新画卷不断映入眼帘。南社村垃圾中转站只是永济市实施城乡16座垃圾中转站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永济市把农村垃圾治理工作作为改善城乡人居环境、提升群众幸福指数的民生工程来抓。该市住建局对全市31处非正规垃圾点进行了整治。同时,围绕“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市处理”工作目标,该市投资1.1亿元,建成高标准农村垃圾中转站16座,覆盖全市所有行政村。
构建分类体系,让群众习惯“养起来”。永济市连续3年累计投资612万元,在全市136个示范村投放垃圾分类桶6万组,占全市195个行政村的70%。同时,积极宣传引导群众自觉养成垃圾分类的良好习惯,让绿色、低碳理念深入人心。
构建收集体系,让乡村环境“美起来”。紧扣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目标,从投入、制度等要素保障入手,永济市财政支出585万元,为全市195个行政村配备垃圾收集转运车325辆。同时,每年支出515.78万元运行费,保障农村垃圾治理常态化,形成有队伍、有经费、有设备、有制度、有考核的“五有”农村垃圾收集体系,真正做到有人干、有人抓、有人管,确保垃圾及时清运,为市民营造清洁、宜居的环境。
构建转运体系,让乡村垃圾“运起来”。永济市住建局专门成立洁美垃圾处理有限公司,负责全市16个农村垃圾中转站的运行工作,并先后投资3100万元,配备各类转运车辆112辆、投放自卸式垃圾收运箱1005个、招聘工作人员192名。目前,16个中转站已全部投入运行,日处理生活垃圾200吨左右。
构建处理体系,让乡村资源“用起来”。在前几年投资7650万元建成一座总容量为94万立方米垃圾填埋场的基础上,去年,永济市采用BOT模式引进北京首创环境投资有限公司,投资3.6亿元实施了日处理600吨生活垃圾的焚烧发电项目,确保该市生活垃圾处理实现从分类收集到处理利用闭环运行。该项目预计今年11月可投产运行。
永济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建立“分类、收集、转运、处理”四大体系,该市将初步形成农村垃圾“收集容器化、转运密闭化、处理无害化、资源利用化”,让垃圾治理成为农村“新时尚”,真正让农民生活质量的“里子”和农村环境的“面子”都好起来。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