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日报时间:2025-09-05
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激励人们砥砺前行的明灯。将其融入育人实践,培育青少年的精神品格,已成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题。近年来,临猗县牛杜中学从环境、活动、课堂三个维度全面融入延安精神,积极探索新时代立德树人的有效路径,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三维沉浸式环境:让红色基因“可观、可感、可触”
红色教育重在环境熏陶、情境体验与文化浸润。学校摒弃抽象说教,致力于构建多维立体的环境育人体系,推动延安精神从书本走向现实、从历史走入当下,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实现认知、认同与内化。
长廊启智:构筑“行走的红色课堂”。精心设计并建成“红韵润心”主题文化长廊,系统梳理了延安精神的形成背景、核心内涵及其跨越时代的价值。该长廊成为学生课余驻足、交流思想的“精神氧吧”,使抽象的红色基因变得可触可感,不仅传递知识,更激发情感共鸣与思想启迪。
菜园砺志:躬耕“新时代的南泥湾”。创新开辟“南泥湾”校园劳动实践基地,使其超越普通种植功能,成为融精神培育于劳动的教育课堂。学生全面参与从规划、播种、管护到收获的全过程,在亲身实践中体会“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深刻内涵。
以文化人:汲取“红色的精神营养”。将延安精神深度融入办学理念与文化建设,为师生提供强大的价值引领和精神动力。以“奋发、务实、笃行、创新”为精神指引,构建以“理想信念、实事求是、服务奉献、勇于创新”为核心的价值追求,激励教师以“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情怀投身教育。德育工作紧扣“理想培育、吃苦精神、节约习惯、心系他人”主线,引导学生以“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志向砥砺前行。
创新多元活动载体:让革命薪火“生生不息、代代相传”
精神的传承依托于鲜活的载体与持续的实践。该校设计并实施了一系列常态化、参与度高、富有仪式感的主题活动,使延安精神在校园中真正“活”起来、“火”起来。
常态化举办“传承红色基因,讲述延安故事”主题演讲比赛,鼓励学生主动挖掘和深情讲述革命先辈的感人事迹,并结合自身理解阐释延安精神的时代价值。迄今已成功举办校级赛事2场,覆盖学生500余人次。
组织学生赴抗日游击战相关红色景点实地参观,通过实景体验,使学生更加直观、深刻地理解延安精神与抗战历史的内在联系。
深化全学科课堂融合:让精神滋养“润泽心灵、启智增慧”
课堂是立德树人的主阵地。该校着力推动延安精神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避免简单“贴标签”和“两张皮”现象,努力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
思政课上,思政教师将延安精神作为核心教学资源和价值引领的灵魂,全面融入教学设计。通过重点探讨延安精神对当代青年坚定理想信念、站稳人民立场、投身强国伟业的重要启示,切实筑牢学生的思想根基。
主题班会上,各班定期组织召开以延安精神为主题的系列班会。班会形式丰富多样,涵盖心得分享、情景剧表演、辩论赛、榜样访谈等,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和全员深度参与,有效推动认知向实践转化。
牛杜中学将延安精神深度融入育人全过程,有效推动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构建“三化”育人长效机制,推动红色教育从“概念”转化为“行动”,为学生成长注入了持久精神动力,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的发展。下一步,该校将持续深耕红色沃土,创新育人方式,让延安精神之火照亮更多学子的成长之路,为临猗县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邹文强 卫鹏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