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晚报时间:2025-11-17
连日来,盐湖区田间地头抢种正酣,往日玉米收获后的秸秆处置难题,如今在科技赋能下实现“生态包袱”向“绿色财富”的转变。
在盐湖区北相镇李三军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的农田里,深翻机轰鸣作业,将粉碎后的玉米秸秆均匀翻埋入土,让秸秆化身土壤“营养餐”。深耕后的土地平整疏松,为冬小麦播种创造了优质条件。秸秆综合利用呈现多元化态势,以肥料化、饲料化为主导,推广粉碎还田和堆沤还田两种模式。前者操作简单、成本低,可改善土壤结构;后者将秸秆与畜禽粪便、腐熟剂堆沤发酵,肥力更集中。这两种模式,不仅实现秸秆资源化利用,还能破坏病虫害生存环境、减少农药使用,助力实现“双碳”目标。另外,盐湖区上郭乡上邵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的农机社会化服务综合管理平台,通过气象仪、农作物长势监测仪实时捕捉土壤墒情、温湿度等数据,为整地质量和精准播种提供了数据支撑,实现“一地一策”精细化管理。
如今,盐湖区以科技为翼,让秸秆还田串起农业绿色发展生态循环链,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实践,为冬小麦丰产丰收护航,为乡村振兴注入绿色动能。 记者 王露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