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文化服务“沉”下去 群众幸福“提”上来

来源:运城晚报时间:2025-11-17

冬日初临,寒意微显,永济市开张镇人民政府门前的广场上却暖意涌动。

11月13日,在一阵激昂铿锵的鼓舞《好运全都来》中,永济市今冬文化下乡系列活动正式拉开大幕。台上,演员唱念做打、声情并茂;台下,村民目不转睛、掌声如潮。

“这演出,真是送到咱心坎上了!”一位两鬓斑白的老戏迷激动地说出大家共同的心声。

这场演出并非一次孤立的文化“快闪”,而是永济市系统推进“文化资源下沉”的生动缩影。它是由中共永济市委宣传部指导,永济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永济市文化馆承办的“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建设‘幸福家园’”系列活动之一,是那股润泽乡村的“文化活水”在开张镇激起的绚丽浪花。

近年来,永济市紧紧围绕“建设幸福家园”目标,以文化振兴赋能乡村振兴,坚定不移推动文化服务向基层延伸,通过构建精准输送网络、厚植本土文化土壤、涵养时代文明新风,打出系列组合拳,真正让文化从“云端”落到“田间”,在乡村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绘就一幅景美、人和、产业兴的幸福画卷。

织密服务网络:

“免费开放”筑牢文化根基

为让文化资源成为全民共享的“幸福养分”,永济市构建以文化馆总馆为枢纽、乡镇(街道)文化站为分馆、村(社区)文化服务中心为网点的总分馆服务体系,打造“15分钟文化生活圈”,覆盖城乡每一个角落。

该体系坚持“总馆统筹、分馆联动、网点延伸”,统筹公共文化资金与器材资源,推行“定时定点+订单预约”服务模式,实现“大众服务在片、小众服务在馆、特色服务在点”。今年以来,总馆成人免费开放民族舞、葫芦丝、朗诵等10类课程438课次,服务群众约1.2万人次;少儿暑期开设小主持、吉他等课程137课次,服务3800余人次;十大分馆开设舞蹈、戏曲等课程698课次,惠及群众超1万人次;预约服务182课次,覆盖3000余人次。真正实现“无障碍、零门槛、全免费”,让文化的触角延伸至城乡每个角落。

激活流动力量:

“文艺队伍”唱响幸福乐章

今年,永济市文化馆总分馆系统组建6支“文艺小分队”,由总馆专业骨干、分馆文艺人才与民间艺人共同组成,深入城乡开展“菜单式”惠民演出,把舞台搭到群众家门口,把欢乐送入百姓心坎里。

小分队穿梭于乡村集市、田间地头、社区广场、养老院,针对不同场景安排演出内容。围绕春节、五一、端午、国庆、中秋等传统节日,开展“我们的节日”系列演出200余场,服务群众1.5万余人次,极大丰富了基层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其中,“春之恋舞蹈队”“东方慧舞蹈团”等队伍编排的《花千树》《黄土情》《桃花红幸福来》等精品节目,多次代表永济参加省、市大型活动,表现亮眼,已成为永济文艺战线的主力军。

培育本土骨干:

“文化骨干”撑起一片天

永济市通过“培训+扶持+激励”模式,挖掘培育本土“文化能人艺人”与“文化带头人”,推动基层文化从“零散开展”走向“常态长效”,形成“群众演、群众看、群众乐”的生动局面。

今年以来,永济市共培育文化能人艺人19名、文化带头人13人。文化能人艺人全年任务228场,截至10月已完成230场;文化带头人全年任务156场,截至10月已完成185场。这批“核心力量”不仅让优质文化服务在基层落地生根,更激发了群众的文化自觉与创作热情,为“幸福永济”注入持久活力。

丰富活动供给:

“主题活动”绘就多彩画卷

围绕群众多样化需求,永济市文化馆总分馆系统联动各级服务点,开展系列主题文化活动,既传承永济文化根脉,又贴合现代生活节奏,让群众文化生活“有温度、有内涵、有色彩”。

“我有拿手戏”群众文艺节目大展演是总分馆体系创立以来的品牌活动。今年以来,各乡镇(街道)围绕和美乡村建设成果,创新编排130余个优秀节目进行展示,参与群众1000余人次,累计观众3万余人次,为参加运城市级展演储备了丰富节目。

此外,春节期间举办的“河东春意浓·好运正当时”系列活动,以及五一、十一、重阳节期间在鹳雀楼、普救寺、神潭大峡谷等景区和多个乡村、养老院开展的送文化下乡活动,累计惠及群众3.8万余人次,真正实现“月月有活动、全年不断线”,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从“有”向“优”迈进。

开展戏曲惠民:

“古韵新声”浸润百姓生活

永济市作为蒲剧“梆子戏”文化起源地,戏曲惠民演出是2025年重点民生实事之一,举办了第一届“蒲源春”戏迷争霸赛,每周六都在永济市蒲园开展以蒲剧为主的戏迷辅导及展演活动。

永济市蒲剧团携《还阳珠》《秦香莲后传》《哑女告状》等经典剧目及新编现代戏,走进社区广场、乡村戏台、校园礼堂,将文化盛宴送到群众“家门口”。

演员们克服基层场地简陋、天气多变等困难,以饱满热情投入每一场演出。台上韵味十足,台下如痴如醉,老戏迷跟着哼唱,孩童模仿身段动作,现场氛围热烈温馨。今年已免费送戏下乡100场,惠及观众15万余人次;城区戏曲惠民78场,惠及观众17万余人次。戏曲惠民不仅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更让传统艺术在服务群众中焕发新活力。

据了解,下一步,永济市文化馆将继续以总分馆制为依托,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持续深化“下沉共享”机制,进一步扩大服务覆盖面、优化服务内容,推动基层文化服务更精准、更丰富、更贴心,让文化惠民的种子在基层沃土中生生不息,为“幸福永济”绘就更加浓郁温暖的文化底色。

记者 李婉玉 荆毅萍 赵泽艳 文图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