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讲好中国精彩的历史故事——著名学者纪连海在运城市实验中学讲学侧记

来源:发布者:景斌时间:2019-06-18


旁征博引,源于博览群书

现场互动环节,有学生提问:“对于封建礼仪制度,当下该怎么认识?”

纪连海说,要与时俱进地去看待封建礼仪制度,好的要继承弘扬,不好的要坚决摒弃。如学生见到老师鞠躬,这就是不错的礼仪,内心存放的是对师长、对他人的尊重。

同时,纪连海指出,现在社会上存在一些为礼仪而礼仪的现象,这是不可取的。好的礼仪是内心的涵养,是由内而外的气质所在,不必过度在乎形式的表达。

看到纪连海老师在台上旁征博引,台下的同学就很好奇:“您超强的记忆力是如何练成的?”

“熟能生巧!”纪连海笑着说。在他看来,自己只是读的书多。他20多岁的时候,曾手抄500多页的书籍,密密麻麻抄了80多页纸,才把一本书抄好。

遇到好书,就要好好读。纪连海对南宋洪迈所著的《容斋随笔》情有独钟,爱不释手。“每次读的感受都不一样,年龄不一样、阅历不一样,从书中得到的东西也不一样。”他说,“读书有两种读法,一种是泛读,一种是精读。流传了几千年的国学经典,如《论语》《孟子》等就要精读。”

纪连海提醒广大师生,现在,有些人喜欢在网上读书,泛读还可以;如果是精读,最好选择纸质版的书籍,便于批阅、记录,也能更好地弄懂、吃透、记忆。如今,许多人睡前是手机不离手,而他是从来不缺枕边书。

众所周知,纪连海在《百家讲坛》主讲的“正说清代名臣”系列(和珅、纪晓岚、刘墉等)设问解疑、鞭辟入里,极受欢迎。那么对清朝历史研究透彻的他,会认为清朝十二帝中哪个对后世的影响最大呢?

纪连海说,先不说哪个皇帝影响大,先说说哪个人影响了皇帝,这就不能不提顺治皇帝的洋老师汤若望。顺治帝临终议立嗣皇,曾征求汤若望意见。顺治帝因患天花,而当时朝廷中只有汤若望一人知道天花如果流行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于是汤若望就建议,一定要找一位患过天花的皇子来继王位,于是便有了后来的康熙大帝。

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

一个多小时的讲座,纪连海老师引经据典、妙语连珠,即使与学子互动,也是信手拈来、娓娓道来。这难免让学子对这位儒雅、风趣、博学的老师的个人故事,充满了好奇。

紧接着,纪连海讲述了自己跑步的故事。他从小身体就不好,是人们口中所说的“病秧子”。上大学后,为了锻炼身体,他曾坚持每天跑一万米,一个月下来跑坏了一双鞋。而早上跑步的这个习惯,他一直坚持到现在。也正因此,他的身体素质得到强化。到了现在这个年龄,他越来越觉得好的身体是多么可贵,“有了好的身体,世界那么大,才有机会去看看”。

有一次,纪连海老师在海拔5000米的青藏高原做节目,同行的其他人都离不开氧气瓶,而他不仅不需要氧气瓶,还能在车载电台上讲课,上午一小时,下午一小时。总而言之,身体是一个人最大的本钱,要有一个好的成绩,更需要一个好的身体,“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二者缺一不可”。

中学时代是一个人成长的关键期。纪连海老师就职于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讲课中,他十分注重对学生进行加减法的教育。“做题的时候要举一反三,这是加法;减法就是让学生从题海战术中脱离出来。”他说,“其实,人生也要做好加减法。”这也进一步回应了他此次演讲的主题“自信、自立、自强”,就是要培养孩子这方面的品质,让他们从国学经典、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更好地成长。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谈到国学经典,纪连海说,他们这一代其实是从批判国学经典开始学习的。随着社会经济的高度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再次被重视,诸多经史子集描绘的美好世界,正是人们追求的生活。国学经典是深植国人血脉的文化,特别是当下,每个人都要讲好中国故事,保持高度的文化自信,只有这样才能在前进的道路上,不迷失。

吃透历史,才能讲好故事

采访中得知,纪连海老师来过运城好几次,还泡过盐池的黑泥浴,对运城有一些了解。运城古称河东,历史悠久,底蕴深厚,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盐池在整个国家的税收中占比颇重。围绕盐池,上古时期还发生过许多争夺之战。后来,三国时期,运城诞生了关羽这样一位与孔夫子齐名的武圣人……

之所以将此次演讲主题确定为“自信、自立、自强”,纪连海是想以自己的讲解,给当代中学生的人生观提供一个正确引导。“这是选了我们中学生最需要的品质的三个方面,努力学习,尊重自己,学会适应社会。”他说。

演讲结束后,学子们排起长队等待纪连海老师签字合影。他这次带来的“纪连海读国学经典”系列丛书,涵盖了《论语》《道德经》等经典国学作品的原文、注释及“纪连海解读”,希望广大读者和师生能够崇尚历史、学习历史,培养文化自信,做到文化强国,将经典文学传承下去。

在纪连海看来,《论语》也好,他点评的这些书也好,经过几千年的流传,能留存至今,肯定是有道理的。以《论语》为例,孔夫子的语言是那么精炼,几千年以后读起来,还是觉得非常适宜。所以说,什么是经典,千锤百炼、千人共知的,就是经典。对于经典,人们应该认认真真地去读。

与此同时,纪连海老师也分享了自己教历史的一些心得体会。

他说,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有的学生可能过多地把历史关注在了时间、地点等一些比较枯燥的知识点上。与其把时间浪费在这些上,不如把时间用在对故事情节的追求上。若是不好理解,可以先读、先记,随着年龄的增长,自然而然就会知道其中的意思。

“我们当老师、历史老师,首先应该做到干一行爱一行。给孩子讲历史,我们自己得研究透,找到窍门儿,这个别人教不了,只有自己来探讨。”纪连海说,“既然干就要深入挖掘,全方位掌握它的规律。只要你努力了就会看到成功,就会看到学生、家长、社会对你的尊重。当然,作为老师,努力了,社会会回报我们,但我们并不是为了追求回报,我们是负责任。”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