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今日运城>

绛县横水镇西灌底村,黄土地里长出“红玛瑙”——
“一棚樱桃能买一辆小轿车”

来源:运城晚报发布者:时间:2020-08-27

□刘玉栋 张广瑞

绛县横水镇西灌底村果农一提起今年的樱桃收获季,仍是津津乐道,“没想到俺地里长出了‘红玛瑙’,每斤卖到100多元,一棚樱桃能买一辆小轿车,一桶樱桃可换一辆摩托车!”

仔细一问,被美誉为“红玛瑙”的就是浑身晶莹透亮、营养丰富的高档珍稀果品大樱桃。

西灌底村地处涑水河畔,是个山东移民村。全村2950口人,以前全靠2400亩耕地种植小麦、玉米等庄稼过活,既缺粮又赚不下钱,年收入在贫困线以下的就有31户。村集体经济更是个“空壳”,没丁点收入,无力扶持贫困户。

2017年,该县为探索发展集体经济、扶持贫困户脱贫,把西灌底村确定为省级扶持村集体经济和产业扶贫试点村。究竟发展什么产业好呢?该村“两委”在该县市场监管局扶贫工作队的配合下,经多方调查,发现发展高档水果大樱桃是个好项目。具体一打听,樱桃好吃树难栽,在大田里栽树,至少需要5年挂果收益,远水解不了近渴。怎么才能使樱桃提前挂果?他们又到本县史村参观大棚樱桃的经验,了解到发展大棚樱桃是个挂果早、利润大的好项目,便决定由村集体牵头,以股份制形式建设大棚樱桃园区,发展和壮大集体经济,带动贫困户脱贫,实现共同富裕。

2018年春,西灌底村村委会大门上,赫然挂出由村委会牵头、31个贫困户为主、吸收部分种植户组成的“绛县沐然樱桃专业种植合作社”的牌子。该社通过吸收社员入股50万元,以及借贷的方式,多方筹资160万元,在村北开辟出面积达500亩的樱桃种植园区,搭建起8个日光大棚(其中两个大棚用40万元扶贫资金搭建),由本村种植户以每个大棚每年两万多元的价格承包经营。种植户在该县果业局技术专家的指导下,从外地引进5年以上树龄的“美早”“萨米特”“布鲁克斯”等国内外最先进的矮化樱桃苗。经过1年多时间的水肥一体化等精心管理,樱桃树长势喜人,第二年刚过春节就开花挂果,茂密的枝叶间缀满红玛瑙般的大樱桃。樱桃本是北方早春第一果,西灌底村的大樱桃在全国范围内挂果更早。这一消息像长了翅膀传遍各地,当地10多家电商蜂拥而至,在该园区里设立临时代办处,把大棚里的大樱桃照片、视频发到网上,开展网购业务,迅速引起各地食客青睐。

村“两委”和绛县沐然樱桃专业种植合作社为了打造本地大棚樱桃品牌,将自己生产的大樱桃注册为“品绛”商标,专门请人设计、印制了一批每盒容量1.5公斤的高档真空樱桃包装盒,供电商使用。由于包装精美,大棚樱桃品质上乘,网上每公斤售价高达120元~300元。电商们平均每天承接数十单网购业务,有数百盒新鲜的大樱桃销往北京、广州、上海、西安等各大城市。

他们统一设施、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品牌、统一销售,收获季节过后一结账,每个大棚平均产500公斤左右大樱桃,收入高达6万元~12万元。1亩大棚樱桃比100亩粮田的收益还高,8个大棚樱桃的收益与全村2000余亩粮田的收益相差无几。村里用扶贫资金建设的两个日光大棚按承包收益分配,全村31个贫困户,每人分红300余元,促进了全村扶贫进程,到2019年年底,全村31户贫困户全部摘掉贫困帽子。

巨大的成功,为西灌底村发展樱桃扶贫产业增添了内在动力。去年,该村为巩固扶贫成果,进一步壮大集体经济,以“村社一体、合股经营”的运行模式,多方投资100万元,建设15个樱桃日光大棚的底座,新建起两个日光大棚,培育樱桃砧木苗5万棵。

今年3月,他们又流转土地300亩,使樱桃园区面积达到800亩,计划新发展樱桃日光大棚13个,按照县、镇统一规划,把大棚樱桃园区打造成现代设施樱桃生产集聚区和国家级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目前,总投资已达600万元。

今年樱桃收获季结束一算账,比去年效益还好。老百姓最讲求实际。西灌底村村民形象地比喻:“大樱桃真是‘摇钱树’上结下‘红玛瑙’,照这干法,家家都成小康户!”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