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今日运城>

从5段接穗到5万亩梨园梨农张立跃与红香酥梨的27年

来源:发布者:时间:2020-08-08

◀张立跃展示红香酥梨果核里的种子


他是运城引进红香酥梨的第一人,1993年,他从郑州果树研究所带回5段接穗进行培育,用5年时间培育了1000棵红香酥梨梨树;1998年,他培育的红香酥梨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鉴定,正式有了“户口”;2001年,他的红香酥梨出口马来西亚,销量喜人;在他的影响和带动下,盐湖区龙居镇、金井乡一带的农民开始栽种这一新品种,人均收入大幅提升;2004年年底,他建立了运城第一个红香酥梨专用冷库,填补了红香酥梨贮藏史上的空白;2011年,他注册了“百忍堂”老字号,开始发展自己的红香酥梨品牌;2019年,他承包了300亩土地,开始建立运城市水果出口标准化示范园区。

他就是盐湖区龙居镇南花村的红香酥梨专业种植户——张立跃。

记者 孙芸苓 贺雪梅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张立跃生于1959年,盐湖区龙居镇南花村人,14岁就开始务农的他只上过7年学,早早就开始跟黄土地“打交道”。为了种好果树,他订了很多与农业有关的杂志。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他与红香酥梨结下了不解之缘。

在1993年《北方果树》杂志第二期上,郑州果树研究所公布了一个科研成果新品种——红香酥梨。这是张立跃第一次见到“红梨”,他觉得,这一新品种可能会有很大的市场潜力。心动不如行动,张立跃马上动身前往郑州。炎炎夏日,他先坐车到茅津渡,再渡船到三门峡,然后坐车到洛阳,几经辗转才到达郑州。好不容易到郑州果树研究所,张立跃却发现,研究所只培育出两棵果树,结下的果子中间大,两头小,且只有鸡蛋那么大,先不管口感,光是梨的外形就很难得到市场的认可。

研究所方面表示,红香酥梨是他们杂交育种的新成果,但因为气候、土壤、管理等各种原因,很难培育,但如果在运城的话就会好很多。在详细了解了红香酥梨的特征和生长所需条件后,张立跃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拿了5段接穗回到运城。

俗话说:“桃三杏四梨五年,无空莫种白果园。”梨树最少也需要5年才能挂果,也就意味着,有5年时间梨园是纯投入和经营,没有收益。其间,张立跃一直和研究所的专家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张立跃的梨园成了郑州研究所培育红香酥梨的一个布点实验基地。

红香酥梨有了“户口”

1998年,红香酥梨挂果第一年,张立跃在20亩地里繁育了1000棵梨树。他惊喜地发现,红香酥梨在运城生长的品质要比郑州好得多。

龙居镇处于中条山与盐池北坡的中间地带,风比周边小,且热源充足,每年有近一个月35℃到40℃的高温天气。这样的环境,很多水果都不适应,但却十分适合红香酥梨的生长。红香酥梨的母本是新疆的库尔勒梨,父本是郑州的鹅梨,它结合了父本和母本的基因,喜热耐高温,气温越高,长势越喜人。当时全国各地培育的红香酥梨树很少,最大果重仅220克,而在运城,平均果重200克,最大果重达510克。

同年9月17日,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一行专家到运城,做红香酥梨的品种推广鉴定。那年,全国大范围多日连续降雨,各地的梨黑星病泛滥,酥梨减产80%,而红香酥梨对梨黑星病具有较强的抗性,逃过了“一劫”。专家进园检测之后,红香酥梨抗性鉴定、营养化验、硬度检测等数据全部通过。这个鉴定有多重要,张立跃说,就像给小孩子上户口,只有鉴定通过,红香酥梨才可以进入国家农作物样品档案,才能正式向全国大面积推广。至此,红香酥梨终于有了自己的“户口”。

国家级专家到张立跃的梨园来鉴定这一消息不胫而走,大家这才知道,原来张立跃种的红香酥梨在全国来讲,都是领先的。第二天,龙居镇党政班子、专家等就在梨园地头开了一个现场会,张立跃一激动就夸下海口,说要带领大家种植红香酥梨,让龙居镇将来成为全国红香酥梨第一镇。

虽然鉴定通过了,可当时市场对红香酥梨的认可度并不高,果农也不愿意承担赔损风险去种植。张立跃研究了5个年头,清楚这一品种的优点和长远效益。他坚信,红香酥梨被大家接受,只是时间的问题。

“先美眼睛后美嘴,没人能看得上。”张立跃说,好在有一点,红香酥梨的果形像新疆库尔勒香梨,有人说这是北方的“假”香梨。当时培育红香酥梨的果农只能这样赚一点钱。

2001年,张立跃的红香酥梨第一次出口马来西亚。当地果农在看到其貌不扬的新品种梨为张立跃带来巨大效益时,纷纷开始栽植。龙居镇在这一年掀起了种植红香酥梨的热潮。

克服“不抗风”难题

就在大家都沉浸在红香酥梨带来的巨大收益时,一场大风把所有人的希望都刮灭了。2002年7月,龙居镇一带突然刮起了罕见的大风,接着又连续下了几天雨,等天晴到地里一看,大家都傻了眼,马上就到采摘期的1.5万多公斤梨被风刮落了一半。

张立跃看着被刮落在地的梨,心疼得说不出话来。他走进梨园,一棵一棵查看梨树的受损情况。他想,当时刮的是东南风,按理说,东边的梨树应该受损最严重,但东北方向几棵细枝上的梨却完好无损挂在枝头,可其他方向的梨,尤其是粗枝上的,几乎全落了。

在多年的研究和观察中,张立跃总结出一个规律:只要果柄跟果枝之间的夹角呈90度,梨就不会被风挂掉。风吹时,细枝会随着风一起动,梨也会动,所以夹角不变,梨就没事;而粗大的枝,风吹时,枝不动,梨动,夹角改变,梨就会被刮落。

在后来的红香酥梨经验交流会上,张立跃的这一想法也得到了许多果农的认可。“梨枝要用竹棍支起来,就像搭葡萄架一样,这也是目前解决红香酥梨抗风性的唯一办法。”现在,走进龙居、金井一带,依然能看到大片红香酥梨园里,很多梨枝都用竹棍支着。

关于红香酥梨的种种,张立跃说起来头头是道,这些道理都是他在实践中摸索出来的。

打造红香酥梨品牌

种梨的果农越来越多,贮藏就成了问题,张立跃有了建红香酥梨专用冷库的想法。为了不走弯路,2004年秋,张立跃到陕西省现代保鲜储藏技术研究所和山西省农科院农产品贮藏保鲜研究所“取经”,但红香酥梨在贮藏这一块还是空白,只能大致按照普通梨的要求先建设。2004年年底,张立跃建立了红香酥梨专用冷库。到目前为止,他的红香酥梨专用冷库能存果500万公斤,解决100户果农1000亩~1500亩地的红香酥梨贮藏问题。

2011年,张立跃注册了张氏祖辈留下的“百忍堂”老字号,成立自己的红香酥梨品牌。为了保证品质,2019年1月,他承包了300亩土地,从产源抓起,打造运城市水果出口标准化示范园区。

当时的300亩土地是荒地,十分贫瘠。张立跃从土壤改良做起,他买来拖拉机平整土地,然后又种上黄豆,所有植物中,豆子的根瘤菌最多,是天然的肥料。“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种豆时,为了不误农时,他跟两个女婿3个人开两辆拖拉机,拖拉机不停,人换着来,用了三天三夜把300亩地整了出来,种上了豆子。

盐碱地改良土壤不是一句话,很复杂,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张立跃说,好在政府对环保型农业的扶持力度很大,给了他很大的信心。

承包果园时,张立跃就做好了心理准备。“要建果园,必须具备两个意识:一是长效意识,三五年没有收入,要有心理准备;二是风险意识,靠天吃饭,就要吃得住赔。”他说。

2020年春节,龙居镇种植红香酥梨已达4.6万亩,预计到年底将突破5万亩,一亩地最高产量能达到6000公斤~7000公斤。张立跃说,现在的龙居镇,户均收入10万元~15万元是平均值,20万元以上的大有人在。

张立跃说,因为红香酥梨销路好,现在还没有到采摘期,就已经有很多客商预定了。早在5年前,南花村家家户户就有了小汽车,很多年轻人还在城里买了房。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