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社会>

志愿服务为文旅经济添活力

来源:光明日报时间:2025-09-05

亓子龙

当前,志愿服务正多维度融入文旅全链条,志愿者以专业的解说、暖心的帮扶、耐心的劝导、细微的守护,为优化文旅体验、助力各地文旅经济高质量发展增添动能。

当前,我国文旅消费正从“打卡式”向“深度体验式”升级。从需求转变来看,游客对服务品质、文化内涵的要求越来越高,也对旅行过程中的“体验价值”更加重视。而志愿服务以其灵活性、专业性,恰好填补了传统文旅服务中可能忽视的“缝隙”,通过高情感密度的互动,极大提升了文旅体验。

旅游的本质,是一场人与人、人与文化、人与自然的相遇。当游客怀揣期待抵达陌生之地,一句耐心的解答、一次及时的援手、一段生动的文化讲解,往往能让旅程从“走马观花”变为“走心体验”。在旅游景区,志愿者推着便民服务车穿梭在街巷,为游客提供免费饮用水、应急药品;协助维护游览秩序,清理岸边垃圾,让景区始终保持洁净。这些细致入微的服务,不仅解决了游客的实际需求,更传递出目的地的善意与温度,让“诗与远方”有了更具体的情感落点。

志愿服务在推动文旅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为志愿者提供了难得的成长机会。文旅志愿服务不仅锻炼了志愿者兼具阐释文化和服务运营的能力,更在各类场景训练中,让志愿者练就了临危不乱的稳定情绪和高效处理问题的应变能力。可见,志愿服务并非单向度的“付出”,而是一场双向奔赴的“共赢”。

志愿者既是文明的践行者,也是文明的传播者。从更广泛的意义来看,志愿服务的溢出效应,早已超越单一的文旅场景,延伸至生态保护、文化传承等更广阔的领域。在文化传播层面,志愿者的讲解,能让游客更深入理解目的地的历史底蕴与民俗风情,进而增强对当地文旅产品的认同感,推动“流量”转化为“留量”。

志愿服务不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而是提升文旅品质、激活区域发展、传递社会温暖的核心力量之一。相信,通过不断完善志愿服务的培训体系、保障机制,推动其与文旅产业、生态保护、文化传承深度融合,能够让更多“有温度的服务”在中华大地上绽放光彩。

        (据《光明日报》)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