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运城时空>

“五维聚力”擘画“好运之城”

来源:运城日报时间:2025-07-30

谢玉姣

2025年盛夏,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考察山西,为山西做好各项工作进一步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从吕梁山麓到汾河之滨,从能源基地到广袤田野,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与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的“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目标形成时空呼应。

围绕中央擘画的宏伟蓝图和省委赋予的转型使命,立足运城市情与发展阶段,市委以“一城两区三门户”目标和思路,将中央精神与省委要求转化为具体实践,构建起具有运城特色的现代化发展体系。这一目标和思路,精准对接中央部署、省委要求与市情实际,生动诠释领袖思想,其深层契合体现在对新发展理念的全面践行。

创新驱动:点燃转型核心引擎

我市以创新驱动推动“智造”升级,构建“城市大脑”,整合5G、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实现城市运行“一网统管”。今年,我市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进程中积极作为,通过强化项目支撑、创新招商方式、优化营商环境等举措,全力推动优质产业项目落地,促使“合汽生材”新兴产业形成发展态势,加速壮大新质生产力。在“合”领域,实施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建设智能工厂,打造信创产业链;“汽”方面,夏县、永济、平陆等地的汽车配套产业园集聚发展,引入新能源车关键零部件项目;“生”板块,推进药企智能化改造等项目,培育引进相关优质企业,打造晋南新特药基地;“材”方向,发展新材料产业,推动重点项目实现链式集群发展。此外,我市还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推进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实现传统与现代、新兴与未来产业的融合发展。

协调发展:构建区域共荣格局

我市将协调发展理念贯穿区域建设,大力推进盐临夏一体化发展战略,打破行政壁垒,促进区域协同共进,实现“增强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盐临夏三地虽地缘相近,但在发展水平、资源配置等方面存在差异。通过一体化发展,能够整合三地资源,优化生产力布局,让发展机会更加公平,资源配置更为均衡。同时,大力推进国道G342闻喜至临猗段改扩建工程,以此贯通城际路网。该工程不仅是基础设施的完善,更是区域协调发展的纽带,如同血脉连接起三地,让人流、物流、信息流更加畅通。满足要素合理流动的要求,助力盐临夏一体化从规划走向现实,使三地在协同发展中实现优势互补,增强区域整体竞争力。

绿色转型:筑牢生态发展根基

市委、市政府奋力创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持之以恒抓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严守生态红线;着眼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加快推进中条山生态修复、伍姓湖水质提升等项目,积极谋划涑水河生态复苏工程,集中整治盐湖周边环境,清除污染源头,恢复湿地生态,重构盐湖的自然水循环系统,让“生态岸线”逐渐舒展。

在保护生态的基础上,积极挖掘其历史文化价值。通过打造“盐梦长廊”等项目,将盐湖的盐文化、历史传说融入景观建设,开发特色文旅体验活动,让盐湖从单一的自然资源转变为集生态保护、文化展示、休闲旅游于一体的“城市后花园”,让好山好水好风景融入城市,加快打造山水相依、水城共融、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城市。

开放发展:激活内外联动动能

作为山西“南大门”,运城始终以系统观念对内合作与对外开放,构建内外联动的发展格局,奋力打造产业转移优先承接门户和内陆地区对外开放门户。

在对内承接产业转移上,积极对接长三角地区,主动融入中原城市群、关中平原城市群等国家战略,精准承接符合当地产业定位的项目,带动本地产业升级,补齐产业链短板。

在对外开放方面,不断统筹要素流动型与制度型开放,借鉴先进自贸试验区经验,完善开放政策,提升对外开放能级,构建起“空港+保税+跨境电商”的立体开放体系,彰显了“内外联动是开放型经济的核心”这一理念,既吸收外部发展养分,又释放内部发展潜力,不断增强经济发展的韧性与活力。

共享发展:书写幸福民生答卷

安居工程惠民生:深刻回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将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作为首要任务。面对北部集聚区安置房项目的建设,精准对接农民进城落户的庞大需求,促进人口有序流动。

生态宜居提品质:城乡一体化不仅关乎“住”,更关乎“住得好”。运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的推进,是着力改善城乡人居环境、践行绿色发展的生动体现。此类项目从细微处着手,兑现了“共享发展成果”的庄严承诺。

文化自信铸根魂:立足盐湖、关帝祖庙、永乐宫、西阴遗址等“国宝第一市”资源,通过高水平的展示、沉浸式的体验和创新性的传播,让沉睡的文物“活”起来,让古老的故事“讲”出来,深化市民文化认同与自豪感,将文化自信内化为城市精气神、外显为独特气质,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和不竭源泉。

河东大地以“一城两区三门户”为笔,将五大发展理念贯穿于生态优先、文化赋能、产业升级的实践中。实践证明,唯有牢记领袖嘱托,融通国家战略与地方特色,方能走出转型新路。面向未来,运城必将在黄河流域发展中展现更大作为,以“运城智慧”全面建设富裕、文明、幸福的好运之城。

 (作者单位:市委党校)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