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今日运城>

“升腾的运城药茶”系列报道(五)

芮城菊花药茶:品牌化发展托举百姓增收梦

来源:运城晚报发布者:时间:2020-08-28

□记者 刘凯华

▲郑建民在介绍菊花药茶的功效  刘凯华 摄

芮城县北靠中条山、南临黄河,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光照充足,且相对海拔较高,昼夜温差大。独特的地理优势以及优良的生态环境,使得芮城县所产的菊花品质上乘。2002年,芮城县委、县政府因地制宜,大力发展菊花产业,引导农民种植菊花。经过18年的发展,芮城县以农户为单位的菊花种植业,形成了一套自摘、自烘、自烤的生产加工模式,不仅可以保证菊花的品质,还具有成本低、抗风险能力强的优势。

资料显示,芮城县现有的4万余亩菊花田,每年可生产5000余吨成品菊花药茶,占全国菊茶总产量10%以上。

发展的道路并非坦途。一段时期,芮城优质的菊花及其大面积的种植,并没有形成强势的产业品牌。

为此,当地政府除积极引导农户在苗木繁育、田间管理、烘烤技术上更进一步外,也在全力打造龙头加工企业,提升市场话语权和竞争力,山西天人菊业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人菊业”)就是其中一家。8月13日,记者走进位于芮城县大王乡的天人菊业,了解该县提升菊花药茶生产企业软硬实力,打造县域品牌的历程。

天人菊业成立于去年8月份,今年正式投产。作为新兴的药茶企业,天人菊业做到了生产设施完备、生产手续齐全,且该企业上市的菊花药茶,实现了智能化生产。该公司生产的“吕祖老家”菊花药茶的品牌构思,是以黄河流域3000年前野菊家移的历史为背景,取自八仙吕洞宾喜饮菊茶的民间传说。

走进天人菊业的生产车间,干净整洁的环境、功能完备的分区、高效运作的储藏,给人极具现代化的视觉冲击。特别是天人菊业使用的空气能烘干技术,在全国范围内属于先进技术,这也让这里产出的菊花药茶更高端、更标准。

据介绍,天人菊业生产的菊花药茶完全实现了“零添加”,属于药食同源产品。明朝时期,菊花茶就作为清凉茶饮用,到清朝已广泛应用于民众生活中。作为保健药茶代表的菊花茶,长期饮用有清肝明目、祛毒散火、降压降脂的功效,也可起到静心、舒心、安心的神奇作用。

相对而言,菊花种植对劳动力的要求不高,年轻人若外出打工,家中的老人和孩子就可完成日常工作。菊花种植本就是一项非常好的农业增收项目,加上芮城适宜的自然环境和优越的地理位置,该县生产的菊花得到了市场高度认可。论菊花品类的丰富,芮城在全国占据重要地位,是中国金丝皇菊3个品质产地之一,生产的杭白菊占全国产量的50%。然而,这两类菊花的销售集散地,却是安徽黄山和浙江桐乡,这让芮城菊花相当程度上丢掉了定价权和话语权。

“企业创建的初衷,就是想打造咱芮城自己的菊花药茶品牌,帮助老百姓把菊花卖个好价钱。”天人菊业负责人郑建民表示,多年来,芮城菊花大多卖给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中间客商,这是制约芮城菊花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市场最严峻的时候,芮城高品质菊花的价格甚至比别的主产区少了一半。”这成为郑建民在潜心了解芮城菊花产业后,最想帮花农解决的问题。

据了解,想要保持菊花精美的外形和醇厚口感,必须将其放入冷库储藏,这就造成了菊花的销售期很短。然而,芮城菊花产业的短板,恰恰是仓储能力不足。“品牌打造需要过程,芮城现在有100多家菊花加工企业,却没有形成自己的品牌效应。”郑建民坦率地表示,想要增加菊花药茶的附加值,离不开标准化的储藏基地,这也是芮城药茶产业发展必须补强的关键点。

一手抓农民增收,一手抓本土菊花药茶的品牌建设,这朵金灿灿的菊花开始发力,助推芮城兴县富民。随着10月份芮城菊花的收获期即将到来,借助“山西药茶”公共品牌的东风,芮城县将大力推进菊花药茶产业快速发展,聚力打造集菊花种植、药茶精深加工制作和仓储销售于一体的新格局。

“我有一座能容纳30吨的冷库,许多优质菊花可在我这里得以保留并且长期销售。设想一下,如果我们县农户生产的菊花储藏率达到60%,就能做到全年销售、全年推广,芮城的菊花产业将会拥有更加广阔的发展机遇。”郑建民表示,他对今年菊花药茶的市场前景非常看好,芮城县的菊花产业必将随着“山西药茶”的发展,同步转型升级,成为优质的本土品牌,并全方位融入山西药茶产业的发展行列之中。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