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文娱>

评论编创名扬戏苑 推人出戏誉满河东——追记著名剧作家、戏曲评论家任国成先生

来源:发布者:时间:2020-05-21


▲▶任国成先生作品《关公戏曲》《任国成戏剧文选》书影(资料图片)


王思恭

天资聪颖 圆梦艺术

任国成本姓兰,1941年出生于稷山县西社镇三界庄村,姑母家承嗣改姓任。他天资聪颖、勤奋好学,学生时代就明确了终生从事艺术事业的心愿。为此,他走过了“一逃一下三降格”的独特人生之路。

所谓“逃”,是他放弃优越的工作条件,“逃出”单位去圆艺术之梦。1960年,任国成中专毕业后留校工作,但他并不满足。听到在甘肃省定西地区蒲剧团任业务副团长的胞兄兰公诚说剧团缺美工后,他当即背着一包袱书、扛着铺盖卷“逃”出学校,找到定西蒲剧团。哥哥答应帮他,但让他回家告知家人。他回到村里才知道事情闹大了:学校到家找他,家里向学校要人,正准备登寻人启事。他回家了,父亲严加看管并将其“押”回学校。

所谓“下”,是任国成为从事艺术主动要求回到家乡,一边从事业余文艺,一边孜孜不倦地学习,打下了扎实的文学和理论基础,通过办农中、学毛选、当干部,成了县、地、省三级先进典型。《山西日报》曾以近一版的篇幅,报导他的典型事迹。1972年,他由农村干部被破格提拔为公社副书记。

所谓“降格”,是任国成为圆艺术梦想,三次主动要求“降格”到文艺部门工作。一是他由副科级公社副书记,被调到县蒲剧团当股级团长。二是在剧团工作三年后,他先后担任县文化局副局长、县委通讯组组长、县委宣传办公室副主任,均属副科级,经他再三请求,当了县文化馆馆长,再次由科级降为股级。三是因剧作在地区连连获奖,他被调到地区文化局戏研室当了干事。

任国成在“逃、下、降”的奋斗历程中,深刻地观察着社会,体验、积累着人生,抓住一切有利时机,永不满足地学文化、学理论、学哲学、学历史,完善充实自己,并自学成才。恰恰是这份独特的人生经历和社会这个综合性“大学”,磨砺、造就了任国成这位出色的戏曲大家。

辛勤笔耕 硕果累累

任国成在创作上收获了累累硕果,其作品大致可分三类。

一是戏剧创作。任国成的剧作立意高远,结构精巧,文字流畅,语言生动,并注意紧扣时代脉搏,生活气息浓郁,具有很强的艺术观赏性和艺术生命力。他的作品演员爱演、观众爱看,许多剧目久演不衰。他先后创作大戏、小戏、小品、广播剧100多出,获地(市)级以上各类大奖40多次,在戏剧界和社会上产生了广泛影响。

1978年春节,他创作的讽刺喜剧《部长相亲》,因内涵丰富、寓意深刻、生动风趣、笔调辛辣深受观众欢迎,连续上演,场场爆满。

次年,任国成的新作《梨园会》在原地区会演中,荣获编、导、演等六项大奖。这是他首次荣获地区会演一等奖。

1981年,他的寓言故事《南郭先生》,在全区会演中获优秀创作奖,并刊于《晋阳文艺》,被评为有奖征文一等奖,成为其戏剧创作走出河东、迈向省城的重要台阶。

1984年,他创作的小戏《十字店》,在全区创作剧目调演中荣获一等奖。

1990年,任国成以漫画式的艺术手法,创作了现代通俗故事剧《灵前孝子》。因紧贴时代、紧贴生活、紧贴观众,该剧引起了强烈反响,在山西省振兴蒲剧调演大会上产生了轰动效应,荣获综合治理大奖以及剧本、导演、音乐、表演多项奖励。该剧演出1000多场且久演不衰,并被众多民间戏曲团体移植上演。

1992年,市文工团演出他创作的大型现代戏《生前死后》,在全省调演中荣获新剧目演出一等奖,首场演出反响强烈,更是出现票荒的情况。

他的新编传统戏《藏窑》,以全新的主题、生动的情节、鲜活的人物,令人耳目一新,获2000年首届中国戏剧文学奖,并入选了《中国当代戏剧选·沧海集》。2001年,该剧目获山西省戏剧杏花奖综合性大奖,《山西日报》评述文章赞其“化腐朽为神奇”。

此外,由他创作的反映农村选举问题的广播剧《民心》,先后荣获山西省“五个一工程”奖和2002年中国戏剧文学奖铜奖;广播剧《鸡鸣岗上》获省一等奖、全国三等奖;小品《生意人与小女孩》《银潞湖畔的留影》等作品先后在全国评比中获奖。

任国成多次参与重点剧目的攻关并取得成功。1998年的眉户现代戏《戏缘》、1999年的蒲剧传统故事戏《调寇记》,先后荣获山西省“五个一工程奖”。

1993年,他任攻关组组长,对新编古装戏《关公与貂蝉》进行重点攻关。他协同吕永安、韩树荆等同志,多方征求意见,虚心向北京和省城的专家请教,增强精品意识、提炼情节、精炼文字,增加剧情的跌宕,丰富人物的行为,强化人物的内在矛盾,使该剧的艺术感染力和观赏性达到了应有高度,打造出了具有蒲剧特色的精品剧目。随后,该剧目荣获了全国地方戏交流演出(北方片)所设的全部大奖、原文化部“文华奖”两项国家大奖,主演景雪变亦获“文华”和“梅花”两项国字号大奖。

帮助众多同行审剧本、提建议、解难题、锻精品,是任国成的又一大贡献。为使后来者尽快成长,他总结了数十年的创作经验和体会,精心撰写了《写戏入门》一文。全文分为三编:上篇是“动笔之前的十月怀胎”,阐述了如何选材和构架;中篇“动笔写信的横竖撇点捺”,通过分场分幕、剧本格式、登场人物、戏剧语言、技术布局、前后照应、反复修改、常用术语8个方面进行讲解。下篇“技法举要”中,重点讲了悬念、吃惊、突转、发现、误会、巧合、曲折、情境、重复等技巧和方法的运用。他还收集、整理了古今中外名家论剧作的言论,在《戏苑》发表,供剧作者参考。

二是他的戏剧评论及论文,共计百余篇。他的评论文章既充分肯定成绩,又直言不讳地指出不足之处,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建议,对剧目的改进、完善和艺术水平的提高,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他通过认真调查研究和理性思考,对戏剧艺术一些深层次的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讨,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

在刊于中国戏剧文学学会《中国剧本·大市场》第3期的《上帝的错位与戏剧的振兴》一文中,他分析了戏剧发生危机的根本原因是“上帝”错位,失去了最普通但却最主要的观众,呼吁戏剧艺术应当由雅还俗、回归市场,真正纳入以最广大的普通观众为“上帝”的轨道上来。他提出的这一观点得到广泛认可,该文也于2000年荣获中国戏剧文学奖论文三等奖。

在刊于《山西文化》的《浅议戏剧创作中故事性的失落》一文中,他重点从故事与人物、故事与主题、故事与文学性、故事与技艺、故事性与时代性5个方面进行论述,强调了故事性对戏剧艺术生存、发展、振兴起到的至关作用,呼吁广大作者把失落的故事性重新找回来。该文被评为山西省戏剧论文二等奖、中国戏剧文化奖论文二等奖。

在《浅析在对待戏曲技艺性上的几种倾向》一文中,他从“无技不成戏”和“无戏技如水”等角度,批评了舞台上的各种不良倾向,提出独到见解。该文荣获了2002年中国戏剧文学奖论文三等奖。

任国成的评论性文章,既有深度,又有高度,且操作性很强,对处于薄弱环节的河东戏曲评论,是一个有力的补充。他在这方面的贡献,难有人可替代,对戏剧的发展与振兴产生了一定影响。

三是资料的编撰与整理。他整理编印了《蒲剧晋京演出资料汇编》《河东优秀剧作选》《河东50年文学艺术优秀作品选·戏剧卷》《河东戏剧活动资料年编》(六辑)等,使得戏剧资料的编撰积累渐趋规范。

收获金秋 精神永存

任国成的退休生活丰富多彩,摆脱了繁杂事务,潜心艺术创作,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他的获奖作品中,有40多件是1997年退下来后的5年间创作的,连续获得9个地(市)奖、6个省级奖、4个国家级奖。在中国戏剧文学奖颁奖大会上,任国成一次捧回了3个国家级奖项,被业界传为佳话。

退下来的5年,是他创作生涯的第二个高峰期。他编印了《电脑操作》一书,为初学者提供了简明实用的电脑操作常识。《任国成戏剧文选》一套四本,包括《文论选》《剧作选》《资料选》《韵文选》,计154万字著作的出版,荟萃了任国成作品的精华。任国成、任红玉合编的《关公戏曲》一套三本,包括《“关老爷”与中国戏曲》《历代关公戏曲存目选辑》《历代关公戏剧本选辑》三部分,录入49个大小关公戏,为丰富传承关公戏曲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任国成从事的另一项重要工作,是戏剧管理。1987年起,他主持艺术科工作,将全区集中会演改为组织评委到各县观摩演出,举办一年一届的创作剧目巡回评比,使数十部新剧目得以问世。《阴阳裂变》《琼玉公主》《灵前孝子》《关公与貂蝉》等精品剧目,先后在全省、全国获奖,和剧联办了六届全区戏剧“龙门奖”评奖演出活动(只评演员),推出龙门奖新秀30人,银奖及鼓励奖17人,使大批新秀脱颖而出。

担任艺术科科长和剧协主席期间,任国成为武俊英、王艺华、景雪变晋京成功夺梅,作出了贡献。退休后,他又为吉有芳量身打造了摘杏夺梅的《藏窑》,并为吉有芳成功夺梅发挥了关键作用。他为蒲剧艺术新的黄金时期的形成,倾注了大量心血。

多年来,任国成先生无怨无悔地投入在他奋斗终生的艺术事业里。国家二级编剧、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戏剧文学学会会员、中国戏曲表演学会理事、山西省剧协主席团委员和艺术理论委员会委员等荣誉,是对他艺术成就的肯定和评价。

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任国成先生自学成才、不懈努力的拼搏进取精神,淡泊名利、潜心艺术创造的敬业奉献精神,扶掖后进、甘当人梯的绿叶精神,为后来者树立了榜样。浸透着他毕生心血汗水的大量著作和艺术成就,贯穿他60年艺术人生的精神力量,必将在戏曲事业传承发展的征途上得以永生!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