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河东映像>

说说历史上的“甩锅”

来源:运城晚报时间:2025-09-02

□欣闻

不知从何时起,“甩锅”成了推卸责任的代名词。虽然“甩锅”这个词是近年来才出现的,但甩锅这个行为却是早就存在的。

  中国自古就有“红颜祸水”的说法,把君主昏庸造成亡国的责任推到女人头上。这是极不公平的。比如,春秋时吴越之争,最终越国战胜了吴国。许多人就把吴国灭亡的责任甩给了西施,说西施是“红颜祸水”。这一结论一出,就有许多人对此提出异议。唐朝的罗隐就是其中一位。

  罗隐在《西施》一诗中写道“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诗人指出,吴国灭亡自有其深刻的原因,而不应归咎于西施个人。

如果说,西施是颠覆吴国的罪魁祸首,那么,越王并不宠幸女色,后来越国的灭亡又能怪罪于谁呢?罗隐极力把吴国灭亡的“黑锅”从西施身上卸下,还西施一个清白。

无独有偶,宋朝也有一位政治家经常“甩锅”,在历史上留下了极不光彩的名声。

  景德年间,宋真宗命王钦若、杨亿等人牵头主持修纂《册府元龟》,拟将历代君臣事迹收录其中,以备后世帝王治国理政的借鉴。

《册府元龟》可以说是北宋四大部书之一,具有很强的校勘价值。这样一部书的编修工程浩大,自然各有分工,一旦出现纰漏可以根据分工逐级追责,有功劳则论功行赏。可是,王钦若的表现却尤其能让人看得到他的“奸猾”。

史载“寻判尚书都省,修《册府元龟》,或褒赞所及,钦若自名表首以谢,即缪误有所谴问,戒书吏但云杨亿以下,其所为多此类也。”在修编过程中,王钦若负责向宋真宗汇报进度和内容,当宋真宗赵恒肯定某一章节时,王钦若就说这一章节是他主笔写的,就把自己的名字列在第一位,而当真宗对某一章节不满的时候,他就会暗示书吏说这是杨亿带人编撰的。如此一来,好事都成了他的,挨批的文学都是杨亿等人编纂的。这种甩锅的事干得多了,王钦若在朝野的名声就相当糟糕了。

事实上,“甩锅”就是不担当,就是甩责任。经常“甩锅”,不仅甩掉了公正,甩掉了人心,也甩碎了形象。从长远来看,这是得不偿失的。

  在现代社会里,有职必有责,失职必追责。“甩锅”不可取,唯有“甩开膀子”才可嘉。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