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晚报时间:2025-10-27
尚建明
一个月前的一场意外,岳父住进了县人民医院骨科进行治疗恢复。我们这些做儿女的各有其职,术前术后数日悉心照料,可妻弟、妻妹要上班,实在分身乏术;我家小孙子那段时间又小恙,住进了省儿童医院,妻得去太原照看。万般无奈下,我们只好请了护工帮忙。
住院期间,我曾两次对岳父说:“头发长了,该理一下了。”他估摸理发的间隔天数,摸着头,总说不急,等出了院再理。
直到一天中午时分,他忽然打过来电话,问我:“这几天地里忙不忙?要是得空,就过来帮我推下头。”这时节,秋雨连绵,包月似的持续不断,棚里的黄瓜管理已近尾声。地里没了工人干活,我的活儿也松快了不少,于是答应他干完手头上的活,午后赶过去。
家里的电推子是上半年在网上购买的,原本就是为我父亲和岳父而备的。之前提过给理发,岳父推辞了好几次:“出了门就是修理部的四德家,推一次才收我一块钱,你们平时种菜多忙,还是免了吧。”也许他是怕耽误我们时间,也许是从未见我给别人理过发,不放心我的水平吧。想到今天他有“求”于我,能为他推一次头,有机会在他跟前展示一下我“蓄谋已久”的手艺,心里自然美得是“里格朗”。
从家驱车到达县人民医院也就20多分钟,上了骨科5楼,病房门敞开着,岳父坐在轮椅上,用旧床单把自己裹了个严严实实,眯着眼已经在等待了。
我拿着小梳子在前面“开路”,电推子伴着轻微的“嗡嗡”声跟在后头开启工作模式。岳父今年78岁,经过风雨的洗礼,“地中海”面积呈扩大趋势发展。皱纹那个沟壑纵横,风霜雪雨都在他的脸上留驻,见证着他不惧困苦、积极豁然的品性。纤细的发丝如根根银针,似细碎的阳光,悄然无息地滑过梦境的巅峰,飘飘洒洒,挥舞着,一团团、一簇簇,发白的、发灰的,像数不尽的故事抵达蓝白相间的围巾上,折射着时光里的感动与感慨,不由我恍惚起来,多么希望时光能够再缓慢些,多么希望时光能够倒流……
如此近距离地与他接触,我忽然紧张起来,电推子竟不听指挥,甚至有些发抖,把他的头发理得凹凸不平。我浑身开始发热,头上好像渗出了细密的汗珠,不得不脱掉外套,在他周身转圈地忙碌着,尽量稳定情绪,倾着身,想把“手艺”发挥到最好。
理完了,我四下环顾,没找着镜子。有点小遗憾,对他说:“想让您照下镜子看看,看理得行不行,理得咋样,心里也有个底儿。”岳父摆摆手,笑着说:“要镜子干啥哩?好不好就这样了,我觉得这就美着哩!”
护工是男的,70岁,衣着整洁,正好打了热水过来,看了看,如此评价说:“不错,理得还行。”我自知水平一般,笑得有些讪讪。
岳父恢复得还好,身体不算僵硬。他弯下腰,我在脸盆下垫了个纸箱,让他能把头像往常洗头那样,伸到脸盆前。我为他打上洗发液,想着以前在理发店里,理发师为我拿毛巾洗头、擦脸的种种细节,活学活用,将其用在了此时。一翻擦洗干净,岳父的精神头一下子足了不少,他高兴地说:“理个发,洗个头,身上立马轻快多了,头不发闷了,心火也不往上冒了,真爽快!”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