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翟店老街

来源:运城晚报时间:2025-11-14

□黄国华

每个地方,都有一条属于它的古老巷道;每个时代,都有属于它最留恋的色彩;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内心里刻骨铭心的记忆。

老街宛若人们那布满皱纹的脸,每个皱褶里都有一个故事,记载着一代代老街人儿时的顽皮、少时的梦想,还有老街里点点滴滴的变迁。

或许,每个在翟店生活的人,内心深处都有一种道不出的老街情怀。无论宽阔的几条新街如何新潮繁华,不变的是记忆中的老街道。

这是一条流光溢彩的老街,一条商业繁荣的老街;这是一条谜一样的老街,一条流淌着古韵古香的老街。在这条老街里流传着近千年无法言尽的故事,在这条老街里演绎过悠久的辉煌历史。

据传在明初,由洪洞大槐树下一批任姓人迁入此地,明太祖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更名为石龙镇。(因山洪从稷王山冲下来大量石子,弯弯曲曲进入村中,好像一条长龙,故名。)明末时一翟姓人在街上开骡马店,为使生意兴隆,将石龙街改为翟店街。

历史上,老街的商贸代代不衰,商号店铺遍布街巷,贸易辐射全国各地,繁荣昌盛的状况确实令古今人士赞叹。

老街的繁荣和发展源于明初木业、药业、布业、粮食、运输等。明洪武年间,老街已成为远近闻名的商业中心,街上有京货铺、杂货铺、当铺、盐店、醋房、花店、粮行、肉铺、饭馆、纸铺、石印、瓷器店、酒店等行业。

据考证,老街在明、清时期,就已有许多知名的砖雕艺人。稷山县现存石雕立体画《龙门图》,是老街一富商家中的照壁,后被稷山县博物馆收藏。这块石雕卓立如山,重峦叠嶂,河流急湍,古树苍松,山岩峭壁,栩栩如生。巧妙的构图,精湛的雕刻,形象描绘出古代禹门黄河奔流的雄伟气势。

老街因商人而繁华,商人也因老街而不断获利。

明末清初,仅四行(粮、棉、药、木)作坊就有25处,商号百余家。清代至民国,翟店老街就有四大药铺闻名秦晋豫。最早、最大的药铺是赞华堂,其次是太顺正药铺和广升高药铺、合盛庆药铺。药铺大都有庄客在外地采购药材,有坐堂大夫。

据史料记载,1928年冬季,外乡人潘姓医生与徒弟任河山在老街东开设西医诊疗所,并经营西药。这是稷山最早的一家西医医疗机构。到了1934年,潘医生离开翟店之后,任河山(翟店镇人)开始独立经营这所医疗机构,改称“天河诊疗所”。

还有一位西医医生,姓任名有庆,字廉卿,生于1891年,高小毕业后先是自学中医。当时河津里望村(今归万荣县管辖)有个西医诊疗所,是河南人薛鸿斌主医。任有庆于1930年冬季到里望村跟随薛鸿斌学习西医,并学会拔牙和镶牙。次年秋天,任有庆与薛鸿斌一起迁往翟店镇上,开办西医“华英医院”。

  老街遗留下来的门楼和明代城门洞成为翟店的标志,现存的清代、民国时期的民居,除了展示着它昔日与繁荣商埠的痕迹外,也反映出老街商人当时的生活品位。老街的民俗文化还有炕围画、剪纸、花鼓、布画、鼓车、焰火等,民俗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与经济的支撑分不开。

在老街提起翟店的“老字号”——邓氏麻花,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邓氏麻花源远流长,从明代开始就驰名河东,在清代时成为皇宫贡品。一个个纸花店让一个个外乡人在老街扎了根,多少个饼子铺就富了多少个老街人。

在我童年的记忆里,这条街至多也不过两辆面包车那么宽。两边林立着高高低低的店铺门面、花里胡哨的匾额和招牌,还有那叮叮锵锵不知是杂货店还是铁匠铺里发出的声音。

店铺的脏水几乎全部流到街上。特别是冬季下雪后,本就不算宽的街面常天潮湿,即使不落雨也时有一汪汪的水窝,当然也有泥泞。行人须得很小心地走过,免得把污水溅到自己或是别人身上。

偶尔碰到淘气的孩童学骑自行车,不管前面有人没人总是按着铃铛飞跑。那车轮下的泥泞便一齐飞将起来,专往人裤脚里钻。故而,常在街上的人只要一听到铃铛响,就赶紧靠近墙根或是躲进店铺里,即便如此,也难免溅几滴泥巴于裤脚上。

若是边坡一带的女人逛街,傻愣愣地望着这胶皮轱辘的自行车从泥水里轧过,却并不陷进去,便深深地诧异了,心想这也就是翟店的街了。至于溅到身上的泥巴,那倒未必介意——它恰是逛街的标志,回到村里,尽可以向人炫耀。

20世纪90年代,街道上出现了4个轮子的汽车。再后来汽车多了,老街常常发生堵塞。人们说,这老街还需要加宽。显然那狭窄的街面是无论如何也不行的了。于是,街道有了第一次的拓宽。许多店铺不得不忍痛往里缩一缩,让小汽车得以通过,旁边还可以走行人。

时光荏苒,岁月流逝,如今的老街已经在历史的长河中,变成一道别样的风景。

漫步在老街,这里的每一条小巷,每一个店铺都蕴藏着一个动人的传说。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走过河东大商贾王璋,走过经营西药大夫任河山、潘先生,走过翻砂匠冉生甫,走过开设纸局的原任令……他们来过,走过,在这条老街里留下了他们的身影,也留下了他们的故事。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