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运城时空>

更好守护城市的独特文脉

来源:时间:2025-10-22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城市历史文化遗存是前人智慧的积淀,是城市内涵、品质、特色的重要标志。做好城市工作,必须深刻领悟保护城市独特历史文脉的重要意义,让“活起来”的城市历史文化遗产更好赓续城市历史文脉、塑造城市的独特灵魂。

更好守护城市的独特文脉,要本着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精神,传承历史文脉,处理好城市改造开发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关系。当前,我国城镇化正从快速增长期转向稳定发展期,城市发展正从大规模增量扩张阶段转向以存量提质增效为主的阶段。新形势下,对保护文化遗产、赓续城市文脉的认知,也需要与时俱进。应当认识到,文化遗产是城市文脉的重要载体,它不是发展的“成本”,而是创造价值的“资本”。社会的转型与创新发展离不开城市文脉的传承,美好的人居环境也可以成为创造新文化形态的沃土。只有充分认识到城市文脉的功能和价值,才能将文脉传承融入城市发展的血脉,为其提供源源不断的文化滋养和创新动力。

守护城市文脉,就是守护城市的生命力。保护城市独特的历史文脉,要坚持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在深入挖掘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守护文化根脉、凝聚文化认同等文化价值的基础上,激发城市历史文化遗产蕴含的丰沛资源价值,找准让城市历史文化遗产“活起来”的破题切口,勇于探索前沿创新路径。

更好守护城市的独特文脉,应当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发掘、继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文化遗产资源进行活化传承。同时,在审慎评估历史文化价值、保留关键风貌特征的基础上,为历史建筑适应当代经济社会生活创造条件、搭建桥梁,使其在崭新的应用场景中实现价值、焕发活力。

推动城市文脉传承赓续,还须构建“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民共享”的多元协同治理体系,为传承城市文脉夯实广泛的社会基础。“多元共治”模式为文脉传承汇聚了强大合力,是实现文化遗产可持续利用的稳固制度保障。

(摘编自《光明日报》)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