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日报时间:2025-10-29
王雪芹
太行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涵包含百折不挠、勇于牺牲、乐于奉献等,这背后是对民族命运、人民福祉、信仰信念的深沉担当,这种担当本质上包含着对“大义”的敬畏。在新的时代使命与挑战下,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更高要求。必须将太行精神背后的“敬畏之心”融入党建工作,激发内生动力;将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作为外在抓手,系统提升组织效能,才能切实增强党支部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筑牢坚强战斗堡垒。
一、在历史回响中筑牢“敬畏之心”
太行精神诞生于烽火岁月,彰显了理想信念、人民立场和铁的纪律的强大力量。而敬畏信仰、敬畏人民、敬畏纪律,是党性锤炼的根本要求,也是支部建设的精神底色。
(一)敬畏信仰:理想信念是精神之钙
在那个物质匮乏、条件艰苦的年代,是什么支撑着八路军将士在敌后战场屹立不倒?是什么让他们面对强敌时视死如归?答案只有一个——信仰。这种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对民族解放事业的必胜信念,是他们无穷的力量源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革命理想高于天。”这份信仰,不是虚无的口号,而是生死考验前的从容,是艰难困苦中的执着。广大党员身处工作一线,精神之钙绝不能流失,要始终保持政治坚定性,不忘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
(二)敬畏人民:群众路线是力量之源
太行山区的斗争史深刻表明:“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八路军之所以能在敌后扎根壮大,根本在于赢得了人民的全力支持,形成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百团大战的历史壮举,充分展现了党领导的人民战争的磅礴力量。敬畏人民,就是要始终坚持群众路线,把服务群众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用心用情解决他们的急难愁盼,使党组织成为团结群众的坚强核心。基层党组织亦须牢固树立群众观点,真诚联系和服务广大群众,把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三)敬畏纪律:作风建设是治党之要
太行精神中也包含着严明的纪律传统。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正是这一传统在新时代的延续与发展。敬畏纪律,就是要党员干部时刻绷紧纪律规矩这根弦,带头敬畏纪律、严守规矩,做到慎独慎微、廉洁从业,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二、在理论指引中把握“规范之道”
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是提升党建质量的重要基础。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遵循,系统推进制度建设和组织建设,实现“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转变。
(一)强化政治建设,把准工作方向
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教育党员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严格执行“第一议题”制度,及时传达学习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和重大决策部署,确保各项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推进。
(二)健全制度体系,夯实组织基础
严格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扎实推进“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主题党日等落地见效。完善党员发展、教育与管理机制,突出政治标准,优化队伍结构。强化基础保障,推进支部活动场所标准化和党建经费规范化管理,确保支部工作“有资源、有条件、有氛围”。
(三)推动融合发展,服务中心大局
坚决破解党建与业务“两张皮”问题。推动党支部工作与中心任务同谋划、同部署、同考核,设立“党员先锋岗”“攻坚突击队”,引导党员在重点工作中打头阵、当标杆。通过党建凝聚共识、激发动力,把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三、以太行精神引领支部建设新实践
坚持精神引领与制度规范相统一、内在自觉与外在约束相结合,推动党支部建设从“做没做”向“优不优”提升。
(一)以敬畏铸魂,让规范拥有温度
敬畏政治生活,就要提高“三会一课”质量,增强仪式的庄重感和教育的穿透力;敬畏党的先进性,就要严把党员入口关,加强日常教育监督;敬畏纪律规矩,就要真抓真严,让红脸出汗成为常态,使每一位党员真正从内心认同规范、自觉践行规范。
(二)以规范固行,让敬畏落到实处
敬畏不能止于理念,必须通过制度固定下来、坚持下去。通过建立健全联系服务群众、廉洁风险防控、民主议事决策等机制,把“敬畏人民”“敬畏纪律”等要求细化为日常行为规范,推动敬畏之心转化为务实行动。
(三)践行群众路线,提升服务效能
完善党员干部联系职工群众、谈心谈话制度,通过定期走访、专题座谈等畅通沟通渠道。聚焦职工现实需求,积极协调资源,帮助解决后顾之忧,增强归属感和凝聚力。
(四)培育团队文化,构建事业共同体
积极打造“担当·协同·奉献”的团队文化,通过评选表彰先进典型、组织团队建设活动,增强集体荣誉感和团队精神。促进党建工作与单位文化深度融合,引导职工把个人理想融入组织发展蓝图,凝聚持续奋斗的强大合力。
基层党组织须以敬畏之心砥砺党性、以规范之措夯实基础,将太行精神转化为推动党建高质量发展的实际行动,团结带领全体党员干部直面挑战、勇担使命,为实现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作者单位:华阳集团产业技术研究总院)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