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日报时间:2025-11-19
李志涛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明确“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中,“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升,人民生活品质不断提高”等内容,为新时代残疾人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残疾人事业是民生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各级残联组织要将全会精神深度融入残疾人工作各个环节,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残疾人。现结合工作实际,从政治引领、任务落实、责任压实三个维度,浅谈对推进运城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思考。
一、强化政治引领,以全会精神锚定事业发展方向
政治方向是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定盘星”,党的领导是推进残疾人事业现代化的根本保证。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强调坚持人民至上、坚持高质量发展等重要原则,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残疾人事业的重要论述一脉相承,为残疾人工作提供了行动指南。
(一)深化理论武装,筑牢思想根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残疾人事业,把推进残疾人事业当作分内的责任,各项建设事业都要把残疾人事业纳入其中。”各级残联组织要将全会精神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残疾人事业的重要论述紧密结合,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通过专题学习、研讨交流、基层宣讲等形式,准确把握“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主要目标和战略任务,深刻理解残疾人事业在中国式现代化全局中的重要地位。
(二)坚持党的领导,把握发展大局
残疾人事业作为一项重点民生实事,必须始终在党的领导下推进。要将残疾人事业纳入全市“十五五”发展大局,做到同规划、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确保党的领导贯穿于残疾人权益保障、服务供给、事业推进的全过程各方面。各级残联组织要切实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把党的温暖传递到每一位残疾人身边,推动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残疾人事业发展格局,让党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转化为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三)践行人民至上,彰显制度优势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强调“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这要求我们始终把残疾人的急难愁盼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要聚焦残疾人的特殊需求,把“人民至上”理念落实到康复服务、教育保障、就业帮扶、权益维护等具体工作中,通过一件件民生实事的落地见效,不断增强残疾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彰显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二、聚焦重点任务,以务实举措提升服务保障效能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对民生保障作出全面部署,明确要求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残疾人事业发展必须紧扣全会要求,聚焦关键领域,破解突出问题,以高质量服务供给回应残疾人的期盼。
(一)以科技赋能破解服务难题
科技进步为残疾人事业发展注入新动能。要加快推进本地科技助残工作,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与残疾人服务深度融合。在康复领域,推广智能康复设备和远程康复服务,扩大康复服务覆盖面;在教育领域,开发适配不同残疾类型的智慧教育工具,保障残疾儿童受教育权利;在就业领域,搭建线上线下就业服务平台,开展针对性技能培训,助力残疾人实现高质量就业。
(二)以精准施策关爱特殊群体
残疾人事业发展既要注重普惠性,更要强化精准性。要针对残疾妇女、农村残疾人等不同群体的特点,细化帮扶措施,确保政策红利精准滴灌。同时,持续推进辅助性就业机构建设,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确保困难重度残疾人应保尽保,让每一个特殊群体都能感受到社会温暖。
(三)以科学规划引领长远发展
在本地残疾人事业“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中,要广泛征求残疾人代表、专家学者、基层干部的意见建议,确保规划契合残疾人需求、符合发展实际。重点围绕康复服务覆盖率提升、特殊教育质量改善、就业支持体系完善、权益保障机制健全等领域,设定具有前瞻性、可操作性的发展目标。加强与省残联和市委、市政府规划的衔接协调,确保本地规划与全省全市发展大局同频共振,为运城“十五五”时期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清晰指引。
(四)以法治保障夯实发展基础
法治是残疾人权益保障的根本依托。要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推动无障碍设施从“有”向“好”转变,加快推进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完善公共服务场所无障碍配套,让残疾人出行更便捷、生活更舒心。同时,健全残疾人权益保障维权机制,畅通诉求表达渠道,严厉打击侵害残疾人权益的违法行为,为残疾人事业发展提供坚实法治保障。
三、压实工作责任,以作风建设确保决策落地见效
推进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必须以过硬作风抓落实,把全会精神转化为具体工作成效,为“十五五”时期残疾人事业发展开好局、起好步。
(一)以巡察整改强化责任担当
巡察整改是提升工作质效的重要契机。要将巡察整改与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紧密结合,与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深度融合,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深化思想认识。针对巡察反馈的问题,建立台账、明确时限、落实责任,实行销号管理,确保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通过巡察整改,进一步补齐工作短板、完善工作机制,把整改成效体现到残疾人服务质量提升、权益保障强化的具体实践中。
(二)以队伍建设提升履职能力
残疾人工作专业性强、涉及面广,需要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湛、作风扎实的干部队伍。要加强残联干部队伍培训,重点提升政策理解、群众工作、应急处置等能力,引导干部深入基层倾听呼声、了解需求,把工作做到残疾人心坎上。弘扬“人道、廉洁、服务、奉献”的职业道德,培养对残疾人的深厚感情,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做好各项工作,成为残疾人信得过、靠得住、离不开的贴心人。
(三)以督导考核推动工作落实
建立健全残疾人事业发展督导考核机制,将残疾人工作纳入年度考核重要内容,明确考核指标、细化考核标准,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加强日常督导检查,定期通报工作进展,对工作推进有力、成效显著的予以表扬,对不作为、慢作为的严肃问责。通过督导考核,倒逼责任落实,激发工作动力,确保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关于民生保障的各项部署在运城残疾人领域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化政治引领、聚焦重点任务、压实工作责任,用心用情用力做好残疾人工作,不断增进残疾人福祉,让残疾人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作者单位:市残联)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