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万件珍贵藏品 再现岁月峥嵘

——河津市红色记忆馆见闻

来源:运城晚报时间:2025-11-17

“我是伴着共和国一路走来的,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可以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更没有现在的幸福生活。”

“但是,居安思危。越是这个时候,越要从老一辈的革命精神中汲取力量,砥砺奋进,创出新的辉煌。”

……

初冬时节,河津市红色记忆馆暖意融融,面对来自全国各地的70余位文学创作者,年过八旬的柴时兴老人激动地讲述着。

柴时兴,河津市阳村街道太阳堡村人,1940年出生,曾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在部队期间,他多次见到毛主席、周总理等国家领导人,进一步增强了对革命前辈的无比崇敬、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1981年,回到地方工作后,他一心为民、赤诚干事,直到2000年退休。

在工作之余,他就一直注意挖掘、收集、整理珍贵的红色资料,如毛主席像章、革命领袖丝织像及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纪念章、功勋章等。

退休后,有了更多时间和精力,他便不辞辛苦、东奔西走,继续着未竟的事业。

时间来到了2024年,彼时,柴时兴老人的红色藏品已数以万计,仅各式毛主席像章就达到了1.5万余枚。那年,在河津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河津市纪委监委、河津市老区建设促进会统筹协调,山西安华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倾情资助,打造了河津市红色记忆馆,主要展出柴时兴老人的红色藏品。

1.5万余枚各种制式的毛主席像章、2000余份开国将帅的图片资料、1000余册红色图书……这里的红色藏品被整合成瞻仰、缅怀和赓续3个展区,全方位展现了伟大领袖毛主席的丰功伟绩和崇高精神,再现了披荆斩棘的中国革命历程。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瞻仰展区包括“领袖风范”“元勋风采”“将帅风骨”3个篇章。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领袖风范”篇章内,“仿一大旧址原貌模型”“1929年6月,红军第四军政治司令部布告”“长征示意图”等,充分展示了毛主席高瞻远瞩、胸怀天下,心系国家、情系人民的人格魅力。

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开国元勋作为无产阶级革命家,鞠躬尽瘁、呕心沥血,改变并创造了一个时代,为革命和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元勋风采”篇章,人们重温了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董必武等老一辈革命家的英伟形象。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将帅风骨”篇章内身经百战的开国将帅,为新中国的建立和国防巩固,立下了赫赫战功,他们永远值得我们尊重和致敬。

随后进入缅怀展区,这里有雕像、板画、摆件等作品上千件,主要为领袖像、语录像、诗词像、历程像等。这些展品是广大人民群众讴歌致敬伟大领袖的特殊情感表达方式。

在火红的党旗下,南湖的红船驶过百年辉煌、走向伟大复兴。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赓续展区内,人们深刻体悟到,领袖之风,山高水长,伟人已逝,精神永存,唯有不忘初心,牢记来时路,才能担当使命,奋进新征程。

红色记忆馆,不仅是一个展览空间,更是一个精神传承的场域。走出该馆,许多人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来自内蒙古的作家水孩儿深有感触地说:“柴时兴老人用毕生精力守护这些红色记忆,让我们年轻一代能够直观感受到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这些珍贵的实物和资料,比任何教科书都生动有力。作为文学创作者,我们有责任将这些红色故事转化为打动人心的作品,让红色精神代代相传。”

记者 景斌 文图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