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日报时间:2025-11-25
上午10时,盐湖区东城街道府东街社区爱心食堂的操作间里热气氤氲、香气四溢,麻婆豆腐、手撕包菜……一道道刚出锅的菜肴陆续被摆上打饭台。一旁,佩戴“爱心送餐”袖标的志愿者麻利地将饭菜打包进外送餐盒,并细心地贴上备注口味的标签。一切准备就绪,热乎乎的饭菜即将被送上门。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畅通社会流动渠道,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府东街社区用一间食堂、一份餐食,交出一份民生服务的基层答卷。
府东街社区是盐湖区较早成立的社区之一,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较高,其中不乏失能、半失能老人。“吃饭难、做饭难”成为老年人日常生活中的一大困扰。
为破解老年人吃饭难题,府东街社区办起了爱心食堂。从最初专门服务老年人的“老年食堂”,到面向全年龄段的社区食堂,不到4年时间,食堂越办越红火,成为普惠民生、传递温情的生动注脚。
走进府东街社区爱心食堂,环境干净整洁,菜品丰富多样,氛围温馨和谐。
“不到10元就能吃饱吃好,真是实惠。”一居民排队时笑着说。
王大妈也深有同感:“一个人做饭,买菜洗碗麻烦,菜量也不好控制,来这儿吃饭,方便又舒心。”
“早餐有豆浆、油条、豆腐脑等,种类多样、价格实惠,居民可以按需选择。午餐是自助餐,8个热菜、两个凉菜,主食多样,70岁以上老年人收费8元,其他居民收费9元。”爱心食堂工作人员董棣介绍,“我们每周更新菜单,根据居民意见灵活调整。比如冬天老年人想吃热乎的,就多安排热菜,夏天则适当增加凉菜品种。”
除了堂食,社区还组建了“爱心送餐”志愿服务队,为行动不便的特殊老年人提供送餐上门服务,让他们足不出户也能吃上热菜喝上热汤。
“小亮,中午回家的时候帮我带份饭。”家住曹家巷的86岁老人任淑珍是社区爱心食堂的常客。去年,网格员卫吴亮在入户走访时了解到老人独自居住,且行动不便,难以外出就餐,便主动承担起为她送餐的任务。
起初,送餐服务主要由社区工作人员负责。随着需要送餐的人数逐渐增多,送餐队伍也不断壮大,越来越多的爱心志愿者和在职党员加入进来。有了充足的人力保障,府东街社区的送餐上门服务也逐步拓展到本辖区之外的更多老年人。
“老年人‘吃饭难’是不少老旧社区面临的共性问题。周边一些社区的居民也有用餐需求,为此我们招募了一批爱心人士加入送餐队伍,希望把这份温暖传递得更远。”府东街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曹红艳说。
这份温暖,不止于送餐。志愿者在送餐上门时,还会根据老年人的实际情况,主动帮忙做些力所能及的事:陪他们聊聊天、下下棋,帮忙剪指甲、打扫卫生……用点滴关怀,让老年人感受到社区的温暖与陪伴。
民之所盼,行之所向。曹红艳表示,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围绕“十五五”时期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作出一系列新部署、提出新的更高要求,为社区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社区将不断丰富菜品种类、提升服务品质,把爱心食堂办得越来越红火。同时,拓展更多贴心服务,切实增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与安全感,共绘“老有颐养、民有乐享”的幸福图景。
本报记者 曹欣怡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