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晚报时间:2025-11-24

入冬以来,我市设施蔬菜大棚内依旧绿意盎然、一派繁忙,一场科技守护冬季农业生产的攻坚战正全面展开。寒潮中的这份沉稳与底气,不只是农业技术的胜利,更是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在基层落地生根、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的生动实践。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坚持农林牧渔并举,发展现代设施农业,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这为新时代农业农村现代化指明了明确方向。
如今,我市立足山西“菜篮子”的农业资源禀赋,将设施农业作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突破口,以合作社为纽带,加快推动简易棚向智能棚转型、分散种植向规模经营升级。进入冬季以来的一次次农技服务,更让全会精神从“会议文件”变为“田间地头”的生动实践。
面对突如其来的大范围降温,夏县南大里乡农科站技术人员第一时间深入蔬菜大棚,开展“一对一”防冻技术指导,加固棚室结构、增加多层保温、科学补温和合理通风,确保每一座棚“有人盯、有人管、有对策”。这一支支奔走于田间地头的农技队伍,正是全会精神中“以科技赋能农业生产能力提升”的具体体现。
河津市永合村郝云岗的种植园内,智能监测设备实时采集棚内外温湿度变化,数据精控通风时段,最大限度减少低温对西红柿生长造成的影响。从保温棉被加盖到骨架加固,从薄膜修补到日夜巡棚,这些细致入微的举措背后,是全市持续推进设施农业现代化、提升抵御风险能力的决心与行动。
盐湖区同样打出科技与服务并举的“防冻组合拳”。亿博农业有限公司的智能大棚内,通过温控系统的调控,棚内温度始终保持在最适宜作物生长的区间。即便外界温度降至零下3℃,棚内草莓仍红艳饱满、番茄正进入开花期。与此同时,盐湖区果蔬发展中心分片区下沉技术力量,精准开展系统化指导,从设施加固到补光增温,再到农事操作细节提醒,一线服务不断档,为冬季蔬菜生产注入强劲支撑。
如今,我市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发展壮大,现代农业装备、智慧种植技术、规模化经营方式正加速普及。市农业农村部门将继续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基础,以农业科技创新为引擎,不断完善农业经营体系,让设施农业真正成为稳定粮食安全、带动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
从数据调控温室温度,到手机端远程管理大棚;从寒潮防御到供应稳定——我市正在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证明:贯彻全会精神不是口号,而是田间地头可感、可见、可衡量的变化。
记者 刘凯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