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莫做“闲官”

来源:运城晚报时间:2025-08-05

王徽之是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王献之的哥哥。他是书法家,也是历史上比较早的“躺平干部”。

《晋书·王徽之传》记载,他在车骑将军桓冲手下担任车骑参军时,负责管理马匹。他整天蓬头垢面,衣冠不整,对自己的工作不闻不问,一副不羁模样。有一次桓冲问王徽之:“王参军,你在军中哪个部门任职?”王徽之想了想说:“不知是什么部门,时常见人把马牵进牵出,我想不是骑曹,就是马曹吧!”桓冲又问:“那你管理的马匹总数有多少?”王徽之毫不在乎地回答:“这要问我手下饲马的人,我从来不去过问,怎么能知道总数有多少呢?”桓冲再问:“听说最近马匹得病的很多,死掉的马有多少?”王徽之神色如常说:“我连活马的数字也不知道,怎么会知道死马数呢?”

桓冲又委婉地说:“你到府中已经很久了,近日应该处理政务了。”王徽之听了并没有回答他,只是看着远方,用手支着腮帮子说:“西山早晨很有一股清爽的空气啊(西山朝来,致有爽气)。”

桓冲听了,摇了摇头,便不再问了。看到这儿,王徽之的所作所为真让人无语。人常讲“在其位,谋其政,司其职,尽其责。”像王徽之这样的吊儿郎当的公子哥,人在岗心不在岗,不务实、只务虚,没有责任意识,不珍惜工作岗位、不认真履职尽责,怎么能把工作干好?

“为官就要有为,干部就要干事。”干部干事是职责所在、本分使然,如果连这一点都做不到,又怎配“干部”二字?对职责无所用心,尸位素餐,听之任之,该管的不管,该抓的不抓,其实就是作为干部的最大失职。新时代的党员干部当以王徽之为鉴,始终胸怀“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的格局,勇担“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的责任,坚守“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的情怀,切实把党员干部的职责要求转化为一件件踏实为民的具体工作,在造福于民的实践中书写无愧于党和人民的奋斗答卷。

欣闻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