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日报发布者:时间:2020-09-10
“目前进入深秋时节,下雨潮湿天随之增多,蚊虫活跃,繁殖后代加速,这个时候,是防灭蚊虫的关键时期,必须抓住机会。”日前,谈及秋季爱国卫生防灭蚊虫,市政协特邀信息员、民盟运城市委会副秘书长、市民营经济信息中心主任武兆文说。
武兆文说,进入秋季后,蚊虫的攻击性很强,被人们称为“秋后蚊虫猛如虎”。而蚊虫猖獗,带来三大问题。
一是室外蚊虫滋生。城乡水池边、排水道、垃圾堆、绿化带、树草间、花丛中的积水地段,蚊虫均大量滋生,群飞众舞,集中叮咬,危害极大。
二是室内蚊虫叮咬。城市社区小区楼道、电梯和室内厨房、卫生间、水管下蚊虫滋生,飞到客厅、卧室内肆意叮咬,令人苦不堪言。
三是公共场所蚊虫肆虐。城乡广场、公共卫生间、演艺厅、超市、公园、农贸市场,人员密集,蚊虫叮咬严重。
蚊虫叮咬后,满身红包肿瘙痒痛,极易诱发脑炎、肝炎、疟疾、登革热等传染疾病,严重危害人们健康生命安全。
为此,建议:
1.积极宣传动员。爱卫会组织举办以蚊虫防控专业知识普及为重点的社会公益行动,采取多种形式集中宣传,举办健康讲座,统一实施灭蚊行动,努力使大家养成健康卫生的生活习惯,强化防蚊灭蚊防病意识,共同控制蚊虫滋生为害。
2.开展专项行动。目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阶段,建议组织开展秋季以“清洁家园,灭蚊防病”为主题的防蚊灭蚊爱国卫生专项行动,动员全市上下积极开展环境卫生大整治,人人动手科学防蚊灭蚊。
3.织密灭蚊网络。卫健系统应开展秋季以灭蚊防控为重点的疫病突击控制行动,围绕室外居住小区及周边医院、学校、市场、广场、公园、超市等公共场所蚊虫易滋生环境及蚊虫高密度重点区域,采取无人机、人工喷药等方法,定期开展以空间喷洒为主的集中行动;对易积水环境投放颗粒剂药物,从源头控制蚊虫滋生。
同时,全社会定期开展雨、污、集水井抽样调查,及时查漏补缺,进一步降低蚊虫密度。
记者 乔 植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