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产业+文旅”激活乡村活力

来源:运城日报时间:2025-11-24

近日,闻喜县薛店镇沟渠头村入选2025年度山西省乡村旅游重点村。这背后,是这个曾经“路难行、人难留”的贫困村,用十余年走出“产业筑基、文旅赋能、治理护航”的振兴之路,实现从人均收入不足千元到突破3万元,从单一农业村到全季节旅游目的地的华丽转身,成为乡村旅游与乡村振兴融合的生动注解。

沟渠头村的振兴始于资源觉醒,依托30多年中药材种植历史破局。“我们村没有名山大川,但30多年的中药材种植历史,就是最宝贵的财富。”该村党支部书记杨新红说,上世纪90年代,村里仅几名村干部试种中药材,规模不足10公顷,村民收入微薄,村庄逐渐陷入“空心化”。村“两委”率先“破冰”,打深井、铺管道,将266.67公顷旱地改造为水浇地,成立9个中药材专业合作社,培育百余名经纪人,构建“产、供、加、销”产业链。如今,中药材面积达280公顷,年销售额近亿元。

“产业是乡村振兴的根基,只有让村民先富起来,才有底气谋划更远的发展。”杨新红表示,计划在3年内人均年收入突破5万元,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100万元;村民实现“农民+工人”转变,技术工人每日收入200余元。

产业稳固后,开启“产业+文旅”跨界升级。“光靠种中药材,只能解决吃饱穿暖问题,要让村庄更有吸引力,必须走产业融合之路。”杨新红介绍,该村积极打造中药材科普园、月季景观长廊,连续举办三届月季花节,恢复传统庙会,形成“春赏月季、夏品药材、秋享农耕、冬忆民俗”业态。68岁村民王大爷开起农家餐馆:“以前想都不敢想,咱这穷村子能来这么多游客。”

治理为振兴护航,创新推行党员积分制管理。“发展旅游后,村里游客多了,对村容村貌、乡风文明的要求高了。”杨新红介绍,村民通过参加公益活动可获得积分,不仅能兑换生活用品,还能获得荣誉。如今,村民自发担任讲解员,主动为游客提供服务,诚信经营成为常态。游客刘女士感慨:“这里风景好,村民也特别热情,既能体验农事,又能感受民俗,这样的乡村游特别有意义。”

入选2025年度山西省乡村旅游重点村,沟渠头村迎来了新起点。“这是对我们过去工作的肯定,更是未来发展的动力。”杨新红表示,将依托政策支持,打造中药材研学基地,开发特色文创产品,进一步完善旅游配套设施,扩大“闻喜后花园、打卡新地标”品牌影响力。

本报特约通讯员 杨秀文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