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

2020年高考复习策略与建议

来源:运城日报发布者:时间:2020-05-22

编者按 2020年的高考注定是一次不平凡的高考。为了帮助广大高三学子更好地开展高考复习,迎接高考,考出理想的成绩,本报特邀运城中学高三年级组高考团队的各学科资深教师来给高考学子做一次“辅导”。他们从复习策略出发,从实战出发,总结了在近段时间里高三各学科学生们在复习中应注意的知识要点,抛砖引玉,希望给广大高三学子以帮助,并收获2020年高考的胜利。

语文——

心中有定数 笔下生光辉

李 晶

疫情之下,高考延期,2020级考生将迎来炎热的备考季。最后一个月,如果考生能未雨绸缪,科学合理利用,是可以胸有成竹地应考,做到高考“开门红”。

一、自主构建知识网络

山西2020高考仍沿用2019版“考试大纲及说明”,考生据此要进一步明确“考什么”“怎么考”“如何答”,熟悉高考命题思路及相关题型。语文高考共有4个模块: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语言文字应用和写作,共22道小题。现代文阅读包括论述类文本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古诗文阅读包括文言文阅读、古代诗歌鉴赏、名句名篇默写。考生须根据试题结构做到考点心中有数,知识网络全面清晰。

二、根据个人实际情况,侧重考点复习

二模以后,各校均进入题组训练阶段,在大规模的实战演练中,考生千万不要被众多试卷冲昏了头脑,要在每次模拟考试中,认真做好考后反思、总结分析,发现问题,突破薄弱点。

比如“强化信息处理的实用能力”方面,为适应社会信息化发展趋势、对接社会发展要求,高考语文加大了对考生实用信息处理能力的考查力度。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速度至关重要。

对于论述类文本,要在宏观把握全文的基础上,明确论述话题内容,通过勾画重要概念、重要事例、重要观点等内容,把握全篇大意。

对于非连续性文本,要注意提炼主题句,注意从标题、文体、风格、层次等不同维度快速把握文本中心内容。对于小说文本,要注意从情节、人物、环境、主题、作者、叙事人称、叙事风格、叙事视角等角度把握内容。

对于散文文本,要把握作者的情感、叙事手法、理性思考等内容,进而通过梳理结构、把握文眼、揣摩情感变化、品味关键词句等方法全面突破。

再如“古代诗歌阅读”方面,可以从标题入手,了解写作特点、描写对象等;感受作品的形象(也叫意象),以理解作品的内容;寻求作者感情的聚焦点以及点明暗示文旨的关键句,以评悟作品的意境;揣摩作品的语言,尤其是作者炼字炼句的着力点,以把握作品的深层意蕴。答案的表述,应就着相关的诗句作简要的分析,而不能抛开诗句作空洞的评论,或乱用诸如“情景交融”之类的概念来回答。考生可从题材、主题、意境、风格、感情、表达技巧等方面,分别积累一些诗歌鉴赏常用的文学术语,以备临场之需。

三、强化规范答题技巧

模拟演练时要严格按照高考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规范答题,只有平时像高考,高考才能像平时。首先,限时作答。有些同学经常作文写不完,必须加强速度训练,宁可别的题没做完,不能作文题不做完。其次,认真审题。近年高考命题常以现实问题立意,设计情境化试题,必须明确题目要求,避免思维定式,才能正确回答。作文审题要圈点材料关键词,吃透提示语。再次,规范答题。答题时注意分点分角度作答,语言简洁,突出关键词,不写错别字。

除此之外,常说的书写规范、字迹工整,还有标点符号恰当使用、文体规范、观点醒目、层次清晰等都是规范答题的隐形要求。

四、注重读书看报

关注时政,跟进新时代。2020年注定不平凡,一场疫情打破了新年的喧嚣与美好,一场脱贫攻坚的硬仗将决胜收官……众多时政素材都有可能呈现在试题当中。在后期复习期间,考生可以通过看新闻、读官媒时评等时文范文来积累一些时代感强的作文素材。注意积累与“疫情”相关的典型人事素材以及相关评论文章中的观点态度,特别要站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从个人人生、家国情怀、世界一体去思考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总之,2020考生个人的成长已然置于国家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在答卷中展现考生的时代责任感和使命感才能符合时代选拔人才的标准。

英语——

重点突破 答题规范

贾雄英

离2020年高考只有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了,有些同学可能觉得自己的英语似乎无可救药,没有什么提高空间了,其实并非如此。虽然所剩时间不多,但我们仍有许多地方值得努力,仍可以使自己的英语成绩有可喜的突破。

第一,坚定信心,相信努力必有收获

时刻牢记:亡羊补牢,为时不晚。只要方法得当,足够努力,英语学习就有可以提高的空间。一定要有坚定的信心、持之以恒的毅力、制定计划就不折不扣执行的自制力。

第二,精研策略,找准重点突破口

1.紧跟老师步伐,保证上课听讲效率高,课后复习要及时。

老师上课所讲的内容是教师团队经过集体研究总结的重点知识或者是能够提高做题速度和准确度的精要方法和技巧。因此在老师进行讲解时不能只局限于听自己出错的题目对应的内容。您仔细听老师的讲解,就会时不时发现有些题目虽然自己选对了答案,但对某些单词、短语、句式的理解还是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偏差和不足。

2.坚持精读与泛读相结合,既练阅读速度,也练阅读精度。

在最后的两个月时间内,除了做套题以训练做题技巧、提高做题速度以外,一定要每天选择一篇难度适中的文章进行精读,尤其是要精读高考真题,从中摘取重点单词、短语进行积累、记忆;更要认真分析高考真题中出现的长、难句。对于长、难句中涉及的各种从句、强调、倒装等句法现象,以及虚拟语气等较复杂的语法现象一定要做到理解透彻。

(1)在仔细研读高考真题时,首先考虑精心研读、分析近五年全国卷的每一篇完形填空,对完形填空的文本以及每套题中的80个选项都要进行认真的查验,保证对每个选项都做到脱口而出地准确说出至少一个意思。对完形填空的整个文本更要进行整体分析,清楚其话题、体裁、行文方式。争取每篇完形填空都能画出一个清晰的思维导图。对于每个表达(文中已经给出汉语标注的除外)都要有明确的认识,尤其是文本中和选项中涉及到的动词,不仅要知其意,更要知其变(动词的过去式、过去分词、v-ing分词)。

(2)重视逻辑梳理,认真分析高考真题中的每一篇语篇填空(七选五)的文本。“七选五”考查的是文章的逻辑结构。对这类文章,我们不仅要知道每个单词、每个短语、每句话的意思,更要梳理其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逻辑关系,分析其标题(包括小标题)与文章(或段落)的关系,尤其要注意逻辑关联词和一些小品词(如代词、冠词等)的用法。当然,对于标点符号、序号等其他因素也不能忽略。

2018年全国III卷的37题就是一个涉及到代词的典型代表。设空的句子后面出现了代词“them”,我们去备选项中搜寻具有第三人称复数意义的句子,会发现D、F和G三个选项。这三个选项中,只有D选项既出现了“they”也出现了复数名词“students”,而设空句子的前一句中并未出现第三人称复数意义的词,因此F和G这两个只含有代词“they”的句子显然不合适。

2016年全国III卷的39题提醒我们:冠词的暗示作用不可小觑。此题的得分率非常低,大部分考生误选了E。究其原因,可以说与同学们对冠词的忽视不无关系。其实如果能够关注到设空句子后的“a fish”,我们就会知道,前文中提到的“不新鲜的鱼”绝对不能买回家,那么只有A是最佳选项。更何况后一句中还提到“fresh fish should be stored in your fridge for only a day or two.”因此,只说“The fish will go bad within hours”远远不够。

当然,对于标点符号、序号等其他因素也不能忽略。例如2018年全国I卷的36和37两个小题,设空位置后的标点符号是逗号,而且其后分别是一个完整的句子,那么就意味着设空位置必须是一个从句。那么这两个题的选择范围就缩小到了A、B、C三个选项,再根据其逻辑意义就很容易得出正确选择了。同理,2017年全国II卷的36和39两个小题也是此类情况。

再如2016年全国II卷的17题,空前有个“●”,而与其情况相同的下一段的小标题是个祈使句,那么可以缩小范围在三个祈使句A、B和G中挑选适合本段内容的小标题。

第三,答题规范,优化卷面印象

语法填空、短文改错、书面表达等题型一定要保证优美、规范的书写,避免因为书写不规范或者卷面不整洁、不漂亮而失掉不必要的分数。英语的书写毕竟只涉及到26个英语字母和几个标点符号,只要肯用心练习,完全可以在一周之内练出一手使人印象良好的书写卷面。

要指导学生分析题目、罗列要点、写出关键词、用关键词组织合乎英语习惯的句子,并运用恰当的连接手段将分散的句子连接成逻辑通顺的篇章。在表达正确的基础上,尽量使用一些高级词汇和多变的句式,使文章错落有致。最后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一定要做到书写美观、卷面整洁,让好的内容有一个好的包装,获得较高的印象分。

最后一点:无论遇到什么情况,都要做到临危不乱,保持镇定。我们相信:只要大家打好基础,训练到位,一定能够在高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数学——

少练多思 错点多研

杜凤霞

随着高考延期一个月举行,高考备考复习的时间也相应顺延。那么在后面一个多月的数学复习中,如何合理安排时间、如何制定科学的复习计划、如何进行有效备考等都是考生们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这里我有几点建议,希望对同学们有帮助。

一、把握命题规律,明确高考要求

1.2019年全国新课标高考数学试题特点

(1)稳中有变,大题结构动态调整;

(2)“五育并举”,突出立德树人目标;

(3)突出本质,加强关键能力考查;

(4)情境真实,突出综合能力考查。如以我国迅速发展的高铁为背景,考查统计数据的概率估算;数据分析题加大了考查力度,对概率统计解答题的命制强调概率与统计的应用性;

(5)稳中求新,为新课改新题型铺垫。出现了逻辑推理题、多选题、一题两空等新的题型;

(6)重视阅读,加大数学阅读能力考查。

2.高考评价体系的要求

2020年1月7日,教育部发布《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和《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再次明确“一核”、“四层”、“四翼”的高考评价体系,即高考要体现“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的核心功能,考查“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的四层要求,考查“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的四翼要求。

3.高考数学试题命题趋势

依据高考评价体系的要求,今年的全国高考数学试题将会继续保持平稳,包括考查内容、题型设计、难度和区分度等;但是会稳中出新,比如试题情境、呈现方式等都会以崭新面貌呈现;大题依然保持基本内容板块不变,但大题排列结构及相应难度依然会动态变化;数学文化体现更为充分,联系实际更加紧密,数学应用继续加大考试力度,核心素养目标的考查会真正落到实处。

二、把握复习策略,明确备考方向

1.定计划。考生先把重要的考点、热点和题型安排到不同的时间段,然后按照计划逐一执行。这种训练要一直坚持到高考前,但计划不要与老师的教学冲突,同时计划的内容不要太多太杂。

2.调心态。调整心态是大事。十年寒窗,功在平时。如果心态不好,势必影响复习效率,甚至产生心理疾病。当然,适度的紧张是有必要的。考生要坚持有规律的生活学习,严格按照作息时间、复习计划,张弛有度地完成学习任务。

3.调整生物钟。考前考生要以高考的时间为准,调整好自己的生物钟。让自己以最充沛、最旺盛的精力投入到高考中。

4.知识网络化,核心考点清晰化。最后一个月考生要安排出时间再梳理一遍数学学科的知识体系,弄清每个知识体系对应的核心考点。

5.少练多思。考前做一定量的练习是必要的,但是考生在练习的基础上要多反思。要把与这个题有关的知识、思想方法以及同类的题型梳理一下,让自己在这一块知识上的理解和感悟再一次得到升华。

6.错点多研。错点多研是从错误中总结经验、纠正错误、提高成绩的快捷、有效的途径;错点多研也是发现自己知识网络中的漏洞所在,完善知识体系的有效途径。

7.重点热点反复练。考生在定计划时,要安排时间对重点热点题进行反复训练。这样,当试题出现同类题型时,考生自己能形成条件反射,知道用什么方法、用哪些知识、有什么样的步骤,做到信手拈来、准确无误。

8.重视每一次考试。考前学校会组织一定次数的模拟考试,考生要重视每一次模拟考。要把每一次考试都当成一次高考,讲方法、重实效、讲策略、重技能。这样考生高考时才会心态平和,有的放矢。

政治——

关注当下时事 明确考题类型

王小波 吴端芳

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高三学子的复习计划,高考延期一个月为我们高三学子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如何在“加时赛”中提高政治成绩,我们给出以下建议。

一、明确高考评价体系:“一核四层四翼”

一核:立德树人,服务选拔,导向教学,即解决“为什么考的问题”。

四层:根据国家课程标准及高校人才选拔的需要,遵循考试测评的规律,高考评价体系将应该考察的素质教育目标提炼为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和核心价值,即解决“考什么”的问题。

四翼:解决“怎么考”的问题。基础性:要求考查的内容选取要聚焦主干知识,对学科情境的设置要突出典型性;综合性:注重学科内容的整合性,运用不同主题从不同视角联系问题的相关信息和线索进行思考;应用性:要求以实践为知识内容定向强调面向现实生活,加强主干知识的考查,选取生产生活中的真实事迹和典型人物作为情境自然地导出具有现实意义和价值的情景任务;创新性:要求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具备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方式,能够创造性运用所学知识,对问题形成独立的原创的思考和成果,克服机械化倾向。

二、明确题型设置

高考政治分为客观题与主观题。客观题12道选择题,共48分;主观题从2018年调整为38经济生活14分,39政治生活12分,40题一般为三小问:哲学12分、文化10分以及建议(或倡议类)多为4分。

三、明确客观题构成与解题策略

到高三后期,文科生越来越能感受到客观题的重要性,客观题的得分会严重影响文综成绩。如何做好客观题?结合学情给出以下几点建议。

客观题分为题干(材料),题眼(设问)以及题肢(选项)。

1.全面、准确、深刻地把握材料(题干),避免信息误读。全面理解材料避免对材料信息的片面提取,不能只关注细枝末节,这是我们许多学生都会存在的问题。准确理解材料信息,排除干扰的信息,避免对材料主旨的错误解读。深刻理解材料信息,避免对信息过度引申和推理。学生必须注意客观题一定是选择与题意最直接、最切合的选项。

2.把握设问(题眼)的要求和方向,避免误判。题眼或者是设问当中有一些限制词,同学们一定得注意,比方说范围、主体(政府、公民、企业等)、程度的限制。再例如“旨在”“基于”“积极”影响,由此可以“推断”出等等。

3.排除错误选项。排除错误选项首先依赖于已有的知识储备,因此基础知识必须扎实、准确、全面。在高三的复习备考中,应该讲究这么几个字:全、细、准。“全”就是全面地把握考试大纲所列考点的基本概念,基本的观点,以及基本的原理等等。在复习中必须要做到,以考试大纲为纲,以课本为根本,即我们常说的“以纲为纲,以本为本”。“细”就是要求学生的课本必须过细,一单元、一课、一框题、一目、甚至一句话的表述都要关注。“准”就是要求表述要准确。比方说在经济生活中经常会考察到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和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主导和主体容易混淆,要注意加以区分。其次,准确理解知识的内涵,避免对知识的误解误判。准确把握知识观点构成的条件范围,避免对知识的过度解读和夸大。科学拓展延伸知识观点,注意识别对知识的不合逻辑的推导。最后,注意关注时事,排除不合常识的推导。

四、明确主观题构成与解题策略

主观题分为设问和材料。1.审设问:设问可以是知识限定、角度限定、主体限定、问题限定等。例如知识限定从“真理的相关知识”“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等知识作答需明确知识范围及知识点的准确表述;主体限定例如从“政府”“中国共产党”“人民政协”等主体设问;问题限定例如原因类,我们可以从主体原因,客体原因或者是内因外因的角度来思考,或者是前因“必要性”+后果“重要性”,措施类题例如国家、企业、个人“消费者或劳动者或纳税人”等角度回答措施。

2.审材料:首先明确材料背景;其次审材料结构层次或者是逻辑关系,每一段材料,注意分号句号等标点符号,提取每一层的意思。再次注意每层意思中的关键词和主题句。最后把材料中的关键词和中心思想与学科知识相对接。

3.规范答题。答案的书写一定要规范化,专业化,工整化。规范化是要求不同的题型有不同的答法,不同的逻辑指向有不同的答法;专业化是要求答题不能用生活化语言,应当用专业的术语做到言简意赅;工整化是要求字迹工整,不要随意涂改,把答案答在答题卡限定的区域内。

此外对于第一梯队学生一定要把握好关键词,也就是主干知识要答得多且答得精简全面准确;对于大多数中等学生,点要全面要广,要尽可能多答几点,切忌一个点的深入拓展;对于基础较弱学生,答题的时候一定要敢写多写,如果实在不会写,可以摘抄材料中的关键词,关键的语句。把握一个原则,写错了,不扣分,写对了就给分,因为高考阅卷是采点采意给分。

五、关注时事,积极备考

关注时事是高三文科生学科素养的体现,建议学生关注以下内容:中国抗击新冠肺炎阻击战;国家重大区域战略进一步完善;五大发展理念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2020年中国首次探测火星;授予于敏等八人共和国勋章;第十九届四中全会;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2020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之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自贸区进入大格局时代;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票房突破50亿元;《中共中央、国务院首次发布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等。

物理——

瞄准中档题 做好查漏补缺

牛 霞

再有一个多月我们就将迎来2020年的高考,那么在剩下的一个多月的时间如何高效备考,我想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前边我们已经经历了高考的一轮和二轮复习,如果说一轮复习是基础能力过关,二轮复习是综合能力突破的话,那么我们现在正在进行的第三轮复习就是应用能力的提高,已经进入了冲刺阶段。第三轮复习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研讨高考试题,查漏补缺知识,拓宽解题思路,熟练解题方法,规范解答试卷,掌握应试技巧。具体做法:

一是强化实验

高考实验题以其灵活性和探究性成为学生高考得分的难点,因此冲刺实验复习要让学生多“动手”“动脑”,强化实验的“设计”和“创新”能力,要让学生弄清基本实验仪器的作用和使用,明确每个实验的目的,理解每个实验的原理和方法,能够应用物理实验的等效法、留迹法、放大法等,以不变应万变。实验题的考查一般分两类,一类是课本的实验略有变动,另一类是以熟悉的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在一个新的实验背景下灵活应用的问题。力电实验一直是高考实验的重点。

(1)高考力学实验《考试大纲》要求内容:长度的测量;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要求会正确使用的仪器主要有:刻度尺,游标卡尺,天平,秒表,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弹簧测力计等。

(2)高考电学实验《考试大纲》要求内容:用描迹法画出电场中平面上的等势线,测定电阻率(同时练习使用螺旋测微器);描绘小灯泡伏安特性曲线;把电流表改装为电压表;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用多用电表探索黑箱内的电学元件;练习使用示波器;传感器的简单使用。要求会使用的仪器主要有:螺旋测微器、电流表、电压表、多用电表、滑动变阻器、电阻箱等。在复习时要注重实验的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在备考中应做到以下几点:加强对基本仪器的使用原理及读数的复习;灵活选用实验器材,培养实验设计能力;注重对教材中基本实验原理的理解和延伸,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

二是寻找共同点、构建物理模型

冲刺复习的过程要重视找相同点,将相同题型,相同知识点内容的试题进行比较归类,“建模”和“发散”思维,拓宽解题思路,达到解一道题会一类题的目的。在复习中要分析所研究的问题是一个什么样的物理模型(例如小球能否看做质点,物体上抛的过程是否可看做竖直上抛运动)。在建立正确物理模型的基础上,通过画图分析过程,找出过程特征,思考应用的物理规律,采用恰当的物理和数学方法(如函数图像法、往返对称法、矢量图解法、极值法等),列出相应的方程。纵观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无处不体现对物理模型应用的考查。高中物理常见理想化模型有:质点、点电荷、单摆、轻绳、轻杆、轻弹簧、弹簧振子、电场线等;物理过程模型有:匀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平抛运动,匀速圆周运动,简谐运动等;物理情境模型有:碰撞模型,子弹打木块模型,皮带传送模型,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模型,运动的金属棒切割磁感线的模型等。

三是打造知识网络,全面串联

从历年高考试题来看:力学部分重点考查物体受力分析、牛顿运动定律、匀变速直线运动、平抛运动、匀速圆周运动、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动能定理等。电磁学部分重点考查电磁感应中的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电路的分析与计算、欧姆定律、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等。热、光、原子物理等部分重点考查热力学定律、光的反射和折射、光电效应、氢原子的能级结构、核反应方程等。在冲刺复习中,应打破章节限制,抓住知识系统主线,对基础知识进行集中提炼、梳理和串联,将隐藏在纷繁内容中最主要的概念、规律、原理以及知识间的联系整理出来,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和结构,使知识在理解的基础上高度系统化、网络化,让学生明确重点并力争达到熟练记忆,形成了知识体系,学生才能提高做题正确率,并有效地提高答题速度。

四是瞄准“中档题”

总复习阶段不是题做的越多越好,应该精选精练,有针对性地训练。高考理综物理命题以中档题为主,因此对于我们大多数学生来说目标应是瞄准中档题,真正吃透题中描写的物理图景,分析清楚物理过程,感悟解题思路。个别尖子学生可以适当分一些精力研究近年高考卷中难度较高的压轴题,采用“分餐式”以取得更好的成绩。

五是综合测试提高适应能力

在第三轮复习中,完全按照往年高考试题的要求命制仿真试题,题目来源以各地信息题为主,另外也可适当选用、改编历年高考题进行训练,以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通过训练让学生体会如何在考理综时统筹计划合理安排时间。

六是查漏补缺,做好错题分析

查漏补缺是总复习阶段十分重要的工作。针对学生复习过程中做过的练习及在答卷中出现的错误要进行总结讲解。引导学生对错误,疏漏进行认真仔细的分析和订正,在错题本上分析每一个题目做错原因,并总结此类题的解题规律,感悟解题思路。

七是重视解题的规范化

从研究评分标准和在平时的练习可知,绝大部分考生失分的重要原因就是解题出现了严重的不规范,所以在三轮复习时必须注意规范解题的训练。

化学——

少做精做 注重反思

梁栋峰

离高考只剩四十多天的时间了,高三同学当前的复习主要是通过综合训练进行查缺补漏,提升综合能力。高考中化学试题的总体感觉:1.注重基础,难易适中;2.考点明确,知识覆盖面广;3.重视能力,关注化学素养;4.突出主干,强调实验。试题贴近时代、贴近社会,注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试题给出的信息可以蕴涵在文字中,也可以蕴涵在图表。在平时的练习中要深刻理解、掌握每个关键点、数据图像的走势及变化,快速提取有效信息。面对这种情况,平时练习过程中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加以注意。

第一,少做精做试题

考前一个月少做题,精做题,做题主要是强化自己学习薄弱环节(如实验设计类试题)的训练;或者是能力性试题(如图表类专题)训练。当前复习,与其花费大量时间盲目做题,不如多花点时间总结归纳会做的题型中的思维步骤、解答步骤,对解答题目的流程、规范、格式做到心中有数。训练时养成良好习惯,如做题速度要稳定,不经常看时间,不拖沓等。

第二,强化改错题

第三轮复习的时间比较短,着重复习错题成了复习效率最高的一种策略,“错题的归类、攻坚”成了最重要的事情。错题,对自己来说,是最具针对性的学习内容,一定要认识清楚,我们学生不是说有多少多少的知识还没有学,有多少多少的题还没有做过,而是学了的没掌握、做过的没弄通。对做错的题目及时研究改正,除了把不懂的问题弄懂外,还要学会“举一反三”,及时归纳。查缺补漏的工作要有计划性,把各科急于想解决的问题列一个计划(要小一点,不要太宽泛),每天按计划完成。

第三,考生要注重实验,加强实验与探究能力的培养

课本中涉及很多实验,尤其是加强对一些经典实验的剖析,分析其原理、每一步操作的目的、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科学的解释等,这些都是培养、锻炼考试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思维能力的好素材。

加强实验与探究能力的培养还要求考生:重视实验过程的操作(课本实验);重视实验过程的思考(实验原理、假设、预期、方法步骤、结果与结论);重视实验过程的表达(文字、图、表格等多种形式);分清探究性问题的性质(验证或探究、结果有无预测,是否需要讨论等);重视实验的正确思维方法、实验设计的过程和原则等(如对照原则、控制变量原则等);关注科学史和科学方法;加强实验设计中实验方法的运用,重视新课标中的模型知识与各种科学方法的应用。实验复习要注意培养五种意识:定量意识、安全环保意识、守恒意识、平衡意识、强弱意识。

第四,加强规范作答和训练

①注意化学文字表述基本技能的培养和训练。从阅卷看,考生文字表达不仅缺乏化学素养,而且文字表达能力差,实验题更暴露出这一点。因此要有针对性地加强这方面的训练,与答案对照,理解记住背过,力求表述准确、流畅、完整和简洁。②注意高考阅卷教师的评卷感受。化学用语、化学专用词语、反应条件、各种化学符号的书写要规范准确,规避不必要的丢分。

理科综合是150分钟考理化生三科的内容,学生都觉得时间不够用,往往会出现审题不仔细、只看题一半即开始答题、求快不求准、书写不规范等现象,结果会导致不必要的丢分。因此,平时就要加强基本功训练,养成规范书写符号、专业术语的习惯。

第五,重视反思

后期复习,一定要加强学后反思与巩固,防止做题不少,想题不多,没有反思,没有沉淀,没有升华。

反思题目涉及到的知识点,命题者的意图及考查的知识点。

反思解题规律:解答本题时的方法有无规律可循?解题思路是否严谨?解题方法是否灵活、有创意?怎样解答最具有技巧性且最简单?

反思解题的失误:失误属于知识上的缺陷和能力上的不足?还是非智力因素的影响?自己是否很好地理解了题意?在解题时走过哪些弯路?这些问题是如何改正的?我的“老毛病”又犯了吗?解答这类题的思维模式是什么?

反思题中的陷阱所在、自己的推理是否严密、有无漏洞?反思语言表述是否准确、简明、严谨、完整?解答过程是否优化?哪些思维回路是在盲目中被多余添加的?

第六,重视教材 

教材是化学总复习的根本,在二模备考的阶段,一些基本概念、原理、符号、反应和实验等可能会成为此阶段复习的盲点,而高考的考题中,这些最基本的知识往往就是高考命题的依据、题设的条件甚至是解题的关键因素。因此后期回归教材就非常有必要,即要“学会看书”,遇到不清楚的地方勤翻书,学生可以安排自己再通读一遍课本,重做一遍课后习题等。

第七,重视模拟考试

最后阶段,各校都会组织几次模拟考试,发一定数量的综合试题。同学们应高度重视每一次模考,通过模考,我们可以体会并适应紧张的考试气氛,同时,也能锻炼自己在这种气氛和环境中临场发挥的能力。应考时要处理好以下四个方面:

①会做与得分:要克服会而不对,保证得分。

②快与准:只有准,才不必再花时间检查,而快是平时训练的结果,适当放慢一些,就会准一点。

③难题与易题:遇到难题不打持久战,看到易题不放松,看到难题不胆怯。

④综合科目要形成自己的做题顺序和时间分配方案。

考生应该高度重视今后的每一次模拟考试,不是重视分数,而是重视考试形式。这是考生在高考前难得的练适应、练胆识的机会。要有意识地让自己紧张起来,调整生物钟,呈现出自己最佳的考试状态。

第八,调整心态,积极备考

学生的紧张和焦虑多半来自时间短、复习内容多,总感觉千头万绪。这段时间,考生要注意缓解紧张情绪,树立自信心。不过多去关注成绩,要把重点放在问题的查找上,每天做一些积极的自我暗示和进行适量的运动也是很好的调整办法。保持平常心态,坚持每天学习,充满自信,以饱满的热情迎接挑战。在高考冲刺阶段,每天都要鼓励自己:“我能行!”纵观近几年高考理综化学试题,试题形式稳定、难度不大,内容新颖,同学们可充满自信、积极准备,安心备考。

地理——

审清题 重联系

张 帆

还有不到50天就要进行2020年高考了。网上戏说大家是最难考生,生于非典,考于新冠。但是再难,我们也已经走了过来,希望大家稳扎稳打,顺利通过高考。在这里,我想从以下几方面来谈关于地理学科的备考。

一、研读考纲和真题,把握方向,关注生活与热点中的地理

考纲是考试命题的纲领性文件,后期复习中需要依据考纲,通过做题发现问题,进行查漏补缺,努力让自己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没有问题。

要认真研读近三年的高考试题,结合参考答案和评分细则,对照自己的答题情况,找到与参考答案的差距。

清楚高考考查的方向——能力立意,即地理高考要求的四项基本能力: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

同时要关注生活与热点中的地理,尤其是新冠肺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精准扶贫和“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工程建设、生态环境问题等,学会发现事件中隐藏的地理知识和原理,多角度深入地对事件进行剖析,提升对相关问题的分析能力,同时扩展视野、增长见闻。

二、抓住主干,回归教材,查漏补缺

高中地理主要包括自然地理五大原理规律(地球运动、大气运动、水体运动、地质作用、整体性与差异性)、人文地理五大区位理论(人口、城市、农业、工业、交通)、区域地理可持续发展(区域背景、发展条件、存在问题、方向措施)、旅游地理(资源评价、资源开发、设计规划、环境影响)、环境保护(资源问题,生态问题,污染问题的产生、危害与防治措施)。

在最后复习阶段,要完善基础知识和主干内容,弄清、弄透基本原理、规律和理论,将着眼点放在迁移应用上。

同时,通过归纳整理错题,查漏补缺,扫除知识盲点,弥补技能缺陷。其中,选择题错题重在查找知识漏洞;综合题错题重在答题角度与解题技巧的归纳总结。

三、规范审题和答题过程,熟练掌握解题方法与技巧

1.要注意“审清题、读懂图、明原理、重联系”。

(1)“审清题”:要认真读题,明确题意,明白题目问的是什么问题,避免答非所问。必要时要把重要的地方多读几遍,把重点词句圈住画出,以防遗漏得分点。要注意中心词——成因、条件、影响、意义、措施、特征、差异、变化、关系等,注意限定词——时间、地点、事物、尺度、详略、针对性等,注意指令词——比较、判断、指出、说明、描述、简述、分析、阐述、评价等,注意题目分值设定——确定答案要点数量。

(2)“读懂图”:地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地理图表一般不给无用信息。读图的过程也是提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过程。读图时要注意图名和类型、图例注记以及图表说明,根据设问再回头读图,提取隐性信息。

(3)“明原理”:高考命题突出对主干知识、原理和规律的考查,注重考查调动和运用地理原理和规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明确题目中的地理原理和规律很关键。

(4)“重联系”:高中地理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原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组成地理环境的各个要素是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当一个要素发生变化时,其他要素乃至整个地理环境都会发生变化。因此我们在分析自然地理要素时,一定要重视自然地理各要素之间的联系。

2.解题步骤

(1)选择题首先要细读试题的主干和选项,看提供了什么明朗和“隐含”的条件,找出“关键词”和“限定词”,排除干扰信息,明确要选择的内容、方式和要求。然后,回忆联想与试题有关的地理名词、概念、原理,以及地理事物的名称、分布、特征、因果联系,在综合分析、比较后,排除“非正确选项”,筛选出符合题干要求的正确选项。

(2)综合题

在上述“审清题”“读懂图”“明原理”“重联系”的基础上,先在脑海中或卷子上列出简单提纲,再用规范的地理术语答题。注意“问什么答什么,想好再答”。针对卷面问题,建议答案段落化、要点化、序号化,字迹工整、大小适中、轻重有度,让阅卷人很容易就发现你的要点、关键词。

四、保持稳定心态,调节最佳状态

1.考试前:把烦心事抛到一边,保持轻松的情绪、良好的心态,要相信自己努力必有回报。注意合理的饮食与作息规律,调整好身心状态,使自己发挥出最好的水平。另外,可以进行适当的体育活动,既能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又能放松大脑、缓解紧张和疲惫,提高学习效率。

另外最后一段时间也不要认为学不学都一个样,“高考前的每一分钟都是有效的”,学一点就会一点,记住“放松不放纵,自由不自流。”

2.考试中:拿到试卷后,要平静淡定,专注于在做的每一道题,做到“题难都难我不畏难,题易都易我不大意”,按照题目要求和解题步骤从容答题。

历史——

回归阶段特征和主干知识

白伟琴

一、指导思想

1.关注顶层设计、重视国家意志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中强调,教育要坚持正确方向、坚持立德树人、坚持服务大局、坚持改革创新;教育要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高考历史一方面侧重加强理想信念、爱国主义、品德修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奋斗精神等方面的考查,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扭转高中重视智育、忽视德育的问题。另一方面加强独立思考、逻辑推理、信息加工、阅读理解和应用写作能力等方面的考查,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加强审美情趣、健康意识、劳动体验等方面的考查和引导,加强社会实践能力的考查,引导教学夯实学生全面成长的基础。

2.关注课标考纲、明确考试内容

改革后的高考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教育体系的要求,以立德树人为鲜明导向,以促进素质教育发展为基本遵循,科学构建基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要求的高考评价体系。历史学科考试内容改革后学科能力考查为:获取和解读信息——审题;调动和运用知识——思考;描述和阐释事物——表述;论证和探讨问题——论证。

3.关注高考命题、把握命题导向和特点

高考评价体系由“一核”“四层”“四翼”组成。其中,“一核”是高考的核心功能,即“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回答“为什么考”的问题;“四层”为高考的考查内容,即“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回答“考什么”的问题;“四翼”为高考的考查要求,即“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回答“怎么考”的问题。高考评价体系还规定了高考的考查载体——情境,以此承载考查内容,实现考查要求。

高考历史命题一是命题“脱离”教材,通过新材料、新情景的创设与运用来实现,不再拘泥于教科书的表述。如大量引用文献摘录、图表数据、历史故事、历史报刊、名人引言、著名演说、历史地图等不同样式的历史材料。

二是命题“拓展”了教材,通过对教材的已有观点从全新的角度再认识来实现,从而追随史学研究的最新动态中对中学历史有影响的部分。

三是命题的承载点是教材中的主干知识,命题的答案是“依托”教材的,它通过针对问题把材料和教材有机结合并尽可能地用教材的言语表达来实现。

二、具体措施

一切的理论和素养都要落实到学生身上。复习的效果不取决于老师讲得多好,关键在于学生学得如何。在今年特殊的背景下,在有限的复习备考中,更应当将时间用到刀刃上,充分发挥学生在复习中的主导地位,激发促进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此来提高复习备考的效果。基于以上思考,高三历史后期复习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搜集学生疑难错题进行汇总纠错训练

将高三以来学生已训练过的各类试题,以及一轮二轮资料中的疑难错题进行汇总、归类、细化,按照通史顺序整理出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三阶段纠错试题,每套试题设置24道选择题,3道材料题。利用5月剩下的时间到6月上旬进行限时训练,通过错题演练加深学生对疑难点的理解。

2.进行适应性训练,提高学生答题能力

一是组题:本阶段首要任务是组编好六组试题,在广泛搜集各地优质试题的基础上,面向考纲的能力要求针对性选题、改题,材料尽量从社会热点问题切入,问题设计要能考出学生水平。二是训练:按照高考时间全真模拟,严格评分细则认真评卷反馈,规范学生作答的格式和语言,调整学生的心态和生物钟。

3.提高讲评课时效

高三的模拟考试比较多,讲评课也很多,讲评课的质量高低直接关系着教学效果,同一份试卷,不同的处理效果是不一样的,历史讲评课做到坚持“三讲三不讲”。“三讲”——讲学生理解不了的问题(疑点、难点);讲学生归纳不了的问题(规律、方法);讲学生运用不了的问题(迁移、思路)。“三不讲”——过易的问题(学生通过看书做题能解决的问题)不讲;过偏的问题(不符合考纲要求、思维怪诞的问题)不讲;过难的问题(超越高考题难度的问题,讲了也不懂的问题)不讲。

4.查缺补漏回归阶段特征和主干知识

经过习题强化训练,根据学生训练过程的知识漏洞,给学生精心整编的提纲,留出一周时间回归课本和错题反思,逐个落实阶段特征和主干知识,熟悉考点,总结升华。

生物——

对照考点 回归课本

冯建宇

2020年高考临近,为帮助考生更好地做好后期生物复习学习,在此提出一些建议,供大家参考。

一、冲刺复习建议 

1.稳定心理,思路清晰;2.对照考点,回归课本;3.举一反三,迁移运用;4.复习错题,反思失误;5.适当做题,保持手感。

二、解题方法指导 

1.选择题解题技巧

每道题的四个选项都是从不同的角度考查的,知识跨度大,综合性强,做题的速度不宜过快,对没有把握的题目要随时标记,以便复查。

①审题要细:要看清是选正确的还是选错误的,应“咬文嚼字”认真读题,提倡“两遍读题、两步到位”,避免细节失误。(两遍读题:第一遍,快速阅读,抓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度,缩小范围。两步到位:第一步,先找知识错误、逻辑错误;第二步,找与题干的吻合情况。) 

②审隐含条件: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解无关的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考生要有过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分析题干,排除干扰。有些题还要适当地揣摩命题者意图。

2.非选择题解题技巧 

①认真审题:用笔点着逐字读,标出关键词、中心句,分析所考问题,挖掘一切有用的信息。 

②仔细搜寻分析:以问题为中心向教材求索,对涉及的知识和能力点作出准确判断。 

③选择恰当的解题方法:“顺推法”——从寻找试题所含的已知条件入手,逐步推出题目所要求的答案;“逆推法”——从答案要求入手考虑结论,再从结论向试题已知条件靠拢,最后综合分析得出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利用画图或计算帮助解题等。 

④准确完整答题:认真组织,答题时一定要用规范的生物学术语,尽量用课本上的原话。表述准确、清晰、有条理。回答原因时要说清前因后果,逐层分析,层层深入。错别字不要出现,回答数字加单位。 

⑤解题规律:材料题:遇到新题不要害怕,必是高起点低落点,联系课本细细想,从题干原话中找答案;A曲线题:一看纵横坐标含义,二看起点和走势,三看交点和拐点,说明曲线按规范格式;B表格题:抓住表中数据的含义和变化趋势,注意转折点,必要时可转化为曲线思考;C图形题:细细识图最重要,边看图边标注,多动笔好处多,只想不写易出错;D实验题:看清验证或探究,验证结论是唯一,探究结论要讨论,假设即问题,现象即结果,记住实验设计原则,严格控制单一变量,注意设置对照。 

三、考前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制定作息时间计划。在最后几十天里,建议考生把每天的复习功课、文体活动、休息与睡眠的时间安排合理,防止复习忙忙乱乱,按计划行事,增强生理节奏感与心理节奏感。

2.把生物钟调向高考日。按照高考上午开始时间与下午开始时间复习功课,有助于进入高考状态,充分发挥已掌握的知识。 

3.以高考心态做卷。考前以高考的心态做些模拟试卷,到高考时就会以平常心态做高考卷。 

4.注意饮食卫生,防止胃肠疾病。暴饮暴食会引起胃肠功能紊乱,影响情绪安定,不利于考试。建议按照平时的饮食习惯吃饭就可以,没有必要因加强营养去吃大鱼大肉。 

5.调整睡眠。从现在起,切忌再开夜车,建议考生根据自己的情况把晚间睡眠调整到十点半或十一点。考前晚上切不可提前上床,否则很容易辗转反侧难以入睡,使心绪烦躁不安,影响考试。 

6.不想考试后的事。随着高考日的临近,不少考生开始想考后的安排了,这容易分散注意力,建议考生在考前应集中心思,全力以赴迎考。 

最后希望同学们卸掉包袱,以良好的心态(顺利时更要仔细,遇难时更要沉着),充满信心地去对待考试。难、易对每个考生都是一样的,此时最重要的是稳住自己的情绪,记住高分的关键是易题全得分、中难题少失分、较难题能争分。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