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运城时空>

党建引领基层治理 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来源:运城日报时间:2025-11-26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抓党建促乡村振兴,”进一步明确了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对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进行了专项部署。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夏县县委、县政府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紧跟省委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化全方位转型的坚定步伐,围绕市委“一城两区三门户”目标和思路,锚定“一园三区两福地”的发展定位,将创建新时代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示范区列为党建“一号工程”,建强党建“先锋队”,打磨服务精细度,强化管理责任感,用善治、精治、共治的合力,塑强“新夏都·群治理”基层治理夏县品牌,为奋力谱写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篇章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建强“先锋队”,筑就乡村振兴善治坦途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的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这是世界上任何其他政党都不可能具有的强大组织资源。”筑牢基层党组织体系,不仅要让组织建设“铺天盖地”实现广覆盖,更需让组织力量“顶天立地”做到强功能。

让组织建设“铺天盖地”。夏县聚焦农村人口“空心化”导致的党组织“弱、散、虚”问题,跳出“一村一党支部”的传统党组织设置思路,依据优势产业,深入推进村党组织“跨村联建”,让各村之间的合作不只是单纯的“物理变化”,更是打破行政壁垒、激活内生动力的“化学反应”。比如,胡张乡跨村组建的“果盘子”党支部,让沿产业示范区覆盖的村庄实现党建工作同研究、组织生活同开展、产业资源同分享、发展经验同交流。可见,村党组织“跨村联建”,让乡村产业发展不再是“自扫门前雪”的孤立探索,而是“协同谋发展”的主动突围。

让组织力量“顶天立地”。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党群服务中心,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多种可能。在埝掌村,党群服务中心成为孩子们触手可及的“书香角落”;在祁家河村,党群服务中心化身特色民宿的“赋能纽带”;在中卫村,党群服务中心变为香包非遗传承“活态课堂”。村级党群服务中心,不仅仅是为民服务的“便民窗口”,乡村产业的“发展平台”,也是乡土文化的“传承阵地”。

打磨精细度,踏稳乡村振兴精治步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乡村建设水平、乡村治理水平,强化农民增收举措,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阶段性成果。”治理有效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保障。夏县在着力加强党组织建设的同时,全面提升服务能力,让“党建红”点亮“小网格”,“微服务”托起“大民生”。

“党建红”点亮“小网格”。夏县从小处着眼、细处入手,让支部的组织优势、骨干的带动作用与群众的主体力量紧密结合,让“小网格”有了为民服务的坐标与方向。比如,北上晁村构建了“1+1+6+N”治理网格,由党支部牵头统筹,精选1名党员担任网格员,同时推选6名村民代表出任微网格员,共同负责联系帮扶群众。党员带头亮身份、践承诺,用脚步丈量民情,用行动解决难题;骨干充分发挥熟悉情况、联系群众的优势,协调各方资源提供精准服务;群众也从“旁观者”变身“参与者”,在环境整治、邻里互助中贡献力量。在“党建红”的引领下,“小网格”的治理效能持续释放,民生福祉的答卷也越写越厚实。

“微服务”托起“大民生”。实现与村民需求的精准对接,切实满足差异化需要,关键在于推动治理重心下移、资源力量下沉。夏县聚焦群众急难愁盼,2200余个微小组、微团体、微圈子等各类微组织用“微服务”破解民生难题。“直播圈”实现“带货”与“带路”双向奔赴,合唱圈达成“传声”与“传情”同调呼应,“象棋圈”则使得“论棋”与“连心”同频共振。琳琅满目的微圈子,让致富的道路越走越宽,精神的纽带越拉越紧。

强化责任感,畅通乡村振兴共治路径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要实现基层精细化服务的升级,核心在于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担当,搭建多元共治机制,建好基层信息平台,团结各方力量心往一处想、事往一处干。

搭建多元共治机制,筑牢平安共治基石。要真正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土壤里、消除在萌芽状态中,关键在于不断厚植基层党组织在群众心中的“向心力”,持续提升其感召力与影响力,让党组织成为群众遇到问题时最先想到、最可信赖的依靠。瑶峰镇设立“支部调解日”,组建“组长+党员+乡贤”专班,组长熟悉村情民意,精准定位矛盾症结;党员主动亮明身份,带动群众理性沟通;乡贤凭借威望和公信力,用“乡情”化解隔阂。实践充分证明,在党组织的有力引领下,搭建多元共治机制,才能真正凝聚起“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强大合力。

建好基层信息平台,共享数字赋能红利。党建引领下的科技赋能与服务下沉,正成为基层治理提质增效的“双引擎”。庙前镇将党员、人口、房屋等基础数据编入“动态乡镇数据库”彰显了“精准度”,胡张乡建立“一云承载、一屏掌控”的可视化指挥中枢体现了“高效率”,南大里乡建立村民说事留言的“村级服务平台”传递了“暖温度”。基层信息平台的搭建,让基层治理既有“智慧内核”,又有“民生温度”。

乡村治理是乡村振兴的必然前提,更是一项关乎长远发展的系统布局,党建引领恰是贯穿其间的“红线”,为乡村治理筑牢根基、注入动能。从组织善治到微格精治,再到多元共治,党建的引领作用无处不在。唯有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才能筑就善治坦途,踏稳精治步伐,畅通共治路径,铺就乡村振兴满径芳华。 韩雅婷(作者单位:夏县县委党校)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