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钩沉>

靖边戡乱的心学先哲(上)

来源:发布者:时间:2019-10-21

一看标题,许多人自然就会想到明代心学大师王守仁。没错,本文要说的正是他受命危难,靖边戡乱;隐居岩洞,聚徒讲学,哲思传世的非凡人生故事。

在中国古代名人中,王守仁是位集思想家、哲学家、书法家、军事家于一身的全能大儒,不仅精通儒、释、道三家学说,而且能统军作战,靖边平叛,屡立战功。功成名就后,他不贪婪荣华富贵,于会稽山龙瑞宫旁筑洞著书立说,以陆(陆九洲)王心学传世。因洞名为“阳明”,故世人称他为“阳明先生”。

少年壮志 家国为怀

王守仁(1472~1529),字伯安,号阳明,浙江余姚人。其父王华,系成化十七年状元,官至学士、少詹事,常给皇帝讲书,后擢升为礼部左侍郎。因得罪了权宦刘瑾,被贬至南京任职。

母亲妊娠十四个月生下王守仁,祖母梦见神人从云中把婴儿送下来,于是给他取乳名为云。云五岁时还不会说话,有位方士抚摸着他的头,将他叫“守仁”,于是他便能说话了。(事见《明史·列传八十三·王守仁传》)

王守仁少时聪慧博学,尤喜弈棋。父亲担心儿子沉溺游戏,荒废学业,一怒之下将象棋抛进河里。王守仁受到触动,幡然悔悟,赋诗明志:“象棋终日乐悠悠,苦被严亲一旦丢。兵卒坠河皆不救,将军溺水一齐休。马行千里随波去,象入三川逐浪游。炮响一声天地震,忽然惊起卧龙愁。”他以诸葛亮自况,决心砥砺前行,干出一番事业。

十五岁时,王守仁出游居庸、山海关。客居期间,他经常独自出塞,领略北国风光,胸襟豁然开朗。在与当地人密切交往中,他学会了骑马射箭,并开始学习军事知识,懂得了用兵之术。

1499年,王守仁考中进士,出任兵部主事。当时,提督军务的大太监张忠觉得王守仁以文人担任武职,名不副实,根本瞧不起他。一次,张忠突然发难,强令王守仁骑马射箭,想当众让他出丑。没想到王守仁不慌不忙,弯弓搭箭,连发三枝,箭箭中的。从此,他在军旅中声名鹊起,再无人怀疑他的军事才干。

正德元年(1506)冬,刘瑾舞弊弄权,拘捕了南京给事中御史戴铣等二十多人,形成冤狱。王守仁义愤填膺,上书营救,刘瑾大怒,施杖四十,将他逐出朝堂,贬为贵州龙场(今修文县)驿丞。

龙场乃西南蛮荒之地,多个少数民族杂居,风俗原始,耕作落后,十分荒凉。王守仁与当地山民和谐相处,引导他们学习中原文化;他们为王守仁伐木造屋,情同亲人。

刘瑾失势被诛后,王守仁时来运转,以右佥都御史之职,巡抚南康、赣州,开始了他的剿匪生涯。

转战东南 敉平匪患

如同电视连续剧《乌龙山剿匪记》展示的广西十万大山中的匪患一样,此时赣州一带风雨飘摇,时局不稳,贼寇啸聚山林,攻城掠寨,气焰十分嚣张,官府莫之奈何。这些贼寇并非一股,声势较大的就有谢志山、池仲容、陈曰能、高快马、龚金福等。他们占山为王,落草为寇,威逼官府,祸害百姓,无恶不作。

与其遥相呼应的,还有福建大帽山的詹师富,也起兵闹事。为平息匪患,一些地方官员战死,巡抚文森则托病隐去。一时间恐怖笼罩,人人谈匪色变。

王守仁到任后,临危不乱,处变不惊,亲率军士屯驻上杭,并发檄文到福建、广东,让各地合兵一处,首先讨伐大帽山的叛军。接着,他又佯装退师,出其不意,大举反攻,连破四十余寨,斩获七千余众。同时,指挥王铠擒获了大帽山匪首詹师富。

为了增强战斗力,实现统一指挥,王守仁上书,请求给予旗牌,提督军务,便宜行事。兵部尚书王琼准许了他的请求,于是他便更改兵制,临战委任,严格职守,使官军剿匪战力大大提升。

是年七月,王守仁指挥政府军开始战略反攻。知府季斅击败了谢志山,副使杨璋生擒了陈曰能,各地官军齐发,对叛匪进行围追堵截。王守仁率军驻守南康,先败横水之敌,又以祸福之理,瓦解了盘踞在桶冈的贼众。匪首谢志山、萧贵模、蓝廷凤等无力抵抗,自缚求降。此战,共击破匪巢八十四处,斩首、俘虏六千余人。

攻破横水后,各地叛匪望风披靡,纷纷交械投降,只有势力最大的池仲容还在等待观望。王守仁乘庆贺春节之际,赐给池仲容许多礼物,诱其前来致谢,一举将其擒获。池部残军如惊弓之鸟,逃进九连山隐匿不出。

九连山横亘数百里,陡峭奇绝,易守难攻。王守仁挑选了七百多名壮士,让他们穿上叛匪的衣服混进山寨,内外夹击,将叛匪一网打尽。

为了长治久安,王守仁在下浰设置了和平县,并安排军队戍守。自此,东南一带大为安定。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