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日报时间:2025-11-13
一场细细的雨轻飘飘地降临,绛州古城笼罩在一层浓淡相宜的烟雨中,仿佛展开着一幅古意盎然的画卷,每一处景致透射着令人遐思的韵味和意境。
汾河蜿蜒穿城过,雨丝轻曼入河中,随泛起的波纹一起向西而去,悄无声息。河床宽阔,两岸的汾河湿地公园是亮丽的风景线,这边风景独好,每年此时,远方迁徙路过的飞禽纷至沓来,在此逗留些许时日,尤以天鹅众多,在这里嬉戏、休养,吸引着人们前来打卡观赏,于是汾河湿地公园成为名副其实的城市会客厅了。汾水滔滔,昔日的“水旱码头”盛景已去,晋国霸业的雄风依然激荡胸怀,“泛舟之役”旌旗猎猎的磅礴画面仿佛再次展现。秋雨淅沥,诉说着那段历史的伟大与辉煌。
雨中的新绛古城,有一种独特的美,那是一片浓得化不开的人文景观之美,在这座拥有1400多年州城历史的土地上,留下了许多的文化遗产。秋雨中漫步在形若“卧牛城”的大街小巷,可以领略到与历史文化相关的景点和遗迹,随意走进一条巷道,便是进入了另一片天地,中城巷,木匠巷,孙家巷,石人巷,贡院巷,阎家胡同,等等。几十条巷道的精华尽在其间,这些巷道喻其“牛肋骨”恰好不过。雕花的高门楼,砖雕的影壁,苔痕阶绿,砖墙硝蚀,面目模糊的院门石狮、石鼓可见岁月的久远,散发着斑驳与幽深。“赵氏孤儿”发生地的程家胡同,一门三进士的朝家巷,清官陶琰的故事在时光的褶皱里重现。青石板上偶尔溅起一朵细碎的水花,叩响一段段过往。不停地行走,不时驻足观赏,在这时光的隧道中穿越,又回归现实,是一份恍如隔世的重逢,是那般神秘与庄重。在这宁静与清幽中,平日的那些浮躁与烦恼在这如牛毛、像针尖的雨丝中被涤荡得干干净净,持日恒久的压抑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松弛与舒缓。
细雨中的绛州古城,更添了几分清静与祥和,仿佛一位阅历沧桑的长者,诉说着千百多年来的传说。
雨中的古城街上,有一种独特的氛围,那种静谧与安宁似乎是龙兴街独有的。这是在“牛脊”上撑伞而行,两边的店铺里散着柔和的灯光,沙沙的雨丝是轻柔的乐曲,回响在古朴的街道,偶尔路过的行人,留下的是一片宁静与清闲。那么,此时此刻的你啊,是否一样会体味到,那份微妙的感觉是那么令心灵放松与舒缓?
绛州署的三楼(钟楼、鼓楼、乐楼)并峙,雄伟地屹立在古城西塬高地,它们体现的不仅仅是先人建筑上的智慧与梦想,更是新绛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象征意义,这些古建是古城历史变化的见证者、守护者,等待着与来访者来一次跨越时空的对话。七星坡的阶石在雨水的浸润中发着亮光,拾级而上,感受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雄浑。
龙兴寺的宝塔是古城的地标古建。秋雨中的宝塔更显挺拔雄伟,屹立在城北高地。细雨挥洒,抚摸着塔身,偶尔的一颗大雨滴顺塔身滑落,留下淡淡的吻迹。此时高处不胜寒,有风伴雨轻漾,引得风铃脆响,轻奏一曲《霓裳羽衣曲》。登塔可俯瞰古城全貌,街油亮,人如蚁,烟雨濛濛,新城与古城在此交会,繁华与古朴相映衬,古朴与现代交融,这是岁月沉淀的回响,这是时光流转的神奇。
空气中伴着丝丝的凉意,坊门口的各种绛州名吃显得那么温暖和诱人,在这烟火氤氲的气息中,别具风味的美食吸引着过往行人的食欲,若想省时赶路,来一碗热气腾腾的宁家拉面,若想慢品况味,“在晋人家”是首选。雨中在古城,品茗吃美食不仅是味觉上的享受,更是心灵上难得的一份闲适清静。
细雨潇潇落古城,古域景色更焕彩,无论经历多少次风雨的洗礼,它终守着那份古朴和凝重,安详如古画。雨落古城,似低语浅吟的诗篇,更是一场久违的相逢与深深的眷恋。
尚建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