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只争朝夕、不负韶华
奋力拓展运城高质量转型发展新局面
——学习贯彻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暨全市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动员大会精神发言摘要(五)

来源:运城日报发布者:时间:2020-01-24

奋力拓展高质量转型发展新局面

河津市市长 何 伟

此次会议提出“项目为王”的鲜明要求和“以项目论英雄、以结果论英雄”的工作导向,为我们做好全年经济工作增强了信心,指明了方向。河津市要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坚持转型为纲,推进工业转型升级。按照“224”转型发展思路,即积极应对产能过剩和安全环保两大挑战,突出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和新兴产业培育壮大两大重点,围绕加强科技创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升企业家队伍素质、拓宽融资渠道四条路径,全力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转型发展,重点抓好总投资170亿元的阳光150万吨焦化等10个传统产业升级和科技创新园等11个新兴产业项目,全面提升经济发展的“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

二是坚持项目为王,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成立项目建设领导组,出台项目建设行动方案,实行县处级领导包联项目制度,建立“五个一”项目推进机制,大力实施“12321”重大项目建设(10个基础设施项目、20个社会民生项目、30个产业项目、总投资210亿元),形成大抓项目、大抓发展的浓厚氛围。

三是坚持改革为要,全面优化营商环境。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在全省首家发布优化营商环境白皮书的基础上,推行信用承诺制改革和政府投资项目模拟审批改革,进一步大幅压减项目审批时间,全力支持重点项目建设。

四是坚持创新为上,激发转型发展活力。依托2个院士工作站、2个博士站和7家高新技术企业等科技平台,加大科技创新,加快成果转化,补齐转型升级短板,培育经济转型新动能。我们将大力弘扬“争强好胜、勇为人先”的河津精神,只争朝夕,不负韶华,全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以项目建设的新成效,奋力拓展河津高质量转型发展新局面。

聚焦项目建设 加快经济发展

夏县县长 王 云

夏县将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按照“五抓一优一促”工作要求,化压力为动力,把部署变行动,只争朝夕,全力建成“三县一基地”,打造“大运城新花园”,努力在新一轮发展大潮中实现赶超发展、高质量发展。

一要凝神聚力招商引资。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头等大事,聚焦四大主攻产业,聚焦珠三角、长三角产业转移,发挥县四套班子领导和党员干部、“5+N”招商小分队、商会和联络组、21家规模企业、在外人才等5支队伍作用,大力开展精准招商。打造“三对”“六最”营商环境,制定任务分解、考核奖励等机制和办法,掀起全民动员大招商热潮。二要全力以赴推进项目。坚持项目为王,落实市委“五个一”项目推进机制,围绕今年谋划的83个重点项目,以“双20集中攻坚”行动为抓手,实施“1123”推进措施,即组建一个专班,统筹项目前期手续办理;明确一个责任领导和主责部门,从开工到投产全程服务;召开双周专题会及时解决具体问题;以月通报、季约谈、年算账倒逼进度、压茬推进,确保项目投产达效。三要千方百计振兴工业。实施转型倍增计划,重点推进10大工业项目,在做优存量、扩张增量、做大总量、提高质量上下功夫,力争用3—5年时间实现工业增加值翻一番,培育壮大财源,以工业崛起推动兴县富民。四要综合施策狠抓“三农”工作。聚焦“乡村振兴示范区、城郊型现代农业、农旅融合”三个目标,推进环境整治、乡村治理等八大工程。五要坚持不懈做好文旅融合。发挥生态优势,打好“黄河、夏禹、嫘祖、康养”四张牌,发展全域旅游,建设“康养夏县”。六要锲而不舍保障和改善民生。以“交总账”和“军令状”意识,高质量打赢打好三大攻坚战,强化社会治理,建设健康夏县、平安夏县。

争当全市开发区建设“排头兵”

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 王建军

贯彻落实市委经济工作暨全市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动员大会精神,我们要狠抓项目建设,争当全市开发区建设“排头兵”。

一、狠抓招商引资,勇于创新机制。我们将组建招商集团公司,集团下设北京、深圳、上海三个招商局,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模式按项目签约额度解决运行问题,每年签约项目总投资不低于100亿元;以项目落地考核的模式解决激励问题,每年开工落地项目投资最少达到40亿元。

二、狠抓营商环境,打造投资优势。企业开办由2.5个工作日压缩为1个工作日、环评批复由60个工作日压缩为15个工作日、节能审查由20个工作日压缩为3个工作日、施工许可由7个工作日压缩为3个工作日。在土地手续尚未齐全的情况下,相关部门提前介入审查,以模拟审批文件作为下一审批环节依据,待土地手续完善后,模拟手续即转为正式文件,实现企业报建手续与供地手续同步办理,压缩审批时限三个月,拿地即开工。

三、狠抓项目建设,壮大产业集群。全年谋划项目39个,总投资257亿元,年度计划投资40亿元。汽车产业实施以大运新能源为代表的7个项目,装配式建筑产业实施以山西建工为代表的5个项目,新材料产业实施以北方铜业为代表的4个项目。加快以中科三阳为代表的数字经济、以8900平米企业孵化器为代表的双创示范基地建设。加快“六路两桥”基础设施和32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建设。重点实施雪花啤酒集团投资6300万元新上灌装生产线项目,今年7月建成投产,达效后年税收由6200万元增加到1个亿以上。

四、狠抓要素保障,助推经济发展。2019年批回土地2800亩,供出600亩,今年再报批1500亩,共储存土地3700亩,让生地变熟地,土地等项目。开发区规划面积105平方公里,起步区76平方公里,建成区40平方公里,36平方公里无城市规划。我们将积极与相关部门对接,破解开发区用地规划问题。创立运城金融创新示范区,力争让7家证券公司、13家商业银行、43家保险公司入驻开发区,为企业提供金融服务;设立产业基金,母基金20亿元,通过股权投资、并购投资,以基金为主线,串起产业链;整合国有企业,组建开发区城投集团,资产规模100亿元,打造投融资运营平台,吸引社会资本合作,重点实施土地一、二级开发;设立专项扶持资金,拿出2亿元支持大运集团做大做强汽车产业。积极推动落实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火炬创新园区和太原理工达成的战略合作协议,充分发挥高校人才集聚、技术密集的优势,助力经济建设。

锚定更高目标 抓好项目建设

市发改委主任 潘志孝

贯彻落实市委经济工作暨全市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动员大会精神,我们要紧紧围绕“项目为王”,发挥发改部门项目工作牵头抓总作用,全力以赴抓好四个方面工作。

一要做大做实项目“四库”。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山西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等一系列政策,积极争取示范试点,加力推进项目谋划。要突出抓好项目储备库、建设库、达效库、“十四五”项目库“四库”建设。聚焦产业高质量发展,谋划一批新型工业、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大项目;聚焦生态文明建设,谋划一批重要河流水体治理和水土保持、国土绿化、湿地建设、大气污染治理项目;聚焦基础设施建设,谋划一批客运专线、高速及连接线、通用机场、5G网络等项目;聚焦民生改善,谋划一批教育、医疗、卫生、康养、体育、老旧小区改造等项目,确保2020年全市项目储备库储备规模达到4000亿元,“十四五”全市储备库储备规模达到20000亿元。

二要抓快抓好项目开工。扎实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狠抓产业项目建设推进高质量转型发展的意见》,按照全省项目开工时间节点,一季度,要着力抓好投资24亿元的运城开发区铜带箔和覆铜板,投资15.2亿元的河津华鑫源钢铁减量置换,投资10亿元的运城天瑞关公圣像景区,投资8.9亿元的平陆金三角能源分布式光伏发电等一批项目开工建设。全年,要重点抓好投资80亿元的垣曲抽水蓄能发电,投资40亿元的盐湖中恒教育产业园,投资30亿元的盐湖奥特莱斯小镇等项目开工建设,力争全市全年新开工亿元以上重大项目300个,年度完成投资超过460亿元。

三要聚焦聚力项目争取。要紧盯国家、省“十四五”规划制定,突出抓好运三客专、阳运高速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进规划”;要围绕省年度重点项目盘子,推进总投资30亿元的山西建工运城建筑产业现代化园区、总投资35亿元的河津开发区科技创新园等项目“进重点”;要对接全省千亿产业培育工程,积极争取总投资18亿元的大运集团纯电动轻型客车及多用途乘用车扩建、总投资10亿元的建龙精品钢棒材与冷轧产业化项目“进盘子”。要联动市直各相关部门,着力推进解决重点项目建设用地、融资、环保等要素制约,突破痛点堵点,强化全要素供给,努力为项目落地、开工、建设、投产提供更好的服务保障。

四要落实落细项目考核。扎实落实“五个一”项目推进机制,要尽快制定《运城市项目建设综合考核办法》《运城市项目建设记功奖励实施办法》,按照市委、市政府明确的考核要求,研究分类赋分办法,制定量化评分细则,建立考评考核台账,严格考核奖惩要求。通过以考促效、以考促干,切实推动全市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工作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推进工业高质量转型发展

市工信局局长 史玉江

市工信局将认真学习贯彻会议精神,切实做到转型为纲,项目为王,全力推进工业高质量发展。

实施“三个专项行动”,倾力推进工业项目建设。我们将紧盯工业项目,把项目建设作为工作主战场。一是制定实施工业技改专项行动2020年计划。以项目为核心,紧盯150个投资2000万元以上的工业项目,用好省市技改资金,发挥杠杆引导作用;建立完善项目谋划库、储备库、建设库、达产达效库“四库”管理模式,认真落实“五个一”项目运行机制,形成要求明确、责任具体、分工负责的工作体系;优化资源配置,打通项目建设的“要素链”,全力保障重点项目顺利建设;强化入企服务,了解企业诉求,建立问题台账,加强部门协作,采取一企一策,切实解决项目建设中的困难和问题,努力推动项目按期投产达效。二是制定实施两化融合专项行动2020年计划。遴选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企业100家,通过贯标认证企业达到15家;实现大中型企业上云全覆盖。三是制定实施智能制造专项行动2020年计划。省级智能制造试点企业达到10家,组织10家企业参加中国智能制造诊断活动。通过“三个专项行动”,推动一批工业大项目、好项目投产见效,推动传统产业向价值链中高端迈进,着力构建山西先进制造业优势区。

加快“三大基地”建设,打造千亿百亿产业集群。国家新型铝镁合金、中西部精品钢、汽车及新能源汽车三大产业基地,是我市培育壮大新兴产业的重要载体。要开展宣贯活动,制定推进计划,持续发力,到“十四五”末,力争形成精品钢、汽车及新能源汽车两个千亿级产业集群,着力打造铝镁合金、精细化工、生物医药、农副产品加工等四个百亿级产业集群,实现集群、集聚、集约化发展。

狠抓市场主体培育,推动骨干企业做强做大。继续实施“龙腾虎跃”计划,完善金融支持、环境优化、创新驱动等10项培育措施,加快横向联合、兼并重组和产能置换,全力打造大企业大集团。力争年底,百亿销售收入企业达到5家,十亿销售收入企业达到45家,打造一批行业“单打冠军”,辐射带动一批“专、精、特、新”中小型企业,做到既有一轮明月又有满天繁星。

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数字经济是未来最具爆发力的产业。围绕市委、市政府规划的数字经济“66111”计划,一是谋划推进100个数字经济重点项目;二是策划与华为中兴建立数字经济发展联合创新中心,举办一季一次数字经济沙龙,深化产学研合作;三是完善体制机制,落实优惠政策,搭建我市数字经济发展的“四梁八柱”。力争到“十四五”末,全市数字经济规模达到700亿元,将运城打造成华北地区数字产业发展和智慧应用先行区。

强化招才引智 服务招商引资

市人社局局长 张建元

此次会议的决策部署、目标任务、工作举措,为推动运城经济社会高质量转型发展擘画了发展蓝图、指明了前进方向。

人社部门要认真传达、深刻领会,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统一到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工作安排上来,以实际行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二要强化举措,狠抓落实。聚焦运城“四大产业”“三个定位”“四个目标”,构建组织网络,持续拓展国内国外服务站点,加大运城在外人员关心关爱、联络沟通服务力度;优化服务网络,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春季行动”,全面营造热火朝天抓招商的深厚氛围;强化保障网络,完善人才“引、育、用、留”机制,强化柔性引才服务模式,深入开展“运才回归”行动,鼓励吸引运城在外成功人士为家乡发展建言献策、推介项目、回乡投资发展;拓展信息网络,加强与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北大学等知名大学人才合作,用好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新型信息交流服务手段,建设一批院士(专家)工作站和技能人才工作室,推动“人才链”和“产业链”相融合,把更多优秀人才汇聚到运城改革发展事业中来。积极探索创新政策实施,吸引更多大学生尤其是运城籍的大学生回运创业就业,为运城高质量转型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三要优化作风,创优环境。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学懂用好“五论”,推动人社工作清单化、项目化、责任化管理,做到“分类、分析、分责”,形成人人负责、环环相扣、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确保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在人社领域落地生根取得实效。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