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

永不“褪色”的防震初心
——运城市防震减灾中心工作巡礼

来源:运城晚报发布者:时间:2020-07-28

记者 苏黎原 通讯员 胡宗勇

1976年7月28日,唐山发生7.8级地震,夺去了24万多条鲜活的生命。2020年7月12日,唐山再次发生地震,震级5.1级,京津冀多地区震感明显。中国地震局专家表示,这次5.1级地震属于“1976年唐山大地震较强的远期余震”。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但人类对地壳深处的探索却力有不逮,只能在一次次的地震活动中,认识地震、把握规律,防范化解地震灾害。

运城,一个“值得注意”的地区

“天塌蒲州”,少有人知。

1556年,陕西华县发生8级地震,共死亡83万人。河东地区死亡11万之众,尤以永济周边最烈,有“天塌蒲州”之说。

此外,1303年洪洞8级和1695年临汾7级两次强震,都对当时的河东地区建筑物破坏达7度—8度。1815年平陆6级地震,河东地区辖区内死亡3.7万余人。

新中国成立后,运城及周边又发生7次有较大影响的地震事件,分别是1959年河津5.4级地震,1965年垣曲5.5级震群,1986年运城震群,1989年侯马4.4级地震,1998年临猗—永济5.0级地震,2010年河津、万荣4.8级地震,2016年盐湖4.4级地震。

2006年,国务院将运城市划为15年尺度的全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国家层面拉响的警报,来自对惨痛历史的警醒,更来自对运城地区复杂地震地质构造的清醒认识。

人杰地灵、山川秀丽的运城,地处山西地震带南端,辖区内有北、中、南3条中强地震构造带:北部是横跨河津、稷山、新绛3个县(市)的罗云山山前全新世活动断裂,中部是穿越绛县、闻喜、夏县、临猗、万荣5个县的峨嵋岭台地南北缘活动断裂,南部是覆盖平陆、盐湖、永济、芮城4个县(市、区)的中条山南北缘断裂。在这3条中强地震构造带中,中条山北缘断裂是未来强震发生的主要危险断裂。中心城区直下型断裂则有4条:鸣条岗南缘断裂、万荣至东郭隐伏活动断裂、盐湖北岸断裂、盐湖南岸断裂,是城市发展的地震安全隐患。

近年来,市防震减灾中心党组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按照国家、省、市防震减灾工作部署,坚持以党建为统领,聚焦主责主业,加强震情监视跟踪和震灾风险防范,为运城537万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站岗放哨”。

初心,在“监测预报”中践行

“防震不忘初心方可行稳致远;减灾牢记使命才能开辟未来”。近日,走进市防震减灾中心,办公楼大门上的春联依旧鲜红。

2020年是一个极其特殊的年份,疫情防控必将贯穿始终。对这座小楼内的工作人员来说,除此之外,为全市人民防震减灾“站岗放哨”这个主责主业须臾未曾疏忽。

每一次理论学习,中心党组和全体党员都原原本本研学,联系防震减灾实际讨论,以规范的党内政治生活,构建清清爽爽的党内同志关系、规规矩矩的上下级关系、健健康康的工作关系,确保中央大政方针和省委、市委各项决策部署落实落地。

专题民主生活会、巡察整改推进会和“红船精神”“践行领袖嘱托 率先蹚出新路”等主题党日活动求新求实。每一次组织生活,中心党组都确保学思悟贯通、知信行合一,扛起主体责任,压实“一岗双责”,不断凝聚担在关键、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干净干事、激情干事、干成功事的强烈共识,不断建设政治过硬、业务精通的防震减灾工作队伍,震情监视跟踪扎实有效,“站岗放哨”初心不改。

——测震子台“哨位”加密。在测震台网值班室,值班人员正在紧张有序地处理一起小震数据。该台网可实时处理12个子台数据:先后投资自建并自行维护万荣、平陆、垣曲、河津4个实体测震子台,共享山西省地震局的永济、夏县、侯马、临汾4个子台,陕西的延安、合阳2个子台,河南的洛阳、卢氏2个子台的实时测震数据。全市测震能力达1.5级,部分地区达1.0级。2008年至今,运城测震台网多次在全省测震台网系统运行和地震速报评比中排名第一、第二,2013年、2017年、2019年在全国地市地震信息节点评比中排名第二,2014年、2017年、2019年在全省地市地震信息节点评比中排名第一。

——“一县一台”手段提档。共建县级地震观测台站8个,观测手段趋于规范化标准化。其中,万荣县建成全省唯一的县级地磁台;永济地下水观测站建设投入规模、观测手段专业化程度在全国县级台站中少有,与省地震局东郭地下水观测站资料互相印证,“盯紧”了中条山山前断裂。建成9个县级信息平台,实现了省市县三级地震信息共享。

——地面振动观测开科研先河。2014年11月,时任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副所长高孟潭和山西省地震局、陕西省地震局等单位知名专家齐聚运城,共同研究探讨运城多次发生的地面振动事件成因。2015年,我市又投资190.98万元架设6套声强声压监测仪和6套流动测震监测仪实施监测,最终找到“大气次声波”这个大面积振动源,消除了群众疑虑,稳定了社会秩序。

——会商分析水平不断提高。在分析预报科,工作人员正在通过网络观察一个视频宏观点的实时图像。目前,全市已经建设挂牌宏观观测场点120个,其中,视频监控宏观观测点21个,做到异常考察上报不过夜、震情会商结论重依据,视频宏观观测网络建设全省领先。2015年、2016年、2019年,趋势会商研究报告全省排名第一。2010年“1·24”河津、万荣4.8级地震前,提出了较为准确的会商分析意见。

“党的初心使命是旗帜、是方向、是灵魂,指导防震减灾事业发展,决定地震人的初心使命。地震人的初心使命,就是提升防震减灾能力,努力减轻地震灾害损失和人员伤亡,给人民群众更多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市防震减灾中心党组书记、主任武胜强在党课中这样讲。

使命,在“震害防御”中担当

市防震减灾中心是个无钱无权的“冷门”单位,但“冷门”里的人不这样认为。

“地震灾害是各类自然灾害中,对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威胁最大的灾种之一。防震减灾是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重要内容。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防震减灾,造福人民’的指示要求,我们倍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他们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地上建结实。2009年,为校安工程805所学校提供抗震设防要求和地震安全评估,确保学校建结实。2012年,抗震设防管理纳入全市新建工程项目审批流程,确保新工程建结实。2010年至2014年,连续在《运城日报》公示符合抗震设防要求的建设工程,树立防震建筑标杆。2015年,抗震设防要求和地震安全性评价“两个100%”列入全市年度目标责任考核指标,普及建筑设防标准。2008年至2017年,共为1668项建设工程提供抗震设防要求,对117项重大工程实施地震安评管理。2017年以来,事前审批监管改革为事中事后监管和服务,对市民服务中心建设项目等16个重点工程项目执行第五代区划图情况进行检查,为投资21.9亿元的运城机场扩建工程等工程项目提供地震地质、抗震设防咨询服务。

——地下搞清楚。2011年对盐湖北岸活动断层进行物理初探,2013年实施南山智慧城浅层地震断层初探,为碧桂园集团运城项目选址避开地震断层提供依据,帮助运城市信息工程学校等单位取消拟在南山抗震不利地段建设新校区的计划,为投资26亿元的大运重卡建设项目等重大工程项目提供地震安全咨询服务。2015年,总投资625万元的地震小区划项目、中心城区震害预测项目立项实施,2018年完成专家验收和成果移交,在《大运城总体规划(2017-2035)》修编、市区燃气供气设施建设等工作中得到重视和应用。2018年完成万荣县域地震灾害风险评估项目。

2020年喜报传来,总投资821万元的运城市活断层探测项目完成财政预算评审,300万元资金已经到位。该项目3年实施完成后,可为未来城市发展规划避开地震活断层提供更准确更详尽的科学依据。

服务,在“科普宣传”中优化

如果问,市防震减灾中心获得的哪项荣誉最多?答案是两个字:宣传。宣传声势一浪高过一浪,2016年至今在全省地震系统年度考核中连续4次荣获宣传工作单项奖。

——“六进”宣传全省最广。2012年以来,坚持深入机关、学校、企业、社区、农村、家庭开展“小课堂”宣传,使全市学校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地震科普教育和应急演练形成制度。2017年,全市农村建筑工匠和乡村干部都接受了农村建房抗震知识培训。2018年,组织高中学生代表山西参加首届全国防震减灾知识竞赛,获北部赛区第一名、全国总决赛优秀奖。

——示范创建全省第一。今年7月,我市又有12所学校申报省级防震减灾示范校。截至2019年年底,全市共建省级防震减灾示范校142所,占全省省级防震减灾示范校总数的五分之一;创建国家级防震减灾示范校两所,创建51个省级地震安全社区、14个国家级地震安全社区,永济、万荣、临猗被认定为省级防震减灾示范县。

——重要节点宣传持续强化。市防震减灾中心把每年的5月12日和7月28日作为广泛发动社会各界参与防震减灾的有利时机,坚持开展部门联合宣传,连续在报纸上刊登专版,持续组织联动演练,多次举办防震减灾公益文艺晚会,广泛宣传防震知识,使市民的防震意识逐年提高。

——融媒体宣传势头迅猛。市县共建成1个市级、12个县级科普教育基地(其中3个被认定为省级),向公众开放宣传,受教育群众达50万人次。2019年年底完成市防震减灾科普教育馆升级改造项目,新增地震VR情景体验和AR虚拟营救展项,增强了防震减灾科普宣传的科学性、趣味性和吸引力。微电影《居安思危》、读本《诗联话防震》在中国地震局组织的评比中获奖。

光说不练假把式。连续19年,市防震减灾部门尽职尽责组织开展市县政府综合演练或联动演练,大大提高了全市地震应急处置能力,高效有序应对了2016年盐湖4.4级地震等多次强有感地震,2016年、2018年两次荣获全省应急工作单项奖。同时,市级组建两支地震灾害综合救援队伍、10支行业抢险抢救抢修和保障队伍,全市共建成86处避难(险)场所(一个I类),储备了必要的应急食品和应急物资。

防震减灾永远在路上,这个集体将一如既往,砥砺奋进!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