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日报时间:2025-11-26
11月23日,走进新绛县泽掌镇范庄新村菊花茶加工厂,机器的轰鸣声与浓郁的菊香交织,呈现出一派现代农业生产的繁忙图景。工人们精心挑选烘干后的优质菊花,将其放入全自动旋转式隐茶杯生产设备中,经过现代化的生产线加工,一朵朵菊花“藏”在纸杯中,变身为一个个便携式菊花茶隐茶杯。
“我们村的菊花茶加工厂,每天能生产两万余件隐茶杯,产品销售越来越好,我们的日子也越过越有奔头。”范庄新村村民梁黑女一边打包菊花茶隐茶杯,一边笑着说。
近年来,范庄新村以党建为引领,大力发展菊花深加工产业,先后投入资金购置专业菊花除湿、烘干设备,解决了传统晾晒效率低、品质不稳定的问题,实现了菊花初加工的标准化、规模化生产,为产业链延伸奠定了坚实基础,小菊花也成为带动村民增收、村集体经济增效的“黄金产业”。
产业发展,基础先行。范庄新村的菊花种植历经多年发展,凭借适宜的气候条件与科学的种植管理,所产菊花品质优良、香气浓郁,深受市场青睐。随着菊花产业不断发展,村民们逐渐意识到,仅停留在初加工阶段,产品附加值不高、产业抗风险能力较弱。为进一步提升菊花产业的核心竞争力,该村党支部牵头成立专项工作小组,深入市场调研,广泛征求村民意见,最终确定“延链补链、提质增效”的发展思路,将引进全自动旋转式隐茶杯设备作为产业升级的关键举措。
面对村集体产业起步无设备、无厂房的困境,范庄新村党支部主动作为,积极向上对接,成功争取到新绛县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专项资金20余万元,用于购置菊花茶隐茶杯加工所需的自动灌装、封口、包装等设备,为产业发展筑牢“硬件”根基。同时,为解决生产场地问题,该村党支部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广泛征求意见后,将村内闲置多年的宅基地改造为标准化加工厂房。施工过程中,党员干部带头参与场地清理、安全监督工作,最终建成占地200多平方米的厂房,实现日产菊花茶隐茶杯两万余件,村集体产业从“纸上蓝图”变为“实景答卷”。
党建引领,不仅体现在产业建设上,更融入生产运营的每一个环节。为保障原料供应稳定,该村党支部推行“支部+农户”模式,组织党员分片走访村民,宣传菊花种植技术与收购政策,鼓励村民扩大菊花种植面积。目前,该村菊花种植面积2000余亩,村民种植的菊花由村集体加工厂统一收购、统一加工,既解决了村民“卖花难”问题,又为生产菊花茶隐茶杯提供了优质原料。此外,该村党支部还组建“党员技术队”,邀请农业专家、技术人员开展培训,党员带头学习加工工艺,在生产中担任质量监督员、技术指导员,确保每件菊花茶隐茶杯都符合安全标准,以过硬品质赢得市场认可。
如今,范庄新村菊花茶隐茶杯加工产业已成为村集体的“支柱产业”,不仅带动30余名村民实现家门口务工,每年还为村集体经济增收10余万元。
范庄新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范金虎表示,将继续以党建为引领,进一步拓宽销售渠道,开发多元化菊花产品,促进菊花产业持续壮大,带领村民迈向更富裕的生活。
(本报记者 郭 华 通讯员 李 杰)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