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日报时间:2025-11-26
初冬,稷山县万亩板枣园一改往日冬闲的寂静,标准化枣林内农机穿梭、农户忙碌,枣树行间的土沟里,丹参等中药材种苗被整齐播下,新翻的泥土气息裹着劳动身影,成为冬日里的生动图景。这标志着当地探索的林下中药材种植新模式,已从规划蓝图正式迈入实地播种的实践阶段。
今年10月,在稷山籍优秀企业家、哈尔滨三联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秦剑飞的牵线推动下,稷山县邀请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教授梁剑平等8位专家,开展林下中药材产业实地调研和研讨对接活动,对中药材种植技术、产业融合等“把脉问诊”,提出“林下经济+中药材+特色农业”的融合发展路径。
如今,蓝图已成为现实,60亩试点枣园里,“枣林套种中药材”的立体模式落地生根,既依托林下空间减少杂草与病虫害、改善土壤结构,又让农户在管护枣树的同时,通过中药材种植获得额外收益,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提升。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强调,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稷山县的实践正是这一精神的生动体现,通过将“科技+生态+产业”的创新思路转化为田间实效,探索出一条生态优先、效益叠加的现代农业发展新路径。
“枣林里种中药材,地没闲着,钱也多挣了!”参与试点种植的农户笑着说。下一步,稷山县将持续推进林下种植试点扩面,推动板枣裂果防治、中药材深加工等专家建议落地,让“枣林套种中药材”模式成为“十五五”时期带动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的“绿色引擎”。
(本报特约通讯员 翟建平)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