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日报时间:2025-08-28
冯永福
在盐湖区安邑街道冯家卓村村头,有一株参天古槐傲然挺立在南北大道中央。它粗壮的树干自上而下裂开一尺多宽的口子,树心已然空洞,满是疤痕、粗糙厚实的外皮,却依旧顽强地支撑着高大的树冠。相传,这株古槐是为纪念抗秦义士冯亭将军而栽。
千百年来,古槐栉风沐雨,历经沧桑。不仅如此,它身上那一道道触目惊心的伤痕,还见证了一段鲜为人知却又无比惨痛的历史——87年前,日寇曾在这个村庄制造了数起血腥惨案,犯下了滔天罪行。
那是1938年初夏,农历四月的一天清晨,太阳从血红的朝霞中缓缓升起。南风吹拂,天气晴好,田野里的麦子开始泛黄,村民们望着即将成熟的劳动果实,心中盘算着能有一个好收成。殊不知,一场劫难悄然而至。
早饭后,突然从安邑火车站东边传来激烈的枪声,一时间狼烟滚滚,喊杀声震天。有消息称,是一支抗日川军为抵抗日军对中条山的围剿扫荡,正在拼死作战。村民们听到消息后,有的往北朝上郭、三路里方向奔去,大多数则扶老携幼,朝着中条山方向逃去。而那些老弱病残者、无法逃离的,有的藏在家中,有的躲进了杨家枣树园的地窖里。
因日寇人多势众、装备精良,抗日川军只能边打边撤。中午时分,川军由北向南经过村子,跨过姚暹渠石桥,利用渠堤有利地形顽强阻击,打死打伤日军多人。
恼羞成怒的日寇兽性大发,将报复的矛头指向了无辜的村民。一个卖包子的中年人刚到村口,就被日军开枪打死。热心的王旺老先生爬上自家门楼,小心地向外瞭望,发现日军气势汹汹地闯进村子,便大声发出警示:“日本人进村了!”然而,他的善举却为自己招来杀身之祸,被日军一枪击中头部,从房顶上跌落身亡。住在村口的蔡家老太,因腿脚不便躲在家中,丧尽天良的日本兵破门而入,不仅将老太残忍刺死,还浇上汽油焚烧,可怜的老太被烧成了肉疙瘩,惨不忍睹。
日偏时分,藏在地窖中的冯有善老汉饥渴难耐,听到外面动静小了,便悄悄出来回家找吃的。他刚跑到自家门口,就被挨家挨户搜查的日军发现。“砰砰”两声枪响,冯老汉倒在血泊中。但日本兵仍不罢休,赶上前又捅了几刺刀,冯老汉的惨状令人目不忍视。
入夜,气急败坏的日军更加疯狂,竟放起火来,将整个村子的房屋全部点燃。熊熊大火瞬间吞噬了村庄,火光映红了天空。逃进中条山的难民望着这熊熊燃烧的大火,悲愤交加,呼天抢地,对日本鬼子的仇恨如烈火般燃烧。
有位叫蔡叔的中年壮汉,惦记着自家的大黄牛,连夜奔跑了几十里,黎明时分赶到村边。刚翻过墙的豁口,就被日军哨兵发现。他正想回头逃跑,“砰砰砰”几声枪响,蔡叔应声倒地,鲜血直流,气绝身亡。村民杨文理在回家的路上,也被日军用机枪扫射而死。
万恶的日寇不仅残杀了无辜的村民,烧毁了四百多间房屋,还将全村的鸡鸭牛羊、粮食财物抢劫一空。甚至,他们对村庄的古槐也不放过。穷凶极恶的日寇军官指使两名士兵纵火焚烧古槐。树是空心的,浓烟烈火从树冠上猛烈冲出,伴随着叶子燃烧的噼啪声,宛如一条火龙直冲天际。
英雄的古槐在濒于死亡之际,仿佛有神明相助,奇迹般地活了过来。它如同中华民族一样,以顽强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发枝生叶,焕发青春,巍然屹立在村头,守护着村庄,护佑着村民,让他们得以休养生息,重建家园。
改革开放后,村子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被纳入经济开发区。冯家卓村插上了经济腾飞的翅膀,搭上了新时代的快车。村民们富起来了,村庄也旧貌换新颜。村周工厂林立,高楼鳞次栉比,商业街红红火火,一派太平盛世的景象。而这棵古槐也愈发地枝繁叶茂,生机盎然。
古槐巍然屹立,不仅警示着我们要牢记那段血泪史,同时更激励我们去开创美好未来,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