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证券报时间:2025-11-12
与笔墨纸砚四宝相类,镇纸可称为古代文人文房中的“小五”。古代文人在书房中,常将小型的青铜器、玉器放在案头欣赏,同时用来压纸或压书,由此出现了镇纸,又称纸镇、镇尺。
镇纸的材质多种多样,以铜、铁、玉、瓷、木、竹居多,上面通常雕刻有梅、兰、竹、菊并配以诗句的图案,也有动物和人物的立体形象。明清时,镇纸的制作材料比较常见的有铜、玉、石、紫檀木、乌木等,其中以石镇纸为多。在造型上以长条形为主,一般是以成对的形式出现,上面刻有诗词格言或对联字画。
材质珍稀、雕工精良、设计巧妙、年代久远的镇纸有很高的收藏价值,但在目前的收藏市场上,常见的是红木、紫檀、鸡翅木等材质的镇纸,价格在千元以下。
中国人使用镇纸的年代可以上溯秦汉,不逊于砚台和印章。历经漫长的历史,镇纸雕琢工艺分出了刻书、刻画、圆雕、浮雕、光板等几十个门类,因各地风俗、各朝代流行不同而异彩纷呈,风格迥异,以其工艺价值与人文价值,完全有资格进入高档古玩的收藏范畴。
从材料价值而言,镇纸比砚台更占优势。砚台所用石材,一定是适合研磨的特殊材料,镇纸的功能只是压住纸张,材料选用十分广泛,与印章无异,明清两朝的白玉、田黄镇纸在拍卖会上最受追捧,一些广州收藏者则偏爱花岗岩、铜制的镇纸。
(《中国证券报》)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