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运城时空>

淬炼“四心”提升立法质效

来源:运城日报时间:2025-07-30

雷 洋

“法者,治之端也。”立法是法治的起点,良法是善治的前提。自2015年运城市获批地方立法权以来,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勇挑立法重担,聚焦社会难点热点,广泛吸纳民意智慧,先后制定、出台了关圣文化建筑群保护、盐湖保护、电动自行车管理等17部法规,初步构建起具有运城特色的地方性法规体系。作为其中16部法规制定的亲历者,深感立法人唯有秉持好学心、平衡心、敬畏心、责任心这“四心”,方能把握立法规律、提升专业能力,以高质量立法护航高质量发展。

好学心:勤学善思,锻造立法硬实力

立法工作专业性强、涉及面广,要求立法人始终保持学习的热情与韧劲,以学促能、以知促行,筑牢履职根基。

一、深度学习,从“门外汉”到“内行人”。“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立法如建高楼,需先夯实专业基础。面对涉及不同领域的立法项目,立法人必须通过深度学习实现从“入门”到“精通”。在制定《运城市国家湿地公园管理条例》时,我们一方面自主研习生态保护、湿地管理等专业知识,虚心向相关领域技术人员请教;另一方面深入公园实地调研,与一线执法人员交流管护难点,吃透专业术语、掌握实践需求,确保法规条款贴合实际、好用管用。

二、广泛学习,汇聚各方智慧。为提升法规的针对性、适用性和可操作性,必须广开门路。近十年实践中,我市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设立基层立法联系点,让民意直通立法机关;建立法律专家顾问制度,凝聚专家智慧,发挥“外脑”和“智库”作用;每年组织赴先进地区考察学习,借鉴他山之石,博采众长,吸纳多元智慧,持续为立法注入源头活水。

三、终身学习,坚持与时俱进。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不断更新,要求立法人要树立终身学习理念。第一时间组织学习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最新立法技术规范,并将新要求新规范融入法规草案修改;日常工作中注重积累社会治理、民生保障等领域知识,持续更新知识储备,更好适应新时代立法工作的新要求。

平衡心:统筹协调,守护法规公正性

地方立法需直面利益冲突,在多元诉求中找到平衡点,确保法规公平公正、经得起检验。

一、平衡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矛盾。在电动自行车管理立法中,强制佩戴头盔是否必要,是探讨的一个焦点。在平衡这一矛盾时,我们综合考量生命安全与个人自由,最终选择向生命权倾斜。当个人出行自由与生命安全这两种权益产生冲突时,我们必须优先守护不可逆转的生命权,以强制佩戴头盔的规定为生命筑牢防线。

二、平衡管理机关之间职责。在居民住宅区消防安全管理立法时,原草案中的权责清单条款引发多部门质疑。经深入沟通交流,同时为维护法规的严肃性和相对稳定性,我们运用立法技术规范,对部门职责作出原则性规定,具体管理事项由政府制定规范性文件予以明确或调整,有效解决了“粗”与“细”的矛盾,确保管理机关之间职责清晰、协同高效。

三、平衡不同群体之间诉求。在养犬管理立法征求意见期间,养狗人士和不养狗人士的观点对立,我们认真研究了来信来电的每一条意见建议,力求在制度设计中找到最佳平衡点。为满足两个群体之间不同的利益诉求,我们规定居(村)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和物业服务企业可根据实际制定文明养犬规约或禁止养犬规约。法规实施后,有效避免了群体矛盾激化,社会反响良好。

敬畏心:严谨务实,筑牢立法质量根基

“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立法关乎群众切身利益,必须心怀敬畏,严把程序关、质量关。

一、敬畏法律权威,严守法治红线。地方立法不得与上位法抵触,这是不可逾越的底线。在立法过程中必须心怀对法律的敬畏,严格依法立法,严守法治红线。实践中,我们对草案多轮次自查,引入专家论证,确保条款与宪法、法律、行政法规保持一致,对法律权威保持敬畏。

二、敬畏调研工作,让立法扎根实践。法规“管用”的前提是“知情”。我们推行“小分队调研”模式,轻车简从,直插一线,坚决杜绝走马观花、蜻蜓点水式的形式主义调研。如在电梯安全管理立法中,深入商场查看监控值班情况,全程跟踪维保人员操作流程,记录设备检查、故障排查等细节,基于翔实调研发现问题、充实条款,让法规真正立得住、行得通、真管用。

责任心:担当作为,追求立法高效能

责任心是立法工作的生命线,体现在对文本质量、工作效能和目标使命的极致追求。

一、精雕细琢每一条款。法规文本需字斟句酌。我们高度重视各方面意见,从法规的整体架构到条款和内容的逻辑关联,从概念的准确运用到语句表达的通顺流畅,反复斟酌每一个细节,审慎考量每一个字词,切实保障法规文本的准确严谨。

二、全力提升工作质效。面对人少、时间紧的现实压力,我们倒排工期,将进度计划细化到每天,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全力提高工作效率。创新工作方法,实行小组负责制,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小组研讨阶段充分吸收他山之石,形成清晰书面修改依据,供集体研判;建立灵活高效的研讨机制,打破时空限制,因时因地开展讨论;与职能部门建立常态化联系,及时沟通解决疑难,确保立法过程流畅高效。

三、坚守初心矢志不渝。立法之路常遇波折,唯有坚守初心才能攻坚克难。我市电动自行车立法中,市人大常委会领导带队协调“低速电动车管理”争议,在充分考量各方利益与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最终达成共识。可见,立法既要坚定决心,也要有足够耐心,唯有如此才能实现“解决问题、惠及民生”的初衷。

 (作者单位:市人大常委会)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