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社会>

以爱为翼护童心

——盐湖区康慧特校用艺术为特殊儿童点亮成长路

来源:运城晚报时间:2025-11-17

每一颗特殊的心灵,都渴望被看见、被温暖;每一个折翼的天使,都拥有追逐美的权利。11月14日,盐湖区康慧特殊教育学校操场上温情涌动,以“童心畅想中国梦,赓续传承爱国情”为主题的校园文化艺术节举行。

这场专为特殊儿童量身打造的艺术盛宴,没有竞技比拼,以关爱为底色、以包容为准则,通过“展、演、玩、赏”多元形式,让孩子们在艺术滋养中收获自信,在关爱中感受温暖,诠释了“每个孩子都值得被温柔以待”的教育初心。

上午8时40分,在老师和家长的陪伴下,孩子们陆续来到操场。有些孩子步伐略显蹒跚,有些孩子不善表达,但脸上都洋溢着难以掩饰的期待。来自运城职业技术大学的志愿者早已等候在现场,小心翼翼地搀扶行动不便的孩子、耐心安抚情绪敏感的学生,为他们送去关怀。

9时整,开场表演《少年中国说》震撼登场,孩子们虽发音不够清晰、动作不够整齐,但每一个眼神都格外认真,每一次抬手都充满力量。他们用最纯粹的表达,展现出特殊儿童不向命运低头的坚韧品格,不少观众看得热泪盈眶。

“特殊儿童更需要被尊重、被赋能,艺术是打开他们心灵的钥匙,也是传递爱的桥梁。”盐湖区康慧特殊教育学校校长马慧丽说。

该校始终坚持“以生为本”,针对孩子们的认知特点、肢体能力和情感需求,量身设计教育教学方案。此次艺术节充分考虑特殊儿童的个体差异,节目编排兼顾动静结合,既有适合肢体协调能力较弱孩子的手势舞、合唱,也有满足艺术天赋学生的乐器演奏、情景朗诵,让每个孩子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

13个充满温情与力量的节目,背后都凝聚着老师、家长和孩子的心血。

亲子舞蹈《红星闪闪》中,家长牵着孩子的手,用默契的配合弥补动作上的不足,每一个旋转、每一次跳跃,都传递着亲情的温暖;手势舞《国家》里,孩子们跟着节奏认真比画,虽然动作略显稚嫩,但眼神中透着专注与坚定,用无声的语言表达对祖国的热爱;非洲鼓表演中,孩子们跟着鼓点尽情释放活力,欢快的节奏感染着每一个人;情景剧《如愿》以细腻的情感、质朴的表演,展现了特殊儿童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现场观众深受触动。

家长的舞蹈《大中国》、大学生志愿者带来的《美丽中国》彰显了家校社协同关爱特殊儿童的强大合力。

演出结束后,大家在艺术长廊参观“绽放的色彩”静态艺术作品展。百余件颜料画、水彩画和手工作品整齐陈列,这些作品或许线条不够流畅、色彩搭配不够协调,却充满了童真与想象力。

有的孩子用稚嫩的笔触描绘天安门、万里长城,表达对祖国的热爱;有的孩子通过折纸、黏土创作展现生活中的美好瞬间;还有的孩子用斑斓的色彩抒发内心的情感。家长们在孩子的作品前端详、拍照留念,眼中满是骄傲与欣慰。

“没想到孩子能画出这么棒的作品,感谢学校给了孩子展示的机会,更感谢老师们的耐心教导。”一位家长激动地说。老师们则在一旁轻声讲解每个作品的创作过程,分享孩子们背后的努力与进步。

此次校园文化艺术节,不仅为特殊儿童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更让他们在参与中收获了自信、感受到了关爱。

“我们将继续坚守教育初心,用爱心、耐心和责任心陪伴孩子们成长。”马慧丽说,也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呼吁全社会关注特殊儿童,用包容的心态接纳他们,用实际行动帮助他们,让每一颗特殊的心灵都能在爱的滋养中绽放光彩,让每一个折翼天使都能勇敢追梦、向阳而生。

记者 陶登肖 文图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