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社会>

用AI制作汉字小游戏——

三年级学生“玩会”汉字

来源:运城晚报时间:2025-11-17

□记者 王露 文图

“七七,该预习明天的生字了!”以往听到这句话,三年级学生七七总会皱起眉头,掏出字典慢吞吞翻找,抄写生字时也走神。如今,她一放学就催着妈妈说:“妈妈,快把汉字游戏打开,我要闯过今天的20字关卡!”

  让七七态度发生180度转变的,是妈妈王女士用DeepSeek制作的汉字学习小游戏。这款把预习、学习、复习融入闯关的小游戏,不仅解决了三年级生字增多、听写常出错的难题,更让曾经枯燥的生字学习变得有趣。

“三年级语文生字量一下子上来了,听写时总出错。”王女士无奈地说,之前让七七查字典预习,过程太枯燥,孩子坐不住,效果也一般。反复抄写的机械记忆方式缺少互动和趣味,七七对生字的认识总停留在表面,记不牢、用不活。

一次偶然的机会,王女士了解到可以用AI制作学习工具,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她开始研究用DeepSeek制作。“操作其实很简单,每个人都能做,就三步。”王女士向记者演示起来,“第一步,先找到课本上的写字表,拍照就行,我每次选20个字,太多了AI容易偷懒,不会把所有字都放进游戏。”

第二步是关键,要给AI下达明确的提示词。王女士打开手机里的笔记,上面记着她总结的提示词:

你是专业Web开发专家,请基于我上传的识字表,生成一个单文件index.html(含HTML/CSS/JS,离线可用)的汉字趣味学习小游戏,需满足:

1.预习模式:按顺序显示汉字,给出3个相关联的拼音让用户自己选择,给出3个相关联的偏旁部首让用户自行选择。选择错误给出红框提示,选择正确后,可进入下一个汉字。

2.学习模式:随机显示汉字,展示拼音、部首、笔画数、3个简单组词及释义,带“我学会了”切换按钮。

3.练习模式:每轮10题,包含“选拼音”“选部首”“选组词”3种题型,即时反馈对错并计分。

4.设计风格:可爱卡通,适配平板/电脑,无需外部依赖。

输出完整代码,确保核心功能可用。

“刚开始AI生成的游戏可能不全,解决办法就是每次少选点字,多做几个页面。”王女士分享经验,“也可以让AI增加文字导入功能,虽然要导入拼音、偏旁、组词等内容,但这些都能让AI帮忙整理,有耐心就能做好。”

第三步更简单,AI生成代码后,下载文件用浏览器打开就行,也可以直接点击运行按钮。“第一次做好打开时,七七凑过来一看就挪不开眼了。”王女士笑着说,游戏里可爱的卡通界面、闯关升级的设置,一下子抓住了孩子的注意力。

如今,预习生字成了七七最期待的事。“我喜欢预习模式,猜拼音和偏旁像猜谜语一样,错了会有红框提醒,对了就能进下一个,特有成就感。”七七一边操作游戏一边说。屏幕上出现“稻”字,她盯着3个拼音选项犹豫了一下,选中“dào”,页面立刻跳转到部首选择,选对“禾木旁”后,弹出“恭喜进入下一关”提示,七七十分高兴。

王女士介绍,用游戏学生字,预习速度快了不少。“以前查字典预习20个字要半个小时,现在玩游戏十几分钟就搞定,效果还不错。”不过,王女士有自己的原则,复杂的字、七七猜错的字,还是要查字典求证。“查字典的技能不能丢,游戏是辅助工具,要合理利用。”

让王女士惊喜的是,七七对生字的掌握更扎实了。“游戏里反复考拼音、部首、组词,知识点多出现几次,孩子就记住了。”之前听写总出错的“翠”“稻”“廊”等字,现在七七都能轻松写对。当然,王女士也没放松写字练习:“游戏能帮着记字,但字迹和学校作业不能马虎,该写的还是要认真写。”

现在,七七不仅自己玩,还把游戏推荐给同学。“我跟同桌说,我妈妈做的汉字游戏可好玩了,闯关就能学生字。”七七骄傲地说。王女士也把制作方法分享到家长群,不少家长尝试后纷纷反馈:“原来学生字可以这么有趣,孩子再也不抵触了。”

“其实不用懂编程,只要跟着步骤来,每个家长都能做出适合自己孩子的汉字学习游戏。”王女士说,AI工具让学习变得更生动,也让家长能更好地帮孩子解决学习难题。看着七七追着要“闯关”学汉字的样子,她深深感受到,找对方法,枯燥的学习也能变成孩子喜欢的事。这种在玩中学、学中乐的方式,不仅让孩子掌握了知识,更培养了主动学习的好习惯,这比什么都重要。

记者感言

采访中,七七追着妈妈“加关卡”的模样,让人真切感受到趣味学习的魔力。曾几何时,查字典、反复抄写是生字学习的标配,枯燥的机械记忆让孩子抵触、让家长焦虑。王女士用AI打造汉字游戏的尝试,打破了传统学习的局限。

不用复杂操作,5分钟就能将课本生字变成闯关游戏,让预习、学习、复习变得生动有趣。这不仅解决了三年级生字增多的学习难题,更让孩子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AI工具的普及,让家长不再是单纯的监督者,而是孩子学习的“创意合伙人”。真正的教育智慧,从来不是强迫灌输,是用巧思搭建桥梁,让孩子在快乐中主动探索、收获成长。 记者 王露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