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蒲剧《塞上悲歌》,跨越中外文化的戏曲华章

来源:运城日报时间:2025-11-13

白璧无瑕落黄泉,荒冢无言草连天。人心渊薮不可见,塞上悲歌凭谁传?11月8日晚,市蒲景苑·百姓剧场内灯火辉煌,座无虚席。一场跨越中外文化的戏曲华章拉开帷幕——由山西省蒲剧艺术院演出二团倾情打造的蒲剧《塞上悲歌》(又名奥赛罗)在此首演,精彩的演出不时博得阵阵掌声。11月下旬,《塞上悲歌》还将晋京演出一周,让首都观众领略莎翁戏剧与蒲剧碰撞的艺术魅力。

蒲剧《塞上悲歌》演出剧照。

蒲剧《塞上悲歌》改编自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之一《奥赛罗(Othello)》。本剧在忠实于莎剧原著内核的基础上,着力开展本土化、戏曲化与现代化的创造性改编,打造“蒲剧中的莎剧”,积极推动拥有悠久历史的古老蒲剧继承传统精华,迈向现代艺术舞台,走向国际文化视野,在跨文化改编、传统戏曲现代化转型的实践中,探索蒲剧新路径,展现蒲苑新风貌。

该剧主人公胡人罗赛将军投靠了汉人建立的新王朝,求娶了相国之女,一跃成为武将之首。英勇善战的将军得胜还朝,相国之女白无瑕对他倾慕已久,毫不在意门第不同、族群之分,向将军表达爱意。一对恋人缔结良缘,罗赛郑重地赠送白纱为信物。然而,罗赛的“朋友”古意全,内心嫉妒其权势,利用罗赛的敏感心理,让罗赛误认为白无瑕与副将郑文偷情。罗赛妒火中烧并坠入怀疑陷阱,谗言在他心头挥之不去。失去理智的他亲手杀死了忠贞的爱妻,待事后查明真相,后悔莫及遂惨烈自刎。

在戏曲艺术的广阔天地中,蒲剧,这一古老且充满活力的剧种,以其高亢激昂的唱腔、刚健豪放的表演风格,在戏曲舞台上独树一帜。当蒲剧与莎士比亚的经典作品《奥赛罗》相遇,一场跨越时空与文化的奇妙融合就此展开,这便是蒲剧《塞上悲歌》带给观众的震撼体验。

蒲剧《塞上悲歌》在改编莎士比亚《奥赛罗》时,保留了核心冲突与悲剧内核,每一个情节的推进都紧扣原著的脉搏,让熟悉《奥赛罗》的观众能够从中找到那份熟悉的感动与震撼,同时又为新的表现形式而眼前一亮。

本土地域化的改编使故事更加贴合观众的文化语境,又借助演员南征独特的武戏功底实现全新呈现。南征扎实的艺术实力、丰富的舞台经验,深得阎派艺术传承,尤擅通过细腻的情感演绎与精湛的程式技巧,塑造复杂人物形象。

蒲剧《塞上悲歌》充分发挥主演能文能武、唱腔激昂的优势,武戏部分融入蒲剧经典“把子功”“走边”等程式动作;文戏方面则运用阎派唱腔独特的发声技巧与行腔特点,诠释角色复杂的情感变化,借鉴蒲剧传统剧目《徐策跑城》《战冀州》的经典表演技法,如“翎子功”、翻滚扑跌等高难度身段动作等,最大化发挥主演优长,实现演员与剧目在艺术表现上的深度契合。

蒲剧擅长通过强烈的表演来抒发情感,武戏的精彩呈现为剧情增添了更多的张力与激情。无论是战场上的英勇无畏,还是在情感纠葛中的挣扎痛苦,南征都能通过细腻的表演和精湛的技艺,将角色的内心世界淋漓尽致地展现给观众。

《塞上悲歌》汲取了蒲剧传统剧目《凤仪亭·小宴》的表演精华。蒲剧小生擅长用翎子功夸张地表现惊喜、愤怒、慌乱得意、轻佻、挑逗等心理活动和性格特征,一般的表演有摆、绕、拉、按、抖、噙、竖、颤等八法。这样的运用鲜活地传达了罗赛将军的风光得意、爱慕佳人,或是在生疑过程中忐忑不安、情绪冲动的心理,巧妙地借鉴传统程式表现幽微人性。同时,《塞上悲歌》还借鉴蒲剧传统剧目《战冀州》的武生戏。其中“摔城”片段的唱、做别具一格。主人公罗赛将军得知自己冤杀妻子之后,用“串翻身”“扎靠僵尸倒”等高难度的身段,再结合繁复精妙的翎子功,表现罗赛将军的极度痛苦自责,演员以精湛的武功身段,精准刻画出罗赛杀妻之后的癫狂状态。

蒲剧的唱腔以其腔高板急、起伏跌宕而闻名,这种独特的声腔特点在《塞上悲歌》中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在表现罗赛将军的豪情壮志时,唱腔高亢激昂,如黄河之水奔腾不息,展现出他的英雄气概;而在表达他与白无瑕之间的柔情蜜意时,唱腔又变得婉转细腻,如潺潺溪流,滋润着观众的心田。当剧情发展到高潮,罗赛将军陷入嫉妒与愤怒的深渊时,唱腔更是充满了悲愤与绝望。

新婚三日乍相别,鱼雁无凭徒长嗟。泪光荧荧惊魂魄,噩梦频频心千结。剧中的白无瑕,相国之女由小梅花奖获得者、山西省蒲剧艺术院演出二团优秀演员刘夏飞饰演。她主攻小旦、青衣等角色,擅长《窦娥冤》《火焰驹》等经典剧目。在《塞上悲歌》一剧中,刘夏飞通过细腻的唱腔和含蓄的表演,展现出中国式爱情的温婉与深情。所使用的“水袖功”也为该剧增加了看点。

“反派”角色古意全由小梅花奖获得者、山西省蒲剧艺术院演出二团优秀演员段怡卓饰演,他通过独特的身段、表情以及一些传统的表演技巧,将古意全的阴险狡诈、巧舌如簧完美地予以呈现。奸佞古意全阴谋得逞后,以高高在上的姿态“施舍”一点真相,不仅是为了炫耀自己的高明,更是其人性丑恶的真实写照。这种对人性的深刻挖掘与展现,与《奥赛罗》原著的精神高度契合,同时又通过独特的舞台呈现方式,让观众有了全新的观剧体验。

《塞上悲歌》中小梅花奖获得者赵奇、周杰、刘鑫伟、白佳森等饰演士兵,优秀演员梅壮、汪靖博等饰演群众,他们精湛的演绎,为本剧增色不少。

蒲剧《塞上悲歌》在音乐、灯光和舞美方面也有着出色的表现,伴奏乐队配合默契,文场乐器如板胡、笛子等,或悠扬婉转,或激昂高亢;武场乐器如鼓板、枣梆、马锣等,通过富有节奏的敲击,营造出紧张刺激的氛围,与演员的表演相得益彰。同时,舞台呈现引入现代剧场技术与理念,保留传统舞台一桌二椅、屏风的写意精华,合理地运用灯光、音效等现代手段增强舞台表现力,呈现莎剧探讨的人性、嫉妒、猜疑等永恒命题,赋予了古老剧种别样的现代阐释。

蒲剧《塞上悲歌》艺术表现形式实现了跨文化元素的有机融合,借助蒲剧梆子腔的激昂节奏结合人物情感的渲染,发挥戏曲写意的心理刻画表现手法,有效增强了角色表现力,展现了中西文化交融的魅力。该剧以精彩的表演、深刻的内涵,展示了中国戏曲的独特魅力,也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了蒲剧这一古老的剧种,让古老的戏曲艺术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为莎剧注入了中国传统戏曲的艺术元素,也为蒲剧带来了多样化的创作思路与表现手法,进一步推动戏曲艺术在新时代的多元化创新性发展。

文/图 冯革才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