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经济>

截至8月27日,夹马口引黄夏浇累计提水87天,提水量超1亿立方米——

夏浇“浇”出丰收田

来源:运城日报时间:2025-09-01

面对今年夏季气温持续偏高、土壤失墒较快的形势,运城市夹马口引黄服务中心充分发挥抗旱保灌主力军的作用,让处于生长关键期的玉米等粮食作物和苹果等经济作物及时“喝”上黄河水,为夺取全年粮食稳产丰收提供坚强保障。截至8月27日,夹马口引黄夏浇累计提水87天,累计提水量达到10063.17万立方米。

作为保障粮食安全的“压舱石”、维系生态平衡的“调节器”、促进乡村振兴的“动力源”,今年以来,夹马口引黄以“打造绿色、高效和现代化引黄灌区样板”为总定位,以建设惠民、节水、数字、生态“四型灌区”为总抓手,全面提升灌区服务保障能力。

“有了夹马口灌区引来的‘致富水’,丰收就有了保障!”家住永济市张营镇的农民景国华正用黄河水浇灌自家的玉米地。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近年来,夹马口引黄厚植为民情怀,打造供水安全可靠的惠民灌区。坚持把保障国家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作为头等大事,本着“总量控制、定额管理、统筹调度、上下联动”的原则,统一安排好需水高峰期机组优化组合、水量输配调度、安全应急值守等各项工作,实行“自下而上报用水需求、自上而下保水量供应”的供用水机制,确保灌区作物不受旱不减产,为灌区群众提供水源可靠、水量足额、水质优良、水价合理的供水服务。

同时,聚焦节水优先,建设资源高效利用的节水灌区。把节水工程建设作为“硬节水”的关键举措,开展重要站点、骨干渠道更新改造,有条件的地块推行管道输水,有效减少输水损耗,持续改善骨干工程完好率和输配水效率,大幅提高灌区供水保障能力和粮食生产能力;把灌溉用水管理作为“软节水”的重要手段,遵循“四水四定”原则,对灌溉用水实行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统筹满足灌区群众多样化用水需求,通过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推广高效节水技术等举措,加快形成“用水有偿、多用多付、节水有奖、超用加价”的社会共识,稳步提升灌区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和年节水能力,让黄河水引得进、浇得上、用起来集约高效。

此外,在生态保护方面,夹马口引黄始终坚持生态底色,建设人水和谐共生的生态灌区。持续实施涑水河生态补水,改善涑水河入黄水质及沿线生态,统筹推进灌区水生态保护,将重要站点、骨干渠道打造成为兼具功能与美观于一体的“输水动脉”和“生态廊道”,与工程沿线党委政府合力建设集通行、绿化、美化、湿地涵养于一体的水利景观带、沿黄生态带、富民产业带,扮靓灌区整体环境,展现引黄灌区“渠岸相连、田水相润、水景相融、人水相亲”的发展新貌。

接下来,夹马口引黄将以更严标准管水、更实举措护水、更高质量供水,将大型灌区对保障粮食安全、助力乡村振兴、推动地方经济、改善流域生态的关键作用发挥到最大程度,真正实现灌区良性运行和农业节水增效“双赢”目标。

(本报记者 王新欣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