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文史>

百年前的人力车

来源:新京报时间:2025-10-20

1898年前后,人力车作为一种商业服务出现在北京。1917年,北京登记在册的商用人力车已有17988辆。这期间,人力车自身也有迭代。最早的人力车以铁皮包裹车轮,车身很高,行进起来噪音大,很颠簸。后改用橡皮汽轮,降低了车身,乘坐的舒适度大大提升。

运城文商旅综合体“东乐社”展出的人力车

 记者 刘亚 摄

清末的最后十年与民国的最初二十年里,人力车支撑起了北京的主要公共交通。1917年夏天来华的日本人关和知观察到,北京“在交通工具方面,既无电车,又没有马车铁道,除一般使用人力车之外,上流社会则乘马车或汽车”,意即人力车是一般人的主要出行工具。1924年,京师警察厅登记在册的商用人力车增至29000多辆,分散由931家车行经营。

1924年,北京出现了电车公司。但人力车似乎并未受到冲击,其规模仍在继续扩张,1932年,北京的商用人力车增至38600辆。这种持续扩张,大概与北京城有许多狭窄的胡同巷道有关。人力车小而轻便,可以轻松在其中穿行,这是电车无法解决的难题。当时,许多壮劳力涌入城市寻找机会,而拉人力车正是其中门槛最低的谋生方式。于是,到1934年,北京(平)的人力车总数已达54393辆,从业的人力车夫达108786人。北京的人力车夫超过半数来自南直隶,也就是保定、通县等地。

随着时代的发展,在繁荣的前门大街上,一辆辆人力三轮车等在路边。这些人力三轮车夫原本都是人力车夫,从拉车改成了脚蹬。 (《新京报》)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