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经济>

破局先“破胆” 转型要“断腕”

来源:运城日报时间:2025-11-03

随着市场的日益开放和消费需求的提升,民营企业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其生存和发展始终是社会关注的重点。细数运城市三馨食品有限公司的“逆袭”之路,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家庭作坊的华丽蜕变,更是一部值得广大中小企业借鉴的奋斗史,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企业成长之路。

要有“自我否定”的勇气和果断转型的魄力。三馨食品的第一次跃升,来自2005年的QS认证,当任光孟咬牙举债40万元盖起千余平方米的厂房时,他就拿到了市场的“入场券”。第二次跃升是在任光孟主动从元宵转向速冻饺子。第三次跃升更为惊险——2014年搬离劳动力空心化的村庄,投资2000余万元在盐湖区重建工厂。每次转型都伴随着资金断裂、市场不确定的风险,但三馨食品每次都将危机转化为企业升级的机遇。如今,三馨食品无论是在规模、产量、销量上都远超过我市同类企业。

从元宵到速冻饺子,从季节性产品转向日常消费品,从农村到城市,三馨食品始终紧跟市场需求,不断调整产品结构,这种“不恋旧、不守成”的经营理念,正是许多传统食品企业所欠缺的。企业的生命力并不在于规模大小,而在于能否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抉择。

错位竞争,才能将土特产做成高附加值的产品。速冻食品行业巨头环伺,早已不是一碗饺子、一包汤圆所能涵盖了的。三馨食品没有“硬碰硬”去拼价格、拼渠道,而是将运城本地的资源——垣曲猴头菇融入饺子馅、包子馅,让一个包子、一枚饺子不仅附加了猴头菇的养生功能,也附加了高于普通产品的溢价,再通过“关公大宴”品牌,用差异化经营策略撬开健康食品细分赛道。

这种“守正出新”的策略,势必让三馨食品在速冻食品行业中闯出一片蓝海。这也从侧面证明,传统食品企业只要能够找到地域标志性原料和现代营养科学的交叉点,就有可能在细分市场里成为“隐形冠军”。

把“人才缺口”变成“人才跳板”,是民营企业的新命题。高学历人才不愿意下沉,企业留不住人,是位于三四线城市企业的痛点。三馨食品通过校企合作、“老带新”机制、引入高学历人才等方式,建立自有人才体系。当本科生以上人员比例冲破30%,三馨食品也就拥有了将研发创意变成批量产品的能力。尤其值得称道的是,企业将“传承、创新、关怀”作为文化内核,并与关公精神相融合,赋予产品以文化附加值,增强了品牌认同感。

从三馨食品的发展故事里,我们能看到民营企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不能仅靠单一产品或短期红利,必须构建“产品+管理+文化”的综合性护城河。尤其在当前经济转型期,企业更应该坚守初心,苦练内功,找准创新方向,推动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才能在市场中站稳脚跟、赢得未来。

(李星星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