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日报时间:2025-11-14
“你们好,我叫小萝卜头,我的大名叫宋振中。因为在监狱里我长期吃不饱,经常饿肚子,营养不良,头大身子小,监狱里的叔叔阿姨都管我叫小萝卜头。我的爸爸妈妈是中共地下党员……”这是近日芮城县学张小学开展国防教育活动中,学生讲述《小萝卜头的告白》红色故事的场景。活动中,通过开展走进烈士纪念基地瞻仰纪念先烈,观看红色电影,讲述红色故事,举办国防教育班会等活动,让孩子们在革命先烈事迹中、在红色故事中得到精神上的洗礼,收获了红色教育带来的成长。
以国防教育培养阳光少年。学张小学地处“菊花之乡”的学张乡,是一所农村寄宿制学校,是芮城县人武部“助学兴教”共建单位。近年来,该校积极将国防教育融入学校发展与育人全过程,以“办老百姓家门口小而精、小而美、小而优的阳光生态好学校”为目标,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持“让每位儿童站在学校正中央”思想,积极践行“以爱育爱、阳光成长”办学思路,立足“阳光”核心文化价值体系,积极探索构建国防教育实践课程,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和国防意识,让国防教育在校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让孩子们在国防教育的浸润中人人成为阳光少年。

新兵入伍启程,学张小学的学生为战士送上祝福。(资料照片)
国防教育进校园
播撒爱国的种子
“从韩叔叔身上,我们看到了作为一名人民解放军战士的伟大精神,他的精神将鼓励着我在以后的学习中,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将来成为最美的自己。”这是该校学生刘子怡听了芮城籍现役军人、二等功臣薛童非的故事后在日记中写的感想。
童心向国防,共筑英雄梦。为进一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培养青少年国防意识,营造浓厚的红色校园文化氛围,由芮城县人武部牵头,在芮城县学张小学开展“二等功臣进校园”活动,邀请该县现役军人、二等功臣薛童非讲述军旅故事,作事迹报告。韩童非以自身的成长经历激励同学们,热爱祖国,热爱家乡,有强大的祖国,才会有今天幸福的生活,更要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热爱学习,热爱生活,不怕困难,发奋读书,立志成才,报效祖国。
薛童非坚定有力、激情澎湃的演讲,让孩子们在铿锵的声音中感受到英雄投身军旅、保家卫国的豪情壮志。报告会结束,许多孩子纷纷表示,要向英雄学习、看齐,长大后也要参军。
近年来,该校积极开展国防教育进校园和研学实践活动,每逢清明节,全体师生与人武部官兵一起走进芮城县烈士陵园、杜伯实烈士纪念基地等,开展“忆清明缅英烈思奋进”主题教育活动,学生们真切体悟到革命先辈的坚定信仰与勇敢无畏精神,纷纷表示要继承革命先烈遗志,珍惜来之不易的今天。在每年的春季和秋季,学生们还积极踊跃参加县人武部组织的新兵欢送仪式,通过为新兵敬献鲜花,感受军人保家卫国的壮志豪情,体会军人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在“走进家乡爱我芮城”研学活动中,同学们走进芮城通用机场,了解现代军事科技在民用领域的应用;在“红领巾爱祖国”竞演讲台上,孩子们用清脆童声讲述红色故事,他们用声音传递着对祖国深深的热爱,也让国防意识在幼小的心灵中扎根;学校还通过“红领巾爱祖国探寻家乡美‘行走的思政课’”研学实践和受邀与人武部叔叔们一起观看红色电影,引导学生从家乡的发展变迁及神圣的共建中感悟国防建设对国家稳定、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支撑作用,将国防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紧密相连。
学校还开辟国防教育第二课堂,带领学生参观县域国防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通过丰富多彩的军事体验及相关活动,激发学生对军人的崇敬和向往之情,在孩子们心中播下爱国的种子。
学张小学校长马莉表示,厚植学生爱国情怀,增强国防意识,国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通过各种国防教育进校园活动,让学生们不断接受国防教育,进一步增强国防观念和爱国意识,打造“行走的国防教育”,让强盛的中国梦扎根童心,助力成长。

邀请现役军人、二等功臣薛童非为学生们分享军旅荣光和奋斗故事。(资料照片)
国防知识进课堂
培养新时代少年
“我来不及告别,只听见风声召唤,等穿过这片荒野,理想就会实现……”伴随着《志愿军2:存亡之战》片尾曲《绽放》的旋律缓缓流淌,这份感动就像那朵临别时寄托思念的小花,留在孩子们心中……前不久,作为县人武部长期结对共建学校,学张小学和芮城县人武部联合开展红色观影实践活动,这是该校开展特色国防教育思政课的真实写照。
在活动中,少先队员代表郭朔丞说:“正是因为先辈们冒着硝烟、踏过荆棘、负重前行,我们才迎来了盛世坦途、岁月静好。以后,我要向革命先辈们学习,发奋图强,以实际行动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近年来,该校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小学应当将国防教育的内容纳入有关课程,将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使小学生具备一定的国防意识”的要求,结合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特点与心理发展规律,明确国防教育目标、内容及实施路径,将国防教育引入课堂、引进课程,在教育教学中融入国防教育。
立足课堂,落实学科渗透。课堂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该校各学科教师积极探索国防教育和学科的结合点并在课堂上认真落实。道德与法治是落实国防教育主要学科,语文教师加强教材中相关篇目的拓展延学,在课堂上绘声绘色地讲述革命故事;体育课精心组织“小小特种兵”等活动。同时,学校鼓励教师依托相关国防教育读本开展主题学习。低年级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儿歌,让学生初步认识国旗、国徽、解放军叔叔等基本国防元素;中高年级则深入讲解国防历史、军事科技、国家安全等,引导学生认识国防建设的重要性。
开拓课程,筑牢思想根基。该校立足实际,将国防教育纳入“阳光”课程体系,先后开设了“点亮星星火炬争做新时代好少年”“阳光好品格”“红色国旗”“童心共筑航天梦”“向国旗敬礼”“阳光影院”“十二岁少年礼”等主题拓展课程;每周二、周四的“无人机”社团让孩子们在操作中感受科技魅力,在探索中点亮国防梦想,种下热爱国防的种子;每逢纪念日、专题教育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学校邀请退役军人家长等走进校园,分享真实的军旅生活经历,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同时,该校注重营造浓郁的国防教育氛围。教学楼二、三楼文化长廊系统展示国防知识、科技成就等,定期创办“强军梦”“国防在我心中”等黑板报,进行电子屏、宣传栏国防教育宣传,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树立远大志向;学生们通过美术绘画、文创产品制作、给解放军叔叔写信等形式,展示自己对国防的理解与感悟,表达浓郁的爱国情和民族自豪感。
马莉告诉记者,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学校成立了国防教育领导小组,认真贯彻落实“全员参与、长期坚持、讲求实效”的国防教育方针,充分利用校园展板、红领巾广播站、微信公众号、教职工大会、升旗仪式、教室黑板报等宣传阵地,使全体师生了解基本国防知识,不断增强国防观念,激发爱国拥军热情。同时,学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保障国防教育开展。持续提升教师对国防教育的认知和素养,加强与县人武部等相关单位共建、交流,积极邀请校外退伍军人、国防教育工作者、退役军人家长等作为兼职教师或辅导员。通过各种努力,保障国防教育在校园里扎实开展,收获实效。
同心共建结硕果
村校向优面貌新
“我们要好好学习,将来考入军校,成为一名人民解放军战士,为祖国的国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在每年的新兵入伍欢送仪式中,芮城县人武部作为该校的共建单位,邀请该校学生参加活动,让孩子们感受从军的光荣和神圣,从小树立热爱国防、奉献国家的志向。这样的活动已经成为该校一项特色的国防教育实践课,也是芮城县人武部和学张小学同心共建国防教育的缩影。
同心共建,双向奔赴。多年来,该校继承和发扬拥军优属的优良传统,坚持开展慰问帮扶、送温暖工作,让退伍军人、军属充分感受到学校大家庭的关心和温暖。每当八一建军节、春节等节日,学校工会第一时间走进退伍军人教职工及军属家中,倾听他们心声,尽所能解决好退伍军人、军属的实际困难,给退伍军人、军属送去慰问品,进一步传递党和政府的关心、关怀。
学校人武共建,同绘一路芬芳。学张小学的“阳光”国防教育实践课程带给同学们的不仅是精神面貌焕然一新,爱国热情高涨,国防意识明显增强,而且日常学习生活中,更加自立自强,自律担当。学校的国防教育工作也得到了家长和社会的广泛认可,激励着全体师生用实际行动书写着奋进的篇章。
作为乡村小学,该校不断创新育人方式,积极践行“生本、对话、求真、累加”八字课堂文化,努力在实训实战实操中提质,让孩子们在课堂上眼中有智慧的光芒,脑中有思维的火花,笔下有个性的表达,逐步实现“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快乐”的课堂愿景。同时,积极开展精彩社团活动。该校坚持“体育社团”双特长培养,引领进行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开设合唱、口才、剪纸、科学小制作、韵律操、劳技等社团活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惠及每一位孩子。
特色国防教育带来了村校的全面进步,该校教育教学也得到高质量的发展,先后被评为“运城市劳动教育实验学校”“芮城县教体局2023—2024学年度综合评价优秀单位”等荣誉;有15名教师获得全国首届“京师杯”美育课堂教学展示评选活动二等奖、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硬笔类教师组三等奖、山西省教学能手、山西省基础教育精品课优秀个人等荣誉称号;有40余名学生获得全国经典诵读大赛优秀奖,全国“百班千人”阅读活动一等奖。
“办好百姓家门口的学校,让孩子快乐成长。在学校的下一步发展中,我们将坚定不移地深化国防教育建设,不断探索、拓宽、创新国防教育实践内容与路径,让国防教育的光辉照亮每一名学张学子的心灵,让爱国的种子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把学张小学建设成一所有温度、有故事、有活力的乡村小学。”马莉说。
记者 李宏伟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