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日报时间:2025-10-16
燕立民
大哥属蛇,今年七十二岁了。退休这十几年,他最得意的,便是后院那一片被他收拾得服服帖帖的菜园子。
园子不大,东西窄窄的一长溜,铁丝围成栏,树枝编成门,门上还有把锁。这个菜园子热闹得很,辣椒红得像个爆竹,茄子紫盈盈地挂着霜,西红柿沉甸甸地压弯了竹架,边上还挤着一畦水灵灵的小白菜、茼蒿。这般丰饶,是他一趟趟找人从村里拉来羊粪,一筐筐伺候出来的。那股子劲儿,仿佛不是地在向他索要,倒是他自个儿心里有团火,非要这般忙碌着、经营着,才觉得踏实。
大哥这勤快,是有来处的。
话头得扯回几十年前。那时家里,父亲在外头上班,一大家子的担子,大半落在了母亲肩上。田里的庄稼、屋里的琐碎,还有我们这群半大的孩子,都得她来操持。大哥是老大,那副扁担,自然而然就早早地落到了他稚嫩的肩上。放学后的田埂上,总有他跟着母亲忙碌的小身影。想来,那泥土的腥气、禾苗的青涩,还有母亲额角擦不尽的汗珠,早已像胎记一般,烙在他的骨血里了。如今这菜园里的每一次弯腰、每一次挥锄,怕不单单是种菜,更是在重温那段与母亲并肩的岁月,是在用另一种方式,让那份早已成为本能的勤劳,继续生根发芽。
他种的菜,自己哪里吃得完呢?于是,我们兄弟几家,还有走得近的亲戚朋友,便都成了他这菜园的“受益者”。隔三差五,他就用塑料袋分装得整整齐齐,这家一捆青菜,那家几根黄瓜。递过来时,他脸上总是那副淡淡的、却又掩不住得意的神气。你若夸他一句:“大哥,这菜长得真水灵,比市场上买的好多了!”他便立刻眯起眼,皱纹都笑得舒展开,嘴里却只谦虚着:“没啥,没啥,土好,粪足罢了。”可我们都晓得,他要的,就是这一句夸。这小小的菜园子,是他退休后的疆场,那满园的青翠与硕果,便是他献给我们所有人的、无声的勋章。
今年农历八月十五,我回了家。中午陪他喝了两杯,窗外一直淅淅沥沥地下着雨。酒意微醺,话也说得透了,他忽然站起身,说:“园里的韭菜正好,嫩得很,给你割一把带回运城。”
我忙说下雨呢,明天再说。他却不由分说,已披上了那件旧外套,顺手拿起墙角的铲子和塑料袋,一头扎进了细密的雨帘里。我赶紧跟出去。秋天的雨,带着沁人的凉意,打在脸上清清醒醒的。他就蹲在那一洼韭菜畦边,左手拢着一把韭菜,右手拿着小铲,小心地沿着根部掘下去。我也直接下手,拔了一些青菜,我们的谈笑声,混在绵绵的雨丝里,一切都显得朦朦胧胧却也很温馨。
“好了,你看,多好的韭菜。”他站起身,把那一小捆沾着泥、带着雨的韭菜递到我手里。那韭菜根根壮实,断口处渗出新鲜的汁液,散发出一股浓烈而原始的香气。
我接过菜,冰凉的雨水顺着指缝流下,心里却蓦地涌上一股暖流,厚实而饱满。那一刻,我感到一种难以言喻的幸福。而这幸福,于我,是手里这捆带着秋雨与泥土气息的韭菜;于他,想必就是此刻洋溢在脸上,那毫无保留的、沉甸甸的自豪吧。
我的大哥,不再是什么退休的老人,他仿佛又成了几十年前那个在母亲田里帮忙的少年,用他最熟悉的方式,照料着他的土地,也照料着他所爱的人。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