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晚报时间:2025-09-23
□杜东明
平陆县静卧于母亲河畔,中条山的厚重与黄河的灵动在此交融。1938年至1941年,陕军将士在此浴血奋战,守卫黄河,坚守中条山防线。他们的英勇事迹,至今仍在中条山巅、黄河岸边回响。
2025年正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为讲好抗战故事,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凝聚爱国情怀,砥砺奋进力量,9月19日,以“丰碑”为主题的葛军贤摄影作品展亮相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展览通过一座座石碑、一个个名字、一处处遗址,将历史深处个体命运与民族精神交织的历史具象化,引领观众跨越时空,感受那段烽火岁月里革命先烈用生命守护家国的崇高精神。
“丰碑”系列作品中,葛军贤以翔实的史实、细腻的影像,向观众娓娓道来中条山战役中陕军浴血奋战的抗战历程,以“丰碑”铭刻历史,致敬英魂,回望烽火岁月,让我们真切感知抗日英烈用生命和鲜血谱写的抵御外侮的伟大史诗,提醒人们“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在新时代继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怀着对英烈的无限敬仰,葛军贤投入拍摄,以饱含深情的镜头语言,将“丰碑”淬炼为情感的载体。当伟大抗战精神与创作者的心灵相互激荡,当纪实影像与朴素赤诚的情感相互交融,作品便拥有了直抵人心的温度。
展厅中,中条山战役第38军军长赵寿山题写的碑文《为国成仁》和《“气壮”河山》,通过纪实的图像语言,彰显了中华儿女在危难时刻坚守大义、英勇不屈的气节。“勿忘国耻”“陕军魂”——这7个镌刻于中条山碑石上的苍劲大字,既是对先辈风骨的深切缅怀,也是对后人的殷殷砥砺,更是一个民族危难之际铮铮铁骨的见证。《中条山抗战九次战役牺牲将士纪念碑》《炮连阵亡战士纪念碑》《中条山西郑为国捐躯烈士纪念碑》《公牺联合会晋南33位烈士纪念碑》《中条山抗战阵亡官兵纪念碑》《刘庄伏击战抗日阵亡官兵纪念碑》《抗战连长席增发烈士纪念碑》等画面,以肃穆深沉的历史质感,传递出那个年代中华儿女的忠烈与悲壮,成为一个个生命的缩影、一段段精神的铭文。
那黄土地上留存的窑洞、战场遗迹,叩击着观者的心灵,将摄影家对先辈的崇敬转化为可感可触的时代纪念碑。
展览现场,观众留言真挚动人:“这是一次深刻而触动人心的专题展览,作品饱含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抗战将士以艰苦卓绝的反侵略斗争,诠释了用生命与鲜血捍卫国土的赤诚,致敬英烈。”
尤为可贵的是,随着时光流逝、阅历叠加与生命体验的丰富,葛军贤的创作愈发扎根于本土文化沃土。他开始不囿于个人化情感表达,而是将个体情怀融入宏大历史叙事,创作成果、创作理念和精神追求,展现出高度的文化自觉与使命担当。此前他所拍摄的抗战老兵系列,就曾以深刻的人物叙事激活历史记忆,实现了情感共鸣与精神传承。
此次展览既是一次对历史的深切回望,又是对伟大抗战精神的庄严传承,它让更多的人铭记那段烽火交织的岁月,深刻感知和平的来之不易。葛军贤说:“山河不语,却铭记一切,生于盛世的我们,应该懂得,唯有铭记历史,对抗日战争题材的表达不断延续,彰显‘以史为鉴’的文化自觉,才能凝聚起捍卫民族尊严与胜利的成果,扛起未来的担当,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奋勇前行。”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