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

《运城市加快推进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发布两个月——

“优势转化”节奏明显加快

来源:运城日报时间:2025-11-25

9月24日,我市印发《运城市加快推进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从种植生产、良种育繁推、加工集群、科技支撑、检验检测、品牌竞争、金融服务7个方面,进行了全产业链规划,堪称我市涉及中药材产业最全面的一次顶层设计。

文件颁布两个月来,各地各部门把握发展机遇、规划产业布局、完善配套设施、强化要素保障,全市中药材资源优势向发展优势转化的节奏明显加快。

一系列措施密集出台

中药材产业是我市一大特色产业。

近年来,我市建设了6个万亩连片中药材产业示范园,打造了20万亩中药材标准化生产基地,特别是远志、黄芩、柴胡、菊花四大优势种植品种,分别占全国市场份额的70%、40%、25%和17%。

围绕这一生态产业、富民产业和大健康产业,《运城市加快推进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切脉精准、规划科学。文件出台后,各地各部门纷纷行动,新办法层出不穷,新措施紧锣密鼓——

9月29日,市综合检验检测中心举行实验室开放日活动,市县两级果业发展中心、各县(市、区)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及部分中药材种植户、合作社代表、加工企业负责人先后走进中药检验室、中药标本馆等,了解检验检测设备、流程与技术应用。

10月9日,稷山县围绕林下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邀请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教授梁剑平等8位专家,深入开展实地调研。次日,该县连续召开林下中药材种植专家研讨会和专家对接会,围绕稷山中药材种植和特色农业资源优势,探讨全县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路径与特色产业融合发展方向。

10月19日,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菊花联合攻关2025年工作推进会暨芮城菊花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芮城举行。来自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菊花联合攻关组的资深专家、体系内相关岗位与综合试验站的学者、山西省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的岗位专家,以及企业领军人物和一线种植户代表围绕全产业链展开研讨和交流。

10月28日,垣曲县农业农村局联合运城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招商引资企业组成观摩团,开展中药材产业县校合作基地观摩调研活动,了解规模化种植技术、精深加工及市场前景。

11月12日,市果业发展中心召开推进会,传达市委、市政府关于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部署要求,要求加快中药材GAP(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基地建设,注重培养、壮大中药材乡土人才队伍,实施产业集群化发展,开展良种繁育项目,叫响“运药七味”区域公用品牌。

11月14日,万荣县召开第一批中药材趁鲜切制企业遴选推进会,详细介绍了万荣县中药材产业发展的良好前景及当前趁鲜切制企业的发展现状,明确各部门的具体职责。

新绛县老促会聚焦远志产业开展专项调研,完成《新绛县“十五五”规划确立发展7万亩远志中药材的可行性报告》,建议县政府依托当地产业基础,进一步扩大远志种植优势。

……

必须说明的是,上述内容是以“中药材产业”为关键词,在“运城新闻”客户端搜索到的部分报道内容,这些与各地各部门的实际做法相比,肯定会“挂一漏万”,但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整体工作推进的力度与强度。

中药材种植了多少亩,流转了多少土地,现在主要面临哪些问题……《运城市加快推进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印发以来,不少县(市、区)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对中药材产业进行密集调研、座谈,了解中药材种植、收购、初加工、销售、收益及联农带农等情况,现场协调解决有关问题,推进中药材产业稳规模、提质量、促加工、延链条。

在建GAP基地已超4万亩

药材好,药才能好,中药材的种植生产质量对于中药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运城市加快推进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印发后,与之相配套的《运城市中药材GAP基地建设任务清单》出台。

这份清单以建设中药材GAP基地为主要内容,规划了2025年至2028年我市中药材产业种植环节的建设目标,并将任务分解到各县(市、区)。

根据任务清单,我市将以“运药七味”为重点,建成一批中药材GAP基地,带动全市中药材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优良品种育繁推水平进一步提升,中药材品质进一步提高。目标是到2028年,全市建成GAP基地20万亩。

今后3年,我市将以稷王山、峨嵋岭、中条山前沿丘陵、汾河沿岸、黄河沿岸五大优势种植区域为核心,规划区域布局、选定主要品种。黄芩、柴胡主要布局在闻喜县、稷山县、万荣县、绛县、新绛县,远志主要布局在新绛县、闻喜县,连翘主要布局在永济市、绛县、新绛县,山楂主要布局在闻喜县、绛县,菊花主要布局在芮城县,丹参主要布局在万荣县、芮城县、临猗县。中药材GAP基地建设涉及所有县(市、区),建设面积超过两万亩的有绛县、闻喜和万荣,有9个县(市)建设面积超万亩。

《运城市中药材GAP基地建设任务清单》出台后,各相关部门及各县(市、区)围绕基地建设,纷纷开始行动——

市果业发展中心召开新闻发布会,阐述GAP基地建设奖补政策。组织全市40余家中药材种植企业与合作社代表赴振东制药集团学习,与振东制药集团共同规划打造第一批GAP基地;市市场监管局建立GAP基地建设帮扶台账,帮助3家企业对接主管部门,助力企业延伸验收;山西农业大学棉花研究所积极参与山西清大鸿翔中药材有限公司中药材GAP基地建设工作……

目前,全市6个县在建GAP基地44072亩,主要品种为连翘、黄芩、柴胡、远志、丹参、山楂、半夏、冬凌草。绛县尧乡德济公司已完成1.5万亩连翘、黄芩基地内审,向重庆药监局递交延伸检查申请;万荣已有6家企业启动GAP基地建设工作;全市新增13家种植合作社和初加工企业;新绛荣利发公司已在新绛县数个乡镇布局1万亩多品种基地。其他县(市、区)也根据《任务清单》,结合实际成立专班、出台政策、调研摸底、开展培训、分解任务,积极推进落实。

以全产业链思维建设中医药强市

除GAP基地建设之外,我市各地各部门还围绕顶层设计、良种繁育推广、趁鲜切制规范、产业集群发展、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建设等方面,贯彻落实《运城市加快推进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文件精神,以全产业链思维推动中药材产业提质增效——

万荣县出台《支持中药材加工的若干政策》,稷山县出台《稷山县中药材高质量全产业链发展实施方案》,临猗县制订《临猗县推进中药材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8年)》,引领产业发展;

盐湖、芮城、临猗、平陆、永济、河津、垣曲等县(市、区)全面开展药农、合作社、加工企业GAP培训;

市果业发展中心牵头,先后与振东制药集团、省药材集团、江苏康缘药业等9家企业对接合作,目前已争取到两个项目;对全市中药材果园套种,荒坡、荒地种植,林下野生抚育进行摸底调研,组织亚宝、华康、荣利发等6家中药材企业参展樟树全国药交会;与运城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初步达成“设置中药材专业”合作意向;争取知名专家在运城建立中药材科创中心;与万荣县联合开展丹参种植技术革新;加紧筹备运城市中药材产业协会;

市市场监管局收集整理标准体系模板5个,组织标准化专业技术人员“巡回问诊”26家中药材生产企业,指导企业建立中药材标准体系。同时,深入闻喜、万荣、绛县中药材协会、龙头企业等市场主体,解读地理标志申报流程、规范格式及市级奖补政策,并牵头制定《关于开展第一批中药材趁鲜切制企业遴选的通知》;

市综检中心开展黄芩、柴胡、远志等中药材9批次委托检验,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参加新版药典培训,积极筹备开展相关检验检测参数扩项和编制远志、牛蒡根的炮制规范工作;

山西农业大学棉花研究所在芮城县组织开展菊花脱毒种苗秋季管护培训,开展菊花原原种组培扩繁,筹办芮城菊花产业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同时,对芮城菊花、万荣柴胡及闻喜柴胡、黄芩等基地进行土壤采样分析,制订个性化施肥与土壤改良方案;

省药物培植场向省农业农村厅申报标准化优质种子种苗繁育圃项目,联合陕西师范大学开展珍稀濒危中药材山慈菇人工繁育研究及规模化示范项目;

……

市果业发展中心主任刘增辉说:“两个月来,全市上下围绕《运城市加快推进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要求,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相对于国家对中药材产业调整的时间窗口,我们还需快马加鞭、抢抓机遇。下一步,我们将围绕三年规划,继续补齐弱项、重点发力,进一步推动中医药强市建设,打造全国道地优势药材集采首选地,切实把中药材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本报记者 陈永年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