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日报时间:2025-09-05
本报记者 王月文 通讯员 张志善
九月骄阳下,连片的辣椒田里,饱满的红辣椒像一串串燃烧的小灯笼挂满枝头,本该是丰收忙碌的景象,田间却异常冷清。随着辣椒采摘旺季如约而至,绛县不少种植户正深陷用工短缺的困境。就在这燃眉之际,绛县零工市场化身一场“及时雨”,凭借精准的供需对接和高效的服务,让这片沉寂的辣椒地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
“再找不到人,这一地的辣椒可就真要烂在地里了!”该县种植户柴水斌望着自家20亩挂满红辣椒的田垄,眉头拧成了疙瘩,语气里满是焦急。往年这个时候,田埂上早已挤满了采收的乡亲,欢声笑语伴着摘椒的簌簌声此起彼伏,而今年,放眼望去却鲜有人影。正当他对着满地红椒一筹莫展时,绛县零工市场的工作人员主动找上了门。
该县零工市场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机制,一边细致地与柴水斌敲定用工数量、薪资标准和具体工作时间,一边迅速通过“绛县就业”抖音号、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发布招聘信息。短视频里,红彤彤的辣椒在阳光下泛着诱人的光泽,格外抢眼,配文“按斤计价,每斤1元,管午饭,日赚80-100元”的字样清晰醒目。消息一经发出,立刻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不到两天就有数十人报名,首批20余名零工很快到位,他们分散在辣椒地里,瞬间让寂静的田野热闹起来。
56岁的彭女士是最早报名的零工之一。她戴着草帽,熟练地穿梭在辣椒植株间,手指灵活地摘下红透的辣椒,麻利地装进身边的竹篮里,额角的汗珠顺着脸颊滑落,她却毫不在意,脸上始终带着满足的笑容:“家里的农活忙完了,来这儿打零工正好。按斤算钱明明白白,不藏着掖着,中午还有热乎饭,一天下来能赚小一百,离家又近,比在家闲着强多了。”说话间,她已经摘满一篮,稳稳地倒进地头的大筐里,转身又投入新一轮的采收中。
田间地头,零工们各司其职,摘椒、分椒、装椒,动作娴熟利落,指尖翻飞间,一个个红辣椒便乖乖“入篮”。零工市场的工作人员也没闲着,他们提着装满瓶装水和扇子的箱子,顶着烈日挨个给大家分发:“天热,大家别中暑了,渴了就喝点水,累了就歇会儿再干。”分发物资的间隙,他们还不忘热情地向大家宣传就业创业政策:“要是想找长期活儿,或者想学门手艺,随时都能去零工市场登记,我们帮着对接合适的资源。”
柴水斌站在地头,看着眼前这片忙碌的景象,紧锁多日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来,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这批零工来得太及时了!再过半个月就是采摘高峰,到时候预计需要300多人,零工市场说会提前帮我们储备好人力,这下我可彻底放心了。”他喜滋滋地算了笔账,按目前的采收进度,每亩地能减少近千元的损失,20亩地算下来,就足足省下了两万多元。
从解燃眉之急到搭建长效服务平台,绛县零工市场不仅让像柴水斌这样的种植户们吃下了“定心丸”,更让彭女士这样的待业人员在家门口实现了增收。如今,田间地头又回荡起欢声笑语,这不仅是丰收的序曲,更是政策落地生根最生动的注脚。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