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日报时间:2025-08-05
在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珍藏着一位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抗战时期名将在稷山县清河镇北阳城村给湖南醴陵的叔父写的一封信。如今,80多年时间过去了,但信中对祖国的爱、对人民的爱、对家人的爱的那种正能量,仍然激励着我们,鞭策着我们。
叔父:
你六月一号的手谕及匡家美君与燕如信均近日收到,因我近几个月在外东跑东(西)跑,值近日始归。
从你的信中敬悉一切。短短十余年变化确大。不幸林哥作古,家失柱石,使我悲痛万分。我以已任不能不在外奔走,家中可所持者全系林哥,而今林哥又与世长辞,实使我不安,使我痛心。
叔父!我虽一时不能回家,我牺牲了我的一切幸福为我的事业奋斗,请你相信这一道路是光明的、伟大的,愿以我成功的事业报你与我母亲对我的恩爱,报我林哥对我的培养。
叔父!承提及你我两家重新统一问题,实给我极大的兴奋,我极望早日成功,能使我年高的母亲及我的嫂嫂与侄儿、女等,与你家共聚一堂,渡(度)些愉快舒适的日子。有蒙垂爱,我不仅不能忘记,自当一切力量极与之。
卢沟桥事件后,迄今已两个月了。日本已动员全国力量来灭亡中国。中国政府为自卫,应战亦已摆开了阵势,全面的战争已打响了。这一战争必然要持久下去,也只有持久才能取得抗日的胜利。红军已改名为国民革命军,并改编为第八路(军),现又改编为第十八集团军。我们的先头部队早已进到抗日前线,并与日寇接触,后续部队正在继续运送。我今日即在上前线的途中。我们将以游击运动战的姿势,出动于敌人之前后左右各个方面,配合友军粉碎日敌的进攻。我军已准备着以最大的艰苦斗争与日本周旋。因为在抗战中,中国的财政经济日益穷困,生产日益低落,在持久的战争中必须能够吃苦;没有坚持的持久艰苦斗争的精神,抗日胜利是无保障(的)。
拟到达目的地后再告通讯处。专此,敬请福安
两位婶母及堂哥二嫂均此问安
侄 自林
九月十八日晚于山西之稷山县
左权将军写于稷山的那封家书(资料图片)
自林,大家知道是谁吗?他就是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左权将军。此家书是左权于1937年9月18日晚,在赴华北抗日前线的行军途中,当晚夜宿营于稷山北阳城村。所书面对当时严峻局势——东北沦陷,华北告急,国家生死存亡,抗敌救国,刻不容缓之境况;同时,又联想到不久前收到叔父6月1日写的信,得知胞兄林哥病逝,国难家悲一并涌上心头,于是写下这封充满浩然正气和浓浓亲情的家书。
左权,1905年3月12日出生于湖南省醴陵市平侨乡黄茅岭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他一岁半丧父,很小就开始打猪草、放牛,帮助家里干活,常年在饿冻中生活。1915年,正在小学读书的左权得知袁世凯接受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的消息后,当即写下“毋忘五九国耻”的标语,在村中进行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和袁世凯的宣传。17岁考入县立中学,参加共产党领导的社会科学研究社,通过阅读《新青年》《向导》等进步读物,接触到了马克思主义,萌生了改造社会的志向,立志投身改造社会。
左权将军(资料图片)
1923年12月,18岁的左权毅然投笔从戎。1925年1月,经陈赓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共产主义信仰成为左权政治生活的准绳。同年2月,左权开始步入军事生涯,任黄埔军校学生军(党军)教导团排长、连长,参加了平定滇、桂军阀杨希闵、刘震寰的战斗。在程潜攻鄂军(后来改编成国民革命军第六军)卫队任连长,参加了彻底消灭陈炯明的第二次东征。同年,被党组织派往苏联留学,先入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后入伏龙芝军事学院深造。
1931年12月,左权受中央军委派遣,前往宁都附近的固村圩,协同王稼祥、刘伯坚从事国民党第二十六路军起义的联络指挥工作。随后担任红军第五军团第15军政委,不久,任军长兼政委。中央红军开始长征后,左权随先头部队指挥作战。在强渡大渡河的作战中,他率部在崎岖的小路中轻装疾行,出敌不意地直取小相岭隘口,攻下越西县城。之后,一天急行军140华里,越过晒经关,率军攻占了大树堡渡口,以佯渡之态势转移了敌军对安顺场方向的注意,成功掩护了红一师从安顺场渡过大渡河。最终中央红军主力全部通过泸定桥,甩掉了尾追不舍的国民党中央军。
抗日战争期间,1938年春,八路军总部决定歼灭日军一部。左权利用长乐滩的地形优势,兵力分作三部分,布成口袋状。待日军全部进入口袋之后,左权一声令下,日军队伍被斩成数段,最后被八路军消灭。长乐之战歼敌2000多人,缴获大批辎重。在百团大战的第三阶段,左权协助彭德怀指挥了关家垴战役,挫败了日军第36师团冈崎大队,歼敌500余人。此次战役为以后黄岩洞保卫战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左权还是中国著名游击战术创造人之一,对于坚持华北敌后抗战,有永不可灭的功绩。
1942年5月,日本军队出动大兵团突袭八路军前敌指挥部,左权负责断后。5月25日,在山西辽县(现左权县)的十字岭突围战斗中,他被炮弹击中头部不幸牺牲,年仅37岁。9月18日,为了纪念左权将军,晋冀鲁豫边区政府作出决定,将辽县改名为左权县。10月10日,太行公葬左权将军及朝鲜义勇军革命烈士仪式举行,邓小平、刘伯承、杨秀峰、滕代远、罗瑞卿等500余人参加,彭德怀撰写并手书了《左权同志碑铭》。左权将军之女左太北在回忆录中说:“父亲左权是一位真正的民族英雄。”
一封信,一段情,一纸真情80多年。左权在稷山写的这封信,说远不远,往昔岁月依稀可见;说近不近,厚重积淀已满长卷。这封看似普通的家书,纸短情长,欲言不尽。没有华丽的辞藻,可实实在在,字字动人,句句情深。在那战火纷飞的年代,这封家书所蕴含的情感,所表达的思念,深情且厚重,体现出他坚定的革命信仰,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大无畏精神!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打开这尘封已久的红色家书,我们读懂了中华民族的硝烟和苦难。这一封红色家书,虽然不长,但读来字字泣血,声声催泪。左权将军作为一名革命者,表达了他献身中国革命事业、献身反日侵华战争的坚强意志。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从左权将军的这封家书上,我们读懂了他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节。也正是这种平凡之中孕育的伟大,才更加真实,也更让人感动,它像一座丰碑,永远指引和激励着我们。“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革命先烈昨日的壮烈牺牲,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左权将军虽然早已以身殉国,但这封千金难得的家书,却永远激励着我们,成为留给我们无比宝贵的精神财富。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家风连着党风,党风关乎民心。历史和实践一再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左权将军的这封家书,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存亡紧密相连,对当代青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具有很好的典范作用,更是映照民族精神、凝聚家国情怀的珍贵镜鉴。
郑天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