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探访舜帝村

来源:发布者:刘武彦时间:2020-06-09

得知永济有个舜帝村,素来喜欢研究村名村史的我按捺不住好奇,十分想去探访一下。

在中国古代史中,舜帝是尧舜禹三代史的核心,舜帝后裔涉及姓氏百余个,以姚、虞、陈、胡、田五大舜裔姓氏演变而来,舜在民间以孝道久传,治国以仁政著称,为人以表率立明。

5月28日,我与文友从永济市区出发,此时正是晋南红杏收获时节,勤奋的乡民已在路边售卖新鲜红杏。车穿村过巷,经过南湖、韩村等村庄,路边挂果的葡萄架,一片连着一片,鸽子在低空飞翔……我们还陶醉在路旁美景中的时候,车子已经进入了舜帝村。

舜帝村坐落在古蒲坂城北十多公里处,1000多口人,西滨黄河,东旁高坡,北望陶城,南见历山。村中央一处高矗的清代牌楼,通体以精美古砖砌就,中间镶嵌着一块清代巨大石碑,正面镌刻着“大孝有虞舜帝故里”字样。整个牌楼正面朝东,顶端砖雕匾额题有“迎紫气”。牌楼背面朝西,向着黄河,砖雕匾额曰“望瑶台”。石碑正文落款为奉直大夫知蒲州事加三级纪录肆次董仲康熙五十九年三月谷旦敬立。其背面除有功德册外,还刻有“舜帝诸冯西南坤元,离村约二三里,有帝舜古茔一所,近金台双庙,亘古相传,有帝舜饮马道,括四十步,西至黄河”等文字。老乡告诉我们,舜帝村原属诸冯里,清光绪《永济县志》记:陶邑乡诸冯里,村六:南陶城、北陶城、永凝、诸冯、舜帝、尊村。文献多称“舜生于诸冯,居妫汭,耕历山,渔雷泽,陶河滨,建都于蒲坂”。舜的本意就是仁圣盛明的意思,《史记·五帝本纪》中说:“天下明德皆自虞(舜)帝始。”在舜帝村村北5里,有陶城遗址,古有陶窑坡,均为细绵沙壤,十分适合陶器制作,传为舜陶之所。舜三聚为都,郦道元认为舜都蒲坂即此。因为在舜的带领下,当地陶器出名,商殷时期,蒲坂一度称作缶邦(陶器之乡)。唐《元和郡县志》云:“舜陶河滨为河东县北四十里之陶城。”

永济市把文化旅游作为一项主要工作,旅游开发规划一楼(鹳雀楼)二寺(普救寺、万固寺)三故里(舜帝故里、柳宗元故里、杨贵妃故里),其中舜帝村就是三故里中的一个故里。我们在村东的舜帝殿殿门上看到这样的对联:“为帝为子为民为人圣恩铭记十二方,大德大孝大勤大善贤爱传承五千年”,殿中从东到西依次是尧舜禹三代帝王的塑像,尧为老年人,舜为中年人,禹为年轻人,体现出当时的传承情况。殿内两侧是二十四孝图,帝舜之孝感动天地为第一孝。

舜帝殿东侧高崖下是一带浓绿的树木,老农王农昌告诉我们,村里人以孝顺老人为荣,尊老爱幼蔚然成风。永济市张营镇坛底村82岁的李树林先生擅长书法绘画,教书育人数十年,对历史典故熟悉,他给我们讲了舜帝村石碑等故事。运城作家们写的《舜帝及后裔》《舜裔姓源》等舜文化专著,在宣传介绍舜帝故里方面也起到一定的作用。三晋文化研究会企业文化中心等单位曾为该村寄送安全科学文化图书,促进文化平安农村建设。

天空晴朗,麦穗金黄,回望历史,喜看新村,遂写成《题舜帝村》:

黄河东岸舜帝村,

东临高崖麦地新。

庙中位列尧舜禹,

碑上留有功绩痕。

陶城遗址勤创作,

仁孝典范传根本。

造福乡亲有见证,

干部群众古风淳。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